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复苏
http://www.100md.com
初期复苏(BLS)是呼吸、心跳停止时的现场应急措施,一般都缺乏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氧合血液灌流。初期复苏的任务和步骤可归纳为ABC:A(air 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进行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是初期复苏时的主要措施。
初期复苏必须强调迅速和有效。凡疑有呼吸或(和)心跳停止时,可轻轻摇动病人并提简单问题(如:你怎么啦?)一次;如无回答,即可认为病人神志已经消失。这时应呼救帮助,并立即将病人置于仰卧以利于进行有效的复苏。保持呼吸道畅十分重要,也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昏迷病人很容易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呼吸道梗阻,其中最常见的是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有条件时(后期复苏)可借助器械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口烟或鼻咽导气管,专为复苏用的食管堵塞导气管与面罩合用的方法或施行气管内插管等。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以听或感觉是否有气流,并同时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如胸廓及起伏,亦无气流,表示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凡是能使胸廓改变窖或能将空气(或氧)吸入肺泡的措施,都能取得一定的人工呼吸的效果。然而作为合格的人工呼吸,必须能保持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接近正常。人工呼吸方法可归为二烊:一类是无需借助器械或仪器的徒手人工呼吸法,其中以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最适用于现场复苏。另一类是利用器械或特制的呼吸器以求得最佳效果的人工呼吸。主要用于后期复苏和复苏后处理,须有专业人员使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先以头后仰(或其他)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术者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后方钩起,使其头部向后仰;另一手压迫于病人前额保持病人头部扣仰位置,同时以拇指和示指将病人的鼻孔捏闭。然后术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开始时先迅速连续吹入3~4次,然后以每5秒钟吹气一次的频率进行。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并作深吸气,此时病人凭其胸肺的弹性被动自行完成呼气。施行过程中应观察胸壁是否起伏,吹气时的阻力是否过大,否则应重新调整呼吸道的位置呀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施行的要领是每次深吸气时必须尽量多吸气,吹出时必须用力。这样可使吹出气中氧浓度高(达16%),使病人的潮气量足够(成人可800ml),PaO2可达10.7kPa(80mmHg)。这种方法已普及于世界各国,效果优良。其缺点是操作者易感疲乏。
, 百拇医药
心跳停止:是指心脏已无输出以致周身血液循环处于停止状态。心脏停搏、心室纤颤或电—机械分离进,心脏均无输出,循环亦即停止。当病人神志消失,无自主呼吸及大动脉无搏动(触诊颈总动脉),即可诊断为呼吸心跳停止。心跳停止使周身组织细胞失去灌流和缺氧。脑细胞经受4~6分钟的完全缺血缺氧,即可引起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初期复苏时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对病人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心脏挤压是借间接或直接挤压心脏以形成一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方法。有效的心脏挤压能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搏出,可能诱发心脏的自律搏动,并可能使生命重要器官(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在较长时间内不致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赢得时间使有可能争取到更完善的复苏条件,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心脏挤压分为胸外心脏挤压和胸内心脏挤压两种方法。胸外心脏挤压是借助于在胸骨上施加压力使心脏的容积改变,从而推动血液循环的方法;胸内心脏挤压则需剖开胸腔直接用手挤压心脏。初期复苏只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其效果已初证实相当可靠。正确操作时,动脉压达10.7~13.3kPa(80~100mmHg),足以防止脑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 百拇医药 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时,病人必须平卧,背部须有坚实物体(木板、地板等)的支持。术者立于或跪于病人一侧,沿季助摸到剑突,选择剑突以上4~5cm处的部位,即胸骨下半部为挤压点。将一手掌跟部置于挤压点,另一手掌的跟部复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方跷起,两臂伸直。然后术者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下半部加压,使胸骨下陷4~5cm,压下后即放开,使胸骨自行恢复原位。如此反复操作,挤压时心脏排血,松开时心脏再充盈,形成人工循环。如果两人进行复苏,则一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12次,别一人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度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亦即每5次心脏挤压后,行人工呼吸一次(5:1)。如呆有一人独自进行复苏时,则宜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度挤压心脏,每挤压心脏15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
有效的心脏挤压可以角及颈动脉或搏动。心脏挤矿井过程中如果瞳孔立即缩小并有对光反应者,预后较好。如无药物的影响而瞳孔始终完全扩大且角膜呈灰暗色者,预后一般不良。但瞳孔的变化只能作为复苏效果的参考,不宜根据瞳孔的变化来决定是否继续复苏。
胸外心脏挤压较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损伤内脏,引起内脏的穿孔、破裂及出血等。尤以心、肺、肝和脾较易遭受操作,应尽量避免。老年人由于骨质较脆而胸廓又缺乏弹性,更易发生肋骨骨折,应倍加小心。, 百拇医药
初期复苏必须强调迅速和有效。凡疑有呼吸或(和)心跳停止时,可轻轻摇动病人并提简单问题(如:你怎么啦?)一次;如无回答,即可认为病人神志已经消失。这时应呼救帮助,并立即将病人置于仰卧以利于进行有效的复苏。保持呼吸道畅十分重要,也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昏迷病人很容易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呼吸道梗阻,其中最常见的是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有条件时(后期复苏)可借助器械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口烟或鼻咽导气管,专为复苏用的食管堵塞导气管与面罩合用的方法或施行气管内插管等。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以听或感觉是否有气流,并同时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如胸廓及起伏,亦无气流,表示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凡是能使胸廓改变窖或能将空气(或氧)吸入肺泡的措施,都能取得一定的人工呼吸的效果。然而作为合格的人工呼吸,必须能保持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接近正常。人工呼吸方法可归为二烊:一类是无需借助器械或仪器的徒手人工呼吸法,其中以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最适用于现场复苏。另一类是利用器械或特制的呼吸器以求得最佳效果的人工呼吸。主要用于后期复苏和复苏后处理,须有专业人员使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先以头后仰(或其他)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术者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后方钩起,使其头部向后仰;另一手压迫于病人前额保持病人头部扣仰位置,同时以拇指和示指将病人的鼻孔捏闭。然后术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开始时先迅速连续吹入3~4次,然后以每5秒钟吹气一次的频率进行。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并作深吸气,此时病人凭其胸肺的弹性被动自行完成呼气。施行过程中应观察胸壁是否起伏,吹气时的阻力是否过大,否则应重新调整呼吸道的位置呀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施行的要领是每次深吸气时必须尽量多吸气,吹出时必须用力。这样可使吹出气中氧浓度高(达16%),使病人的潮气量足够(成人可800ml),PaO2可达10.7kPa(80mmHg)。这种方法已普及于世界各国,效果优良。其缺点是操作者易感疲乏。
, 百拇医药
心跳停止:是指心脏已无输出以致周身血液循环处于停止状态。心脏停搏、心室纤颤或电—机械分离进,心脏均无输出,循环亦即停止。当病人神志消失,无自主呼吸及大动脉无搏动(触诊颈总动脉),即可诊断为呼吸心跳停止。心跳停止使周身组织细胞失去灌流和缺氧。脑细胞经受4~6分钟的完全缺血缺氧,即可引起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初期复苏时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对病人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心脏挤压是借间接或直接挤压心脏以形成一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方法。有效的心脏挤压能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搏出,可能诱发心脏的自律搏动,并可能使生命重要器官(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在较长时间内不致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赢得时间使有可能争取到更完善的复苏条件,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心脏挤压分为胸外心脏挤压和胸内心脏挤压两种方法。胸外心脏挤压是借助于在胸骨上施加压力使心脏的容积改变,从而推动血液循环的方法;胸内心脏挤压则需剖开胸腔直接用手挤压心脏。初期复苏只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其效果已初证实相当可靠。正确操作时,动脉压达10.7~13.3kPa(80~100mmHg),足以防止脑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 百拇医药 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时,病人必须平卧,背部须有坚实物体(木板、地板等)的支持。术者立于或跪于病人一侧,沿季助摸到剑突,选择剑突以上4~5cm处的部位,即胸骨下半部为挤压点。将一手掌跟部置于挤压点,另一手掌的跟部复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方跷起,两臂伸直。然后术者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下半部加压,使胸骨下陷4~5cm,压下后即放开,使胸骨自行恢复原位。如此反复操作,挤压时心脏排血,松开时心脏再充盈,形成人工循环。如果两人进行复苏,则一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12次,别一人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度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亦即每5次心脏挤压后,行人工呼吸一次(5:1)。如呆有一人独自进行复苏时,则宜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度挤压心脏,每挤压心脏15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
有效的心脏挤压可以角及颈动脉或搏动。心脏挤矿井过程中如果瞳孔立即缩小并有对光反应者,预后较好。如无药物的影响而瞳孔始终完全扩大且角膜呈灰暗色者,预后一般不良。但瞳孔的变化只能作为复苏效果的参考,不宜根据瞳孔的变化来决定是否继续复苏。
胸外心脏挤压较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损伤内脏,引起内脏的穿孔、破裂及出血等。尤以心、肺、肝和脾较易遭受操作,应尽量避免。老年人由于骨质较脆而胸廓又缺乏弹性,更易发生肋骨骨折,应倍加小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