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疽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背 疽
例一 俞左,背心发,漫肿不红,顶平散涣,脓腐不化,身热,脉数;数为毒盛遏而不泄之征,当以攻透泄毒。
黄芪9克 皂角针6克 赤芍9克 僵蚕9克 丹皮6克 首乌9克 银花9克 当归9克 连翘9克 山甲6克
另:* 峒丸一丸(吞)。
外用:太乙膏掺雄麝散。
二诊:高年生发背疽,疮顶不显,周围色紫、根盘平塌,坚硬不化,痛虽作而不甚剧,纳少口燥;脾土困败,脓毒不泄,防其毒陷内闭,再以托补,冀能转机。
党参6克 黄芪9克 皂角针6克 茯苓9克 谷芽9克 甘草节3克 陈皮6克 山甲9克 银花9克 赤芍9克
另:用三年老母鸡浓煨,食鸡汁(日服一只)。
, 百拇医药
三诊:背疽腐脓渐化,根脚亦定,疮口溃烂,毒邪已得外泄;惟高年正气已伤,气血本衰,须要着意调摄,不在药饵中也。
外用;五五丹药线引流,外敷太乙膏。
四诊:背疽已半月有余,胶水渐少。疮口略收功,但正气已亏,年高易虚难复,尚宜小心。
党参9克 黄芪9克 全当归9克 茯苓9克 谷麦芽各9克 银花9克 生地12克 赤芍9克 炙甘草3克 新会皮6克
外用:太乙膏掺八宝丹。
(章志方治验,章琴韵等整理:无锡章氏外科经验简介,《上海中医药杂志》9:11,1964)
例二 何左,背疽五天,疽头孔多,疽根微赤,痛不归中,肿象平塌,色暗根散,洒淅恶寒,头晕便溏,脉象虚细,拟以十全大补汤加减。
, 百拇医药
潞党参10克 生熟黄芪各6克 冬自术10克 制附子3克 云茯苓10克 大熟地10克 全当归10克 大白芍6克 生甘草5克 小川芎3克 红枣4枚 生姜2片 上肉桂(冲)1.5克
二诊:背疽十天,连进托里温补之剂,喜得顶高根活,四围收束,便溏已止,饮食如常,渐入佳境,脉象虚细,拟参苓白术散加减。
潞党参10克 云茯苓10克 大砂仁3克 全当归10克 淮山药10克 粉丹皮6克 仙半夏5克 大枣4枚
三诊: 迭投十全大补合参苓白术散,背疽腐去新生,渐入佳境,便溏虽止,泛恶未除。脉象虚细,仍与前法出入。
潞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云茯苓12克 粉丹皮6克,山萸肉6克 淮山药10克 仙半夏6克 新会皮5克 春砂壳3克 全当归10克 大白芍6克 生姜2片 红枣4枚
, http://www.100md.com
四诊:背疽日臻佳象,新肌溢然,疮口渐平,惟觉脘腹作胀,此乃脾失健运所致,再与参苓白术散加减。
潞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云茯苓10克 生苡仁10克 扁豆衣10克 青陈皮各5克 山萸肉10克 淮山药10克 春砂仁5克 炒丹皮6克 香附10克 苦桔梗5克藿苏梗各5克
(陈树人整理:许半龙外科医案,《江苏中医杂志》2:42,1981)
【评按】背疽为发背之阴证,多见于高年患者,须防毒气内陷而成险候。例一重点反映了章氏治疗背疽的经验,他认为如疮顶不显,周围散漫,脓液又难以透泄者,除内服益气和营托毒之剂,外用五五丹去腐拔毒外;并以食疗为辅,常用老母鸡文火煨煎,饮其原汁,日服一只,连服二三天,使内陷之毒外发,疮疽易脓易腐,有助于扶元挽危。此案初诊另服 * 峒丸(《外科全生集》方),外用太乙膏掺雄麝散以加强方药之消肿解毒定痛作用;后以太乙膏掺八宝丹者,因其脓水渐少,八宝丹有生肌收口之效。例二症泳为一派阴证逆象,疽头孔多,故又有“莲蓬发”之称,投以温补托里之剂,方用十大补汤加减,不仅补益气血,其中参芪鼓舞正气,合桂、附温和托毒。连服五剂,背疽转入顶高根活,四围收缩之佳境,这种用温、补、托以调动并加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使阴证转阳的治法,是祖国医学治疗阴疽的一大特色。, 百拇医药
例一 俞左,背心发,漫肿不红,顶平散涣,脓腐不化,身热,脉数;数为毒盛遏而不泄之征,当以攻透泄毒。
黄芪9克 皂角针6克 赤芍9克 僵蚕9克 丹皮6克 首乌9克 银花9克 当归9克 连翘9克 山甲6克
另:* 峒丸一丸(吞)。
外用:太乙膏掺雄麝散。
二诊:高年生发背疽,疮顶不显,周围色紫、根盘平塌,坚硬不化,痛虽作而不甚剧,纳少口燥;脾土困败,脓毒不泄,防其毒陷内闭,再以托补,冀能转机。
党参6克 黄芪9克 皂角针6克 茯苓9克 谷芽9克 甘草节3克 陈皮6克 山甲9克 银花9克 赤芍9克
另:用三年老母鸡浓煨,食鸡汁(日服一只)。
, 百拇医药
三诊:背疽腐脓渐化,根脚亦定,疮口溃烂,毒邪已得外泄;惟高年正气已伤,气血本衰,须要着意调摄,不在药饵中也。
外用;五五丹药线引流,外敷太乙膏。
四诊:背疽已半月有余,胶水渐少。疮口略收功,但正气已亏,年高易虚难复,尚宜小心。
党参9克 黄芪9克 全当归9克 茯苓9克 谷麦芽各9克 银花9克 生地12克 赤芍9克 炙甘草3克 新会皮6克
外用:太乙膏掺八宝丹。
(章志方治验,章琴韵等整理:无锡章氏外科经验简介,《上海中医药杂志》9:11,1964)
例二 何左,背疽五天,疽头孔多,疽根微赤,痛不归中,肿象平塌,色暗根散,洒淅恶寒,头晕便溏,脉象虚细,拟以十全大补汤加减。
, 百拇医药
潞党参10克 生熟黄芪各6克 冬自术10克 制附子3克 云茯苓10克 大熟地10克 全当归10克 大白芍6克 生甘草5克 小川芎3克 红枣4枚 生姜2片 上肉桂(冲)1.5克
二诊:背疽十天,连进托里温补之剂,喜得顶高根活,四围收束,便溏已止,饮食如常,渐入佳境,脉象虚细,拟参苓白术散加减。
潞党参10克 云茯苓10克 大砂仁3克 全当归10克 淮山药10克 粉丹皮6克 仙半夏5克 大枣4枚
三诊: 迭投十全大补合参苓白术散,背疽腐去新生,渐入佳境,便溏虽止,泛恶未除。脉象虚细,仍与前法出入。
潞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云茯苓12克 粉丹皮6克,山萸肉6克 淮山药10克 仙半夏6克 新会皮5克 春砂壳3克 全当归10克 大白芍6克 生姜2片 红枣4枚
, http://www.100md.com
四诊:背疽日臻佳象,新肌溢然,疮口渐平,惟觉脘腹作胀,此乃脾失健运所致,再与参苓白术散加减。
潞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云茯苓10克 生苡仁10克 扁豆衣10克 青陈皮各5克 山萸肉10克 淮山药10克 春砂仁5克 炒丹皮6克 香附10克 苦桔梗5克藿苏梗各5克
(陈树人整理:许半龙外科医案,《江苏中医杂志》2:42,1981)
【评按】背疽为发背之阴证,多见于高年患者,须防毒气内陷而成险候。例一重点反映了章氏治疗背疽的经验,他认为如疮顶不显,周围散漫,脓液又难以透泄者,除内服益气和营托毒之剂,外用五五丹去腐拔毒外;并以食疗为辅,常用老母鸡文火煨煎,饮其原汁,日服一只,连服二三天,使内陷之毒外发,疮疽易脓易腐,有助于扶元挽危。此案初诊另服 * 峒丸(《外科全生集》方),外用太乙膏掺雄麝散以加强方药之消肿解毒定痛作用;后以太乙膏掺八宝丹者,因其脓水渐少,八宝丹有生肌收口之效。例二症泳为一派阴证逆象,疽头孔多,故又有“莲蓬发”之称,投以温补托里之剂,方用十大补汤加减,不仅补益气血,其中参芪鼓舞正气,合桂、附温和托毒。连服五剂,背疽转入顶高根活,四围收缩之佳境,这种用温、补、托以调动并加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使阴证转阳的治法,是祖国医学治疗阴疽的一大特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