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乳 痈
例一 张××,女,24岁。初诊日期:1972年4月18日。
患者于产后24天,突然恶寒发热,右侧乳房胀痛,经医院检查诊为“急性乳腺炎”,曾注射青、链霉素,未见好转,发病后第三日来北京中医院就诊。当时仍觉恶寒发热,恶心、纳少,口干口渴,心烦不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
检查:体温38.6℃,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右乳内上方有11×9厘米肿块,皮色微红,压痛拒按,无波动感,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化验:白细胞计数22,600/立方毫米,中性84%。
辩证:毒热壅阻乳络,发为乳痈(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活血,通乳散结。
方药:
银花24克 连翘15克 公英24克 赤芍9克 陈皮9克 竹茹9克 枳壳9克 漏芦9克 通草6克 川军6克 薄荷9克 黄连6克
患乳用温水湿热敷,行乳房按摩,红肿处外敷芙蓉膏。
4月21日(复诊):服药3剂,发热已退,体温36.9℃,右乳肿块缩小至4×2厘米,恶心止,纳增,口渴好转,大便通畅(日1~2次),小便微黄。复查白细胞计数9,300/立方毫米,中性70%。舌苔薄黄,脉弦滑。上方去枳壳、川军、薄荷、黄连,加归尾9克,猪苓9克,花粉12克,元参15克。
外治法:同前。
4月24日(三诊):体温36.7℃,右乳肿块已消退,右腋淋巴结已消失,其他无不适,舌苔薄黄,脉弦滑.继服前方3剂以巩固疗效。
(《房芝萱外科经验》)
例二 黄×,女。产后失调,兼患乳痈,自溃一次,昏厥竟日,嗣虽渐苏,每日午后二时及夜半二时,必潮热、昏厥数小时。经治小效,胸乳环周起红块,渐及肢背,唇焦舌枯,脉沉。
辩证:乳痈自溃,邪热入营。
治法:清营解毒,活血透络熄风。
方药:
鲜生地30克 白茅根9克 蒲公英9克 青蒿露 银花露各30克 犀角尖3克(磨汁) 没药4.5克 丹皮9克
服1剂略安,3剂得微汗,热减神清。减去生地十之四,热复炽;复加重,热又减。三日未大便,方中加火麻仁、郁李仁,兼用导大便坐药,下燥屎五六枚,嗣下浊物甚多,热大退,神大清,食欲大佳。前方去生地、丹皮,加当归、芍药补血之品。热终不退尽,又略有眩冒状,乃去当归之苦温,仍加生地之凉润,热乃净,* 全消,痈口平复。
(《冉雪峰医案》)
【评按】 乳痈为常见多发病,病名初见于《肘后备急方》。祖国医学历来认为由肝热、胃热壅滞所致,而婴儿吮乳时损伤局部造成感染实为重要的发病因素。临床以消肿解毒,舒肝清胃、通乳散结为主要治法。
例一辩证为毒热壅阻乳络,治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法,方内加漏芦、通草、枳壳以通乳散结,外敷芙蓉膏药(《疡医大全》方),功能消肿、束毒、收根。例二为乳痈自溃,正虚邪实,新感、旧邪兼有。症见潮热昏厥,辩证属邪热入营。冉氏主张以清营解毒、活血透络熄风为大法,其中又以清营为主,冀以防止邪火燔炽而致痉厥。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是为沃焦救焚法。前贤同虽有产后宜温不宜凉之说,然此案阴虚热炽,故当须治以凉润。至于善后调补,则又当别论。, http://www.100md.com
例一 张××,女,24岁。初诊日期:1972年4月18日。
患者于产后24天,突然恶寒发热,右侧乳房胀痛,经医院检查诊为“急性乳腺炎”,曾注射青、链霉素,未见好转,发病后第三日来北京中医院就诊。当时仍觉恶寒发热,恶心、纳少,口干口渴,心烦不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
检查:体温38.6℃,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右乳内上方有11×9厘米肿块,皮色微红,压痛拒按,无波动感,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化验:白细胞计数22,600/立方毫米,中性84%。
辩证:毒热壅阻乳络,发为乳痈(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活血,通乳散结。
方药:
银花24克 连翘15克 公英24克 赤芍9克 陈皮9克 竹茹9克 枳壳9克 漏芦9克 通草6克 川军6克 薄荷9克 黄连6克
患乳用温水湿热敷,行乳房按摩,红肿处外敷芙蓉膏。
4月21日(复诊):服药3剂,发热已退,体温36.9℃,右乳肿块缩小至4×2厘米,恶心止,纳增,口渴好转,大便通畅(日1~2次),小便微黄。复查白细胞计数9,300/立方毫米,中性70%。舌苔薄黄,脉弦滑。上方去枳壳、川军、薄荷、黄连,加归尾9克,猪苓9克,花粉12克,元参15克。
外治法:同前。
4月24日(三诊):体温36.7℃,右乳肿块已消退,右腋淋巴结已消失,其他无不适,舌苔薄黄,脉弦滑.继服前方3剂以巩固疗效。
(《房芝萱外科经验》)
例二 黄×,女。产后失调,兼患乳痈,自溃一次,昏厥竟日,嗣虽渐苏,每日午后二时及夜半二时,必潮热、昏厥数小时。经治小效,胸乳环周起红块,渐及肢背,唇焦舌枯,脉沉。
辩证:乳痈自溃,邪热入营。
治法:清营解毒,活血透络熄风。
方药:
鲜生地30克 白茅根9克 蒲公英9克 青蒿露 银花露各30克 犀角尖3克(磨汁) 没药4.5克 丹皮9克
服1剂略安,3剂得微汗,热减神清。减去生地十之四,热复炽;复加重,热又减。三日未大便,方中加火麻仁、郁李仁,兼用导大便坐药,下燥屎五六枚,嗣下浊物甚多,热大退,神大清,食欲大佳。前方去生地、丹皮,加当归、芍药补血之品。热终不退尽,又略有眩冒状,乃去当归之苦温,仍加生地之凉润,热乃净,* 全消,痈口平复。
(《冉雪峰医案》)
【评按】 乳痈为常见多发病,病名初见于《肘后备急方》。祖国医学历来认为由肝热、胃热壅滞所致,而婴儿吮乳时损伤局部造成感染实为重要的发病因素。临床以消肿解毒,舒肝清胃、通乳散结为主要治法。
例一辩证为毒热壅阻乳络,治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法,方内加漏芦、通草、枳壳以通乳散结,外敷芙蓉膏药(《疡医大全》方),功能消肿、束毒、收根。例二为乳痈自溃,正虚邪实,新感、旧邪兼有。症见潮热昏厥,辩证属邪热入营。冉氏主张以清营解毒、活血透络熄风为大法,其中又以清营为主,冀以防止邪火燔炽而致痉厥。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是为沃焦救焚法。前贤同虽有产后宜温不宜凉之说,然此案阴虚热炽,故当须治以凉润。至于善后调补,则又当别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