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中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是指人们在交往中通过手势动作、或体态、或姿势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一种沟通方式。在人们长期的交往中,这些手势和姿态逐渐形成了人们共同理解的特定涵义,成为语言表情之外的又一种沟通媒介,因而被统称为“体态语”。
体态语在人际沟通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是对语言的加强和补充:如说话时的各种手势或动作,说“不同意”时摇头又摆手;表示同意时点头或用手指表示“OK”等。它也可以不伴随语言而单独使用,如后仰的坐姿表达的是自信或傲慢;低头徘徊、手放背后,表示焦虑和不安;前倾的坐姿和站姿表示在倾听、亲切和关注;带着微笑轻轻摆手表示善意的拒绝等。没有片言只语,但却有明确的体态体姿、动作手势;没有说或不方便说,但却有信息、观点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一切尽在无言中”的情景,充分说明了体态语在人际沟通中的特殊作用。
在医患关系中,医师要发挥主导方的作用,除了掌握和运用表情、语言、环境等沟通艺术外,还应该重视和善于用体态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体态语在医患沟通中的运用,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第一、要善于观察并“读懂”患者及其家人的体态语。例如,当医师履行“告知”的职责时,听者却把双臂环抱于胸前,这其实就是一种不理解和不相信、不信任的表示;坐着应诊的患者,听医师说话时身体后仰、双手搓动或双脚在地上来回摩擦,表明他(她)不爱听,已失去耐心;在病房里,病人在听医者叙述的过程中突然闭上双眼,并有身体的扭动,也同样是表示不相信、无耐心等。作为医者,应当知道病人及其家属的这些体态语,并有针对性进行劝解,或引导。此外,医者应了解患者常常有强烈的倾诉需要,有强烈地宣泄情感的渴求。但是这些倾诉和宣泄的需要有时候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一个善于体察并且“读懂”和解析病人体态语,且能及时回应的医师,在病人的心中才是可敬、可亲、细腻体贴的好医师。
第二、作为医者,在医患沟通中不仅要善于观察和解读患者体态语的涵义,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体态语传达的内容有科学的、准确的验证。医患沟通绝不能仅仅陷于体态语的层面上,医者对患者的体态语必须用口头语言——问询、复述来确认;用书面语言——病案记录、手术前的预案来加以肯定,并成为医患双方的共识。这是体态语在医患沟通中运用的一大特点。医患沟通不能“一切都在无言中”,体态语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是对语言的辅佐、补充和加强,是富有情感性的沟通。
, 百拇医药
第三、医者当然也可以主动地有意运用体态语于医患沟通之中。病房中医者的微笑和竖起拇指的手势是对病人的鼓励,伴随微笑伸出的“V”形手势,可以鼓励病人勇敢地与病魔作战。这种体态语因为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被电视报道而成为经典式的医患沟通。同样在病房中用微笑加轻摇头、或轻摆手示意病人不能做某些事和活动,这种体态语远比对病人斥责更易被接受。此外,门诊接诊时医师的坐姿态、病房中医者的立姿态、走路姿势,因为都是在病人“众目睽睽”之下,需要特别留心。一位步履坚实、沉稳而有节奏的医师,在病人心目中会是有自信、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可信赖的人;相反,步伐凌乱,一步三晃的医师可能就此失去病人对他的信任。病人对医师无声的体态语非常敏感,医者需要特别重视。
第四、同一手势、动作和姿势,可能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涵义。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涵义。例如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点头”表示否定,摇头表示肯定的表达方式就是鲜明的例证。因此,医者面对众多不同国籍、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的患者时,在沟通中使用体态语要慎重,一方面要选择通常大家都能“读懂”的具有共通性的体态语;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医者在病人面前,尽量不要有无意义的习惯性动作、手势和体态与体姿。因为这可能被患者按其传统习俗去解读出某个涵义来,以免由于“误读”产生误会甚至引起医患纠纷。, http://www.100md.com(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陈文叔 体态语是指人们在交往中通过手势动作、或体态、或姿势来传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