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生远程遥控沈阳“黎元”靶点穿刺,机器人治愈患者瘫痪的腿
http://www.100md.com
医生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指挥600公里以外的机器人为患者做手术……如此神奇的手术昨日在沈阳与北京之间获得成功,这是我国首例异地机器人远程遥控手术,也是世界首例机器人远程遥控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昨天,一台名为“黎元”的机器人在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根据600公里以外的北京专家田增民的指令,成功地为一位脑出血患者实施了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手术。术后,曾因脑出血失语的患者邹先生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那边,北京的地点设立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主持人是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田增民教授。上午9点40分在北京的指挥现场,两台计算机分别显示着手术现场和患者病灶部位的CT图片,田教授则一边通过鼠标与机器人“黎元”进行沟通,一边通过话筒与沈阳现场的医生交流。
10点,指挥“黎元”代替田教授对贴在邹先生头部的四个标志点进行识别。田教授在电脑上查看患者头部病灶轮廓,确定穿刺靶点,并存盘,发送给“黎元”。1分钟后,“黎元”开始对虚拟手术空间和患者头部现实状况的校正。计算机上,“黎元”的手臂和患者头部之间出现了许多条红红绿绿的线条。
10点12分,田教授对着话筒说,机器人到位、进行消毒,准备穿刺。2分钟后,话筒里传出对方医生的声音,能否再次校准靶点。
10点16分,田教授进行最后一次调整、校正,将穿刺靶点向上移动,并将调整后的信号发送给“黎元”。
10点34分,田教授发出向靶点穿刺的命令。30秒后,穿刺针到达邹先生脑血肿的部位,打孔的粗细和圆珠笔芯差不多。
很快淤积在邹先生头部一个星期、将近10毫升的淤血被顺利抽了出来。
10点50分,在田教授的计算机屏幕上,还躺在手术台上的邹先生竟然轻轻抬起了原本瘫痪的右腿,并向田教授表示感谢。田教授兴奋地说:“这次手术十分成功,这个病人当即恢复了部分功能。”
这边,沈阳的地点设立在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担任主持的是中国造的机器人大夫“黎元”。
10点,机器人和现场医生开始进入手术状态。机器人根据北京传回的指令寻找“下手点”,只见这个有着4个可旋转关节和一个直线运动关节的机械手臂在患者头部寻找了一番后,最后确定了一个点,停住。随后现场医生对机器人找到的点进行确认,误差在1毫米之内。
10点16分,北京方面根据沈阳传回的情况对“下手点”进行重新校正。现场医生告诉记者,这个点同第一个点一样是科学的,对病人的手术效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10点34分,穿刺针根据北京方面的指令到达病人头部淤血的位置,这个位置同样是机器人根据医生的指令确定的一个最佳点。
10点50分,钻孔处仅缝了一针。随着这一个多星期的压迫解除,患者邹先生当时就泪流满面,并对着与北京联系的话筒说“感谢北京医生”。同时在医生的引导下,右腿也缓缓离开了手术台。, 百拇医药
昨天,一台名为“黎元”的机器人在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根据600公里以外的北京专家田增民的指令,成功地为一位脑出血患者实施了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手术。术后,曾因脑出血失语的患者邹先生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那边,北京的地点设立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主持人是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田增民教授。上午9点40分在北京的指挥现场,两台计算机分别显示着手术现场和患者病灶部位的CT图片,田教授则一边通过鼠标与机器人“黎元”进行沟通,一边通过话筒与沈阳现场的医生交流。
10点,指挥“黎元”代替田教授对贴在邹先生头部的四个标志点进行识别。田教授在电脑上查看患者头部病灶轮廓,确定穿刺靶点,并存盘,发送给“黎元”。1分钟后,“黎元”开始对虚拟手术空间和患者头部现实状况的校正。计算机上,“黎元”的手臂和患者头部之间出现了许多条红红绿绿的线条。
10点12分,田教授对着话筒说,机器人到位、进行消毒,准备穿刺。2分钟后,话筒里传出对方医生的声音,能否再次校准靶点。
10点16分,田教授进行最后一次调整、校正,将穿刺靶点向上移动,并将调整后的信号发送给“黎元”。
10点34分,田教授发出向靶点穿刺的命令。30秒后,穿刺针到达邹先生脑血肿的部位,打孔的粗细和圆珠笔芯差不多。
很快淤积在邹先生头部一个星期、将近10毫升的淤血被顺利抽了出来。
10点50分,在田教授的计算机屏幕上,还躺在手术台上的邹先生竟然轻轻抬起了原本瘫痪的右腿,并向田教授表示感谢。田教授兴奋地说:“这次手术十分成功,这个病人当即恢复了部分功能。”
这边,沈阳的地点设立在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担任主持的是中国造的机器人大夫“黎元”。
10点,机器人和现场医生开始进入手术状态。机器人根据北京传回的指令寻找“下手点”,只见这个有着4个可旋转关节和一个直线运动关节的机械手臂在患者头部寻找了一番后,最后确定了一个点,停住。随后现场医生对机器人找到的点进行确认,误差在1毫米之内。
10点16分,北京方面根据沈阳传回的情况对“下手点”进行重新校正。现场医生告诉记者,这个点同第一个点一样是科学的,对病人的手术效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10点34分,穿刺针根据北京方面的指令到达病人头部淤血的位置,这个位置同样是机器人根据医生的指令确定的一个最佳点。
10点50分,钻孔处仅缝了一针。随着这一个多星期的压迫解除,患者邹先生当时就泪流满面,并对着与北京联系的话筒说“感谢北京医生”。同时在医生的引导下,右腿也缓缓离开了手术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