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近日从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制药原料博览会CPhI2003上传出消息,国际市场对中国原料药需求稳中有升,但中国供应商在签订供货合同时普遍举棋不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政府最近作出了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原料药出口在中国医药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2年化学原料药出口已达30亿美元,占整个医药类商品年出口总额的50%。目前我国化学原料药总产量达56万吨,其中有5个品种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青霉素年生产能力2.2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维生素C年生产能力5.2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土霉素年生产能力1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65%;盐酸强力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产品的产量也居世界第一。这一切均表明中国化学原料药生产正日益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链中的新轴心。
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从地域上形成了两个群体:一批集中在北方的东北、河北、山东等地,重点是一些国有企业;一批集中在南方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重点是一些民营企业。
我们的优势是:
1、生产集中于几大"巨大"
近年来通过市场优化组合和企业的兼并,生产像青霉素、维生素C、合成维生素E、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大吨位产品的企业数量已大幅度减少。从产业布局上看,上市公司是我国原料药生产的主力军。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大宗原料药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制药公司中。如青霉素及衍生产品90%以上的产量集中在华北制药、哈药集团、鲁抗医药、石家庄制药4家公司手上;98%的维生素C产量集中在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华北制药和江山制药(华源制药下属企业)4家公司上;而新华制药则是我国最大的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生产企业。某些生产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小品种,生产集中度也很高,如抗肿瘤抗生素基本上由海正药业独家生产,糖皮质激素的市场份额也基本上由天药股份、浙江仙琚和上海华联3家公司所瓜分。现在这些上市公司已各自形成了具有规模和成本、技术优势的大型原料药生产集团。
2、企业集中在相近地区
除了企业的集中度加强外,地域的集中性也在明显加强,这更多体现在一些中小企业身上。现在原料药的一些新品种,由于利润丰厚,市场需求旺盛,工艺技术也并不太复杂,生产企业数目较多,且大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从地域分布上看,这些中小型企业较集中分布在以台州为中心的浙东南和江苏武进、金坛、常州一带。以台州为中心的浙东南一带,已经形成我国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基地,有不少产品属国内独家生产,许多产品技术指标和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并带动浙江省医药工业持续高速增长。现在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出口优势,且正在规划建立化学原料药出口工业园区,已列入了国家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浙江省将在未来5年中投资100亿元,建成年出口创汇50亿美元、占国际化学原料药市场25%份额的生产基地。另一个地区集中在江苏武进、金坛和常州一带,其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品种多是近几年开发的新药,各品种需求量不大,部分企业与国外建立了固定的销售渠道,与国际市场联系非常紧密。
我们的劣势:
然而,我们深深懂得,我国原料药产量虽大,但产品品种较少,档次偏低,产品附加值也较低,我国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都不高,真正原创或控制核心技术的产品还不多;特别是原料药的生产由于其粗放型已付出了代价,三废污染严重,环保压力大。应该说我国原料药出口依然处在以"量"取胜的阶段,其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够坚韧。
1、研发生产成本偏高
我国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仍然过高。据估计,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25%,而中国企业一般都高于50%。因此,在药品的生产环节上,中国化学原料药企业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国内的原料药生产成本现在要远远高于国外,这是国内原料药厂家十分头痛的事情。而某些原料药企业对GMP的不重视,则更显得国内某些原料药小厂家档次过低。而成本高使国内许多制药厂家所需的原料药大都从国外进口,一方面国内的原料药质量难以与进口产品相比,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原料药价格一般都要比进口的贵,所以让不少厂家觉得用国外的原料药更划算。
2、人才外流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陈瑞认为,国内不少企业的运行机制不灵活,使得相关人才"才不尽用",导致人才对研发没有积极性也是构成国内原料药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的直接原因。而事实上国内的相关人才并不比国外的差,只不过由于机制所限,使大量国内相关专科的高级人才都外流。
3、跨国公司靠防御性战术抢夺市场
跨国公司往往事先采取降低产品价格的防御性战术,以堵住发展中国家企业占领市场份额的入口,之后再依靠开发出新的工艺或升级替代产品形成优势。同时将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成本。原料药企业普遍采取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使得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地区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跨国公司关闭在发达国家的生产线,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独资或合营的生产基地;跨国公司收缩产品线,使战略目标聚焦在利润丰厚的专利药上,而将盈利能力相对低的原料药业务剥离出去;跨国公司从原料药生产领域中退出,转而向发展中国家企业采购或定向合成生产的方式获得原料。
4、价格竞争力逊于印度
从全球市场看,我国现有化学原料药的优势正受到印度的冲击,由于国际许多制药巨头将部分重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转移到印度,因此印度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原料制造基地,在许多领域,印度的产品比我国更加具有优势,因此我国竞争的价格手段正日益失去效应,这种趋势值得我国企业高度关注。
今后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停止生产的品种,我们也将逐步退出。我们必须在巩固和依托原料药现有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和技术的投入,逐步向创新药物和制剂成药领域拓展。中国的原料药出口将继续增长,我国化学原料药比较优势将继续保持,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从地域上形成了两个群体:一批集中在北方的东北、河北、山东等地,重点是一些国有企业;一批集中在南方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重点是一些民营企业。
我们的优势是:
1、生产集中于几大"巨大"
近年来通过市场优化组合和企业的兼并,生产像青霉素、维生素C、合成维生素E、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大吨位产品的企业数量已大幅度减少。从产业布局上看,上市公司是我国原料药生产的主力军。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大宗原料药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制药公司中。如青霉素及衍生产品90%以上的产量集中在华北制药、哈药集团、鲁抗医药、石家庄制药4家公司手上;98%的维生素C产量集中在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华北制药和江山制药(华源制药下属企业)4家公司上;而新华制药则是我国最大的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生产企业。某些生产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小品种,生产集中度也很高,如抗肿瘤抗生素基本上由海正药业独家生产,糖皮质激素的市场份额也基本上由天药股份、浙江仙琚和上海华联3家公司所瓜分。现在这些上市公司已各自形成了具有规模和成本、技术优势的大型原料药生产集团。
2、企业集中在相近地区
除了企业的集中度加强外,地域的集中性也在明显加强,这更多体现在一些中小企业身上。现在原料药的一些新品种,由于利润丰厚,市场需求旺盛,工艺技术也并不太复杂,生产企业数目较多,且大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从地域分布上看,这些中小型企业较集中分布在以台州为中心的浙东南和江苏武进、金坛、常州一带。以台州为中心的浙东南一带,已经形成我国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基地,有不少产品属国内独家生产,许多产品技术指标和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并带动浙江省医药工业持续高速增长。现在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出口优势,且正在规划建立化学原料药出口工业园区,已列入了国家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浙江省将在未来5年中投资100亿元,建成年出口创汇50亿美元、占国际化学原料药市场25%份额的生产基地。另一个地区集中在江苏武进、金坛和常州一带,其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品种多是近几年开发的新药,各品种需求量不大,部分企业与国外建立了固定的销售渠道,与国际市场联系非常紧密。
我们的劣势:
然而,我们深深懂得,我国原料药产量虽大,但产品品种较少,档次偏低,产品附加值也较低,我国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都不高,真正原创或控制核心技术的产品还不多;特别是原料药的生产由于其粗放型已付出了代价,三废污染严重,环保压力大。应该说我国原料药出口依然处在以"量"取胜的阶段,其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够坚韧。
1、研发生产成本偏高
我国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仍然过高。据估计,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25%,而中国企业一般都高于50%。因此,在药品的生产环节上,中国化学原料药企业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国内的原料药生产成本现在要远远高于国外,这是国内原料药厂家十分头痛的事情。而某些原料药企业对GMP的不重视,则更显得国内某些原料药小厂家档次过低。而成本高使国内许多制药厂家所需的原料药大都从国外进口,一方面国内的原料药质量难以与进口产品相比,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原料药价格一般都要比进口的贵,所以让不少厂家觉得用国外的原料药更划算。
2、人才外流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陈瑞认为,国内不少企业的运行机制不灵活,使得相关人才"才不尽用",导致人才对研发没有积极性也是构成国内原料药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的直接原因。而事实上国内的相关人才并不比国外的差,只不过由于机制所限,使大量国内相关专科的高级人才都外流。
3、跨国公司靠防御性战术抢夺市场
跨国公司往往事先采取降低产品价格的防御性战术,以堵住发展中国家企业占领市场份额的入口,之后再依靠开发出新的工艺或升级替代产品形成优势。同时将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成本。原料药企业普遍采取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使得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地区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跨国公司关闭在发达国家的生产线,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独资或合营的生产基地;跨国公司收缩产品线,使战略目标聚焦在利润丰厚的专利药上,而将盈利能力相对低的原料药业务剥离出去;跨国公司从原料药生产领域中退出,转而向发展中国家企业采购或定向合成生产的方式获得原料。
4、价格竞争力逊于印度
从全球市场看,我国现有化学原料药的优势正受到印度的冲击,由于国际许多制药巨头将部分重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转移到印度,因此印度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原料制造基地,在许多领域,印度的产品比我国更加具有优势,因此我国竞争的价格手段正日益失去效应,这种趋势值得我国企业高度关注。
今后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停止生产的品种,我们也将逐步退出。我们必须在巩固和依托原料药现有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和技术的投入,逐步向创新药物和制剂成药领域拓展。中国的原料药出口将继续增长,我国化学原料药比较优势将继续保持,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