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脏康复锻炼定义为:尽可能确保心脏病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精神,社会生活状况所必须的行动总和。心脏康复锻炼的目的是:(1)调整身体和精神的不适应,使之早日康复出院。(2)预防疾病再复发。(3)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饮食、服药、日常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等,参与此工作的有医生、护士、体疗师,营养师、药剂师,临检技师和心理医生等,但接触患者最多和任务最重的是护士。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和护理,应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3部分进行。
1、急性期
急性期是指从心肌梗塞发作被送人CCU开始,直到出院为止。此期间护理要点主要有:(1)介绍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2)告之心肌梗塞发生的原因、症状和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效果。(3)急性期的康复锻炼由于可发生心肌再梗塞和心功能不全,因而要慎重.锻炼最好在床边进行,并由护士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住院后2~3W内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给予适当运动负荷锻炼,但必须有医生、护士和临床检验技师参加。
运动负荷试验时,要观察以下5个项目。(1)自觉症状方面,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发生。(2)心率,不超过120次/min或不超过以前心率40次/min。(3)收缩期血压,血压上升不大于3.99kPa以上或不降低1.33kPa以上。(4)心电图,ST段降低小于0.2mv或心肌梗塞部位ST段无显著上升。(5)无严重心律失常。运动负荷时心电图变化由医生观察,但不论患者有无自觉症状都应行心电图监测。护理工作的重点是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慌、呼吸困难、出冷汗和疲劳等。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作12导联心电图。另外在运动前后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急性期早期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排泄问题。应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生活习惯,排泄时应有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日常生活能力(ADL)低下者更应加强 护理.
2.恢复期
从出院后在家治疗到参加工作的时期为恢复期。出院时患者最担心的是心肌再发生梗塞。护理要点是:(1)指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掌握运动程度,注意有无胸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2)注意饮食,禁烟。(3)告之易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4)告诉患者按医嘱服药,并说明口服药的作用。(5)讲解出院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3.维持期
从参加工作到精神、身体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称为维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士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此期应进行运动疗法,同时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要告之患者依据自我监测脉搏来指导运动量。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康复锻炼
1.适应证
适于陈旧性心肌梗塞和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类,心功能I级是最佳适应证,Ⅱ、Ⅲ级可适当锻炼,安静时也表现有心衰症状的Ⅳ级足某忌址。
2.禁忌证
(1)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发病近期。(2)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9. 26 kPa以上或舒张压15.96 kPa以上)。(3)中度以上主动脉瓣狭窄。(4)淤血性心功能不全。(5)严重心律失常(不易控制的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Ⅲ传导阻滞)。(6)心率快(100次/min以上)。(7)活动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8)有新的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9)不易控制的糖尿病。(10)急性全身性疾病和发热。(u)主动脉夹层分离。另外下肢阻塞性动脉硬化等也是心脏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3.运动强度和频率
在实施运动疗法时运动强度非常重要。强度小,效果不好;强度过大,可引起心功能不全恶化。在欧美运动强度是根据血气分析的氧最大消耗量施行。通常耗氧量在600%~70%,但也有报道耗氧量在50%以下的低强度运动也可取得较好效果。还有的报道用缺氧代谢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来决定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的运动疗法强度,此法具有安全和疗效好的双重优点,值得提倡。
关于运动频率,最好每周2--3次,隔天进行。
4.方法
运动的方法可达到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目的,可行踏板或自行车测力计持续运动,每次30min左右,并行局部的低强度肌力伸展强化运动。 运动时观察指标有:心率、血压、心电、有无心律失常、自觉症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监测脉搏。按缺氧代谢阈值运动可减轻心脏负担,但要注意有无心肌局部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
5.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 运动疗法可使收缩压下降,中性脂肪、皮下脂肪减少。但运动疗法应随饮食治疗和行动疗法同时进行,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身体状况。护士应根据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因人而异地指导康复锻炼。
心脏术后的心脏康复锻炼
1.术前护理
主要是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和术后各种引流插管可能引起的不适感,并告之术后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术后康复锻炼
(1)一般是从床—亡开始锻炼,术后3d可围床行走,4~6d可在病房内步行。(2)在病房内或走廊步行时,护士应教会患者监测脉搏的方法,并指导其在步行前后测量。一般运动量时脉搏以不增加20次/min以上为宜。(3)运动量根据患者状况而定,如病情允许,可在走廊行走一圈(75m),大约用1min完成,逐渐步行距离增加到每天5圈(375m),然后指导患者适当做体操或边吸氧边轻度运动。
3.出院后康复锻炼
(1)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如服药的方法及副作用的观察,预防心肌梗塞危险的措施,对今后生活的设计等。(2)告之冠心病发作的表现和急救的处置办法。(3)避免使心脏负荷增加和血压急剧上升的活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不要做抱小孩等增加尺神经张力的家务,告诉患者入浴、排泄的注意事项。(4)日常生活应以监测脉搏为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等。
虽然心脏康复锻炼已取得一些成就,但需要强调的是心脏康复锻炼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特点,因人而异设计个体化的锻炼计划,循序渐进、严密观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和护理,应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3部分进行。
1、急性期
急性期是指从心肌梗塞发作被送人CCU开始,直到出院为止。此期间护理要点主要有:(1)介绍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2)告之心肌梗塞发生的原因、症状和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效果。(3)急性期的康复锻炼由于可发生心肌再梗塞和心功能不全,因而要慎重.锻炼最好在床边进行,并由护士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住院后2~3W内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给予适当运动负荷锻炼,但必须有医生、护士和临床检验技师参加。
运动负荷试验时,要观察以下5个项目。(1)自觉症状方面,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发生。(2)心率,不超过120次/min或不超过以前心率40次/min。(3)收缩期血压,血压上升不大于3.99kPa以上或不降低1.33kPa以上。(4)心电图,ST段降低小于0.2mv或心肌梗塞部位ST段无显著上升。(5)无严重心律失常。运动负荷时心电图变化由医生观察,但不论患者有无自觉症状都应行心电图监测。护理工作的重点是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慌、呼吸困难、出冷汗和疲劳等。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作12导联心电图。另外在运动前后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急性期早期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排泄问题。应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生活习惯,排泄时应有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日常生活能力(ADL)低下者更应加强 护理.
2.恢复期
从出院后在家治疗到参加工作的时期为恢复期。出院时患者最担心的是心肌再发生梗塞。护理要点是:(1)指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掌握运动程度,注意有无胸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2)注意饮食,禁烟。(3)告之易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4)告诉患者按医嘱服药,并说明口服药的作用。(5)讲解出院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3.维持期
从参加工作到精神、身体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称为维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士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此期应进行运动疗法,同时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要告之患者依据自我监测脉搏来指导运动量。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康复锻炼
1.适应证
适于陈旧性心肌梗塞和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类,心功能I级是最佳适应证,Ⅱ、Ⅲ级可适当锻炼,安静时也表现有心衰症状的Ⅳ级足某忌址。
2.禁忌证
(1)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发病近期。(2)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9. 26 kPa以上或舒张压15.96 kPa以上)。(3)中度以上主动脉瓣狭窄。(4)淤血性心功能不全。(5)严重心律失常(不易控制的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Ⅲ传导阻滞)。(6)心率快(100次/min以上)。(7)活动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8)有新的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9)不易控制的糖尿病。(10)急性全身性疾病和发热。(u)主动脉夹层分离。另外下肢阻塞性动脉硬化等也是心脏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3.运动强度和频率
在实施运动疗法时运动强度非常重要。强度小,效果不好;强度过大,可引起心功能不全恶化。在欧美运动强度是根据血气分析的氧最大消耗量施行。通常耗氧量在600%~70%,但也有报道耗氧量在50%以下的低强度运动也可取得较好效果。还有的报道用缺氧代谢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来决定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的运动疗法强度,此法具有安全和疗效好的双重优点,值得提倡。
关于运动频率,最好每周2--3次,隔天进行。
4.方法
运动的方法可达到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目的,可行踏板或自行车测力计持续运动,每次30min左右,并行局部的低强度肌力伸展强化运动。 运动时观察指标有:心率、血压、心电、有无心律失常、自觉症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监测脉搏。按缺氧代谢阈值运动可减轻心脏负担,但要注意有无心肌局部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
5.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 运动疗法可使收缩压下降,中性脂肪、皮下脂肪减少。但运动疗法应随饮食治疗和行动疗法同时进行,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身体状况。护士应根据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因人而异地指导康复锻炼。
心脏术后的心脏康复锻炼
1.术前护理
主要是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和术后各种引流插管可能引起的不适感,并告之术后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术后康复锻炼
(1)一般是从床—亡开始锻炼,术后3d可围床行走,4~6d可在病房内步行。(2)在病房内或走廊步行时,护士应教会患者监测脉搏的方法,并指导其在步行前后测量。一般运动量时脉搏以不增加20次/min以上为宜。(3)运动量根据患者状况而定,如病情允许,可在走廊行走一圈(75m),大约用1min完成,逐渐步行距离增加到每天5圈(375m),然后指导患者适当做体操或边吸氧边轻度运动。
3.出院后康复锻炼
(1)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如服药的方法及副作用的观察,预防心肌梗塞危险的措施,对今后生活的设计等。(2)告之冠心病发作的表现和急救的处置办法。(3)避免使心脏负荷增加和血压急剧上升的活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不要做抱小孩等增加尺神经张力的家务,告诉患者入浴、排泄的注意事项。(4)日常生活应以监测脉搏为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等。
虽然心脏康复锻炼已取得一些成就,但需要强调的是心脏康复锻炼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特点,因人而异设计个体化的锻炼计划,循序渐进、严密观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