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379619
神经精神科疾病(2004.04.29)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37期
     阴虚火旺型运动性失眠中医辨证标准的调查分析

    运动性失眠是运动性疲劳常见的复杂证候之一,它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3期报道了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二室石幼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朱克俭等采用中医理论分析与多因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症状频次分析、因子分析相结合,提出运动性失眠各常见证候可列入辨证标准的3~6个主要症状。并就其中阴虚火旺型症状的辨证标准进行了分析。

    方法:将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多层次,大范围选择调研现场以及统一诊断标准和调研资料处理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案。单纯随机取样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专业运动队,17个不同专项的运动员856人。其中运动性失眠518例,辨证属阴虚火旺型44例(8.5%)。

    结果显示:聚类分析后分为3类,不寐、口干少津、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为第1类;五心烦热为第2类;心烦为第3类。症状频次分析:44例出现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占总病例的100%;38例出现口干少津,占86%;32例出现五心烦热,占73%;心烦者有12例,占27%。结果证实: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口干少津是运动性失眠阴虚火旺型辨证标准的主要症状。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指出: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常见症状,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中医称之为“不寐”。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第1类反映了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心火上炎,虚热扰神,肾精亏耗,髓海空虚,腰失所养的病理变化;第2类反映了该证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这两类症状所反映的病机构成阴虚火旺的基本内涵,因而是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从症状频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参与组合频次接近80%以上的症状是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口干少津。这些症状也是单个症状出现频次在前列者,因此这6个既能反映阴虚火旺的主要病机,临床出现频次又相对较高的症状可以作为该证辨证的主要症状。五心烦热、心烦作为该证辨证的次要症状。

    结论:运动性失眠阴虚火旺型辨证标准中的主要症状是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口干少津;次要症状是五心烦热、心烦。

    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效佳

, 百拇医药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多采用激素麻醉药物封闭、理疗等方法对症治疗,但疗效不理想。《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期报道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吴波、李祚雯医生临床采用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52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在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病史≥1年者12例,≤1年者40例,以半年内居多;临床所有病例均经X线腰椎摄片,部分进行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根性坐骨神经痛(即有特殊骨质病变者)13例,干性坐骨神经痛(即病因不明确者)39例。临床表现:多为患侧从腰、臀部经大腿后、小腿外侧引至足部的疼痛,呈放射状,酸胀或僵硬不适,疼痛呈烧灼样或刀割样,在持续性基础上有间歇性增剧,夜间更甚。咳嗽、劳累、弯腰、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体检时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Laseque等牵扯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部X线、CT、MRI检查可有或无骨质病变。治疗方法:理疗:行红外线局部照射,疗程为15天,每次照射时间为20分钟。水针:红外线照射后,采用野木瓜注射液行穴位注射。选取患侧足太阳配合少阳经穴如秩边、臀中、环跳、阿是穴,配用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悬钟等穴位,每次选主穴位1个,配穴2个,主配穴轮流交替使用。局部消毒后快速刺入皮肤,缓慢进针,上下提插得气后退针少许,徐徐注入药液。主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4ml,配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2ml。若压痛部位不明显、症状轻或部位局限者可在阿是穴或委中穴注射,间日注射1次;疼痛部位大或有放射感者,可循经取穴,交替注射,15天为1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主要体征减弱,遇诱因局部可有轻微不适等症状;好转: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减轻,活动轻度受限;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果显示:52例患者临床治愈27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38%。

    吴波、李祚雯医生指出:红外线理疗以温热效应为基础,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红外线理疗配合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细胞氧化过程加快,增加细胞代谢和吞噬能力,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使肌张力降低,肌肉放松,达到消除炎性肿胀、粘连和止痛的目的。此法还具有消除静脉瘀血,加强组织营养,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通过水针穴位注射治疗,使过去认为必须手术治疗的病人,大部分可以避免手术。

    中医药治疗邪祟病疗效确切
, 百拇医药
    邪祟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症范畴,是一种临床常见又颇为棘手的疾病。《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1期报道了吉林省中医院任喜洁、吉林省人民医院任喜尧等对中医药治疗邪祟病的研究。他们指出:大多研究者认为情志抑郁为本病主因,但对其病机侧重点的阐发则各有不同,介绍如下:1.肝气郁结: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郁证的发生,多由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肝郁乘脾,导致脾虚食少,或久郁伤神,暗耗营血,心神失养,终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本病。2.五神失守:有研究者提出邪祟病病位在脑髓,情志抑郁为发病主因,脑之元神、神机、神经三者功能失调,上不能统下,下不得上应,五神失守是病成之机。自身情志失调,引发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失衡,发生郁滞状态,气滞不顺为风为热,血滞为瘀为痰,造成邪毒内生,毒随气血水精循行之路上犯于脑,脑之元神、神机、神经失调,不能统司五脏之神,则神明失聪,因而五脏六腑生克失序,不能自我调控,病变丛生,更因神机逆乱导致冲、任、阴维、阳维四脉失去阴平阳秘之功,发生邪自内生,渗透病变之中,因而症状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多数医者均以郁病、百合病、脏躁等一并论治,主要分虚实两类,实证有肝气郁结和痰气交阻二证;虚证有心神失常和心肾阴虚二证。治疗上以疏肝解郁、滋阴清热、健脾养心、益气温胆化痰为法。方药大抵为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等汤剂加减。举隅如下:1.情志郁结,肝失疏泄。症见:心情抑郁,胸闷叹息,心烦难寐,食欲不振,易悲喜哭,咽中似有异物梗阻,舌淡苔薄,脉细弦。治宜疏肝解郁为主。药用:柴胡、制香附、炙甘草、白芍、炒枣仁、郁金、当归、朱茯神、青龙齿、石菖蒲、大枣、陈小麦。加减用药,观察40例,结果痊愈25例,显效13例,进步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2.心胆虚怯,神魂失守。症见:心怯善恐,不能独居,心悸,胸胁不适,面红,汗出,目、四肢颤抖,唇震,舌颤,舌红尖赤,苔薄白,脉象乍大乍小,乍数乍弦,或有结、促、疾象。治宜疏肝利胆,敛魂安神。药用:真沉香、醋柴胡、石菖蒲、当归身、白芍、生龙齿、郁金、丹参、合欢皮、麦冬、薄荷、夜交藤。加减:证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见怔忡、健忘、惊悸者,以归脾汤治之;症见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夜多恶梦,心虚烦闷,坐卧不宁,用十味温胆汤治之,重者加服局方牛黄至宝丹。3.心肾不交,痰瘀扰神。症见:烦躁不宁,心神意乱,胸闷咽塞,呼吸不畅,窒息感,心悸,汗出,口干,纳食不香,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夜寐不安,时头晕,头痛,健忘,舌红,苔薄白,脉多虚数,或滑数。治宜交通心肾,活络豁痰。药用:桑椹子、麦冬、熟地、茯神、远志、香附、郁金、石菖蒲、玳瑁、盐黄柏、清半夏、丹参。4.冲任失调,动气上逆。症见:面部突然烘热一阵而过,心烦恍惚,鼻燥咽干,头晕,心悸,筋惕肉瞤,脐下少腹气动上冲咽喉,喉中窒塞,身冷,尿频,舌质红嫩,苔薄白,少津,脉沉弦而数,无力。治宜调和冲任,镇冲降逆。药用仙灵脾、仙茅、当归、知母、盐黄柏、珍珠母、桂枝、巴戟、全蝎。加减:症见心烦不得卧为主者,选用黄连阿胶汤;症见思事无穷,整天整夜不眠,药用琥珀粉(冲)、桃花瓣等。

    任喜洁、任喜尧医生特别强调:我国曾对12个地区神经症患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总患病率为22.21,最高年龄组为40~44岁,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目前,现代医学对神经症的治疗除心理疗法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两大类,但多易形成依赖、耐药、蓄积,造成肝肾损害,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而中药治疗邪祟病避免了上述弊端,临床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患者从心理上也易于接受,但邪祟病目前尚无规范的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各家的疗效判定多是自拟的,迫切需要统一其诊疗标准。,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