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以控制血糖、全身使用扩血管及抗凝药物为主,但治疗效果不佳。为探索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新方法,1997~1998年,我科对2例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股动脉内置管,皮下安放药盒,定期导管注入药物治疗,经观察初见疗效。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简介
例1,女,72岁。糖尿病病史12年,伴左侧肢体痛、冷1年余。查体: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动脉造影示动脉上方3 cm以下血管狭窄,管腔变细,血流减少,足背动脉血流停止。
例2,男,77岁。糖尿病病程18年,左下肢痛、冷2年。查体: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动脉造影示左股动脉总干完全闭塞,可见代偿增粗的侧枝血管影。
2 方法与结果
, 百拇医药
2.1 治疗方法
采用法国IMPLANTOFIX型药盒(B. Braun Celsa生产),选择患侧肢体股动脉内置管,导管一端置于狭窄血管的上方,另一端与药盒连接,将药盒包埋于皮下,在无菌操作下左手固定药盒,右手持头皮针沿药盒中心部位将针头垂直插入,见回血后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肝素50 mg,然后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654-2 10 mg加脉络宁20 ml加胰岛素4 U,15~20 gtt/min,>3 h输完,1~3次/周;同时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尿激酶10万U,1个月为1个疗程。
2.2 结果
介入治疗1月后,经多普勒复查,2例患者下肢血管、动脉管径均无变化,血流速度加快,足背动脉血流有部分恢复,疼痛缓解,足背温暖。
3 护理
, http://www.100md.com
3.1 心理护理
患者对介入治疗有恐惧心理,故在药盒放置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说明此种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并具体说明切口小(3~4 cm),且此处血管丰富,易于愈合,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积极配合治疗。
3.2 一般护理
按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常规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药盒置入前1 d及置入后连续3 d,测T、P、R,6次/d,如无异常,按常规测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末端的温度及疼痛的变化,了解周围血管病变是否改善。
3.3 切口的护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隔日换药1次,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药盒置入24 h内,禁止下肢大幅度运动,5 d后2例患者伤口基本愈合,无感染。
, 百拇医药
3.4 导管内注入药物时的护理
每次注入药物设专人操作,严格无菌,注射前排尽注射器头皮针内的空气,见回血推入肝素液后,连接输液器与头皮针,将输液器调节夹打开,使其在流动状态下连接,以避免少量的空气残留于头皮针与输液器的衔接处。注药前要仔细检查输液管中有无气泡,以免空气栓塞。导管滴入液体过程中每30 min测量并记录T、P、R、BP 1次,观察全身情况,注意有无胸闷、憋气等不适感,严防空气栓塞的发生。经常检查针头是否在药盒内,可于靠近墨菲氏滴管处折叠输液管检查有无回血,并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症状,防止液体注入腹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完毕导管内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肝素50 mg,以防导管堵塞。
4 讨论
采用皮下安置药盒介入治疗,可避免因多次穿刺对患者血管的破坏,且局部能保证较高浓度的用药。654-2能扩张血管,解除微小动脉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脉络宁也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增加血管内血流量;肝素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还能抑制动脉平滑肌增生,从而对动脉硬化有所改善[1];尿激酶有溶栓作用;局部胰岛素治疗可促进糖代谢,改善血管病变,促使组织功能恢复。介入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操作规程,预防空气栓塞是护理的关键。, 百拇医药
1 病例简介
例1,女,72岁。糖尿病病史12年,伴左侧肢体痛、冷1年余。查体: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动脉造影示动脉上方3 cm以下血管狭窄,管腔变细,血流减少,足背动脉血流停止。
例2,男,77岁。糖尿病病程18年,左下肢痛、冷2年。查体: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动脉造影示左股动脉总干完全闭塞,可见代偿增粗的侧枝血管影。
2 方法与结果
, 百拇医药
2.1 治疗方法
采用法国IMPLANTOFIX型药盒(B. Braun Celsa生产),选择患侧肢体股动脉内置管,导管一端置于狭窄血管的上方,另一端与药盒连接,将药盒包埋于皮下,在无菌操作下左手固定药盒,右手持头皮针沿药盒中心部位将针头垂直插入,见回血后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肝素50 mg,然后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654-2 10 mg加脉络宁20 ml加胰岛素4 U,15~20 gtt/min,>3 h输完,1~3次/周;同时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尿激酶10万U,1个月为1个疗程。
2.2 结果
介入治疗1月后,经多普勒复查,2例患者下肢血管、动脉管径均无变化,血流速度加快,足背动脉血流有部分恢复,疼痛缓解,足背温暖。
3 护理
, http://www.100md.com
3.1 心理护理
患者对介入治疗有恐惧心理,故在药盒放置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说明此种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并具体说明切口小(3~4 cm),且此处血管丰富,易于愈合,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积极配合治疗。
3.2 一般护理
按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常规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药盒置入前1 d及置入后连续3 d,测T、P、R,6次/d,如无异常,按常规测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末端的温度及疼痛的变化,了解周围血管病变是否改善。
3.3 切口的护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隔日换药1次,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药盒置入24 h内,禁止下肢大幅度运动,5 d后2例患者伤口基本愈合,无感染。
, 百拇医药
3.4 导管内注入药物时的护理
每次注入药物设专人操作,严格无菌,注射前排尽注射器头皮针内的空气,见回血推入肝素液后,连接输液器与头皮针,将输液器调节夹打开,使其在流动状态下连接,以避免少量的空气残留于头皮针与输液器的衔接处。注药前要仔细检查输液管中有无气泡,以免空气栓塞。导管滴入液体过程中每30 min测量并记录T、P、R、BP 1次,观察全身情况,注意有无胸闷、憋气等不适感,严防空气栓塞的发生。经常检查针头是否在药盒内,可于靠近墨菲氏滴管处折叠输液管检查有无回血,并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症状,防止液体注入腹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完毕导管内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加肝素50 mg,以防导管堵塞。
4 讨论
采用皮下安置药盒介入治疗,可避免因多次穿刺对患者血管的破坏,且局部能保证较高浓度的用药。654-2能扩张血管,解除微小动脉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脉络宁也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增加血管内血流量;肝素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还能抑制动脉平滑肌增生,从而对动脉硬化有所改善[1];尿激酶有溶栓作用;局部胰岛素治疗可促进糖代谢,改善血管病变,促使组织功能恢复。介入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操作规程,预防空气栓塞是护理的关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