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神经鞘瘤误诊3例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2-0170-02
神经鞘瘤好发于腰段椎管内,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规范的针刀治疗后疼痛症状不缓解、或疼痛更剧烈,或出现肢体瘫痪时,应警惕神经鞘瘤,及时做MRI检查,以免误诊。
1 病例资料
例1:男,50岁,因腰部隐痛伴右臀部及右下肢酸胀痛5个月于2002年9月16日入住我院。入院前曾先后在6家医院就诊,3家医院CT检查,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给予腰椎牵引、推拿、骶管阻滞等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检查:T36.5℃,P82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L 3~4 、L 4~5 棘间及棘旁压痛,叩击痛且放射至右下肢。右侧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下肢股四头肌力4级,其余肌力5级,右膝腱反射减弱。化验:WBC18.5×10 9 /L,N96%,ESR6mm/h,CT:L 3~4 间盘膨出,L 4~5 间盘突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针刀松解L 3~4 、L 4~5 侧隐窝2次,右侧直腿抬高呈60°阴性,WBC8.2×10 9 /L,N76%,L24%。但右下肢疼痛不缓解,呈电灼样、刀割样疼痛,翻身时加重、剧烈难忍,不能下床或站立,轻轻叩击腰部,剧痛向右下肢触电样放射。相继给予骶管阻滞、20%甘露醇200ml+地塞米松15mg静滴、右侧腰大肌间沟置管持续注射1.5%利多卡因20ml,每日1次,连续7天仍不缓解。于2002年10月4日行MRI检查发现:L 2~3 、L 3~4 、L 4~5 、L 5 ~S 1 椎间盘于T2WI信号强度降低,并膨出于椎体后缘,脊膜囊见浅压迹。L 3~4 椎管内见异常信号病灶,大小:26mm×9.3mm×10.7mm,T1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中央见不规则无强化区。马尾神经向周围推挤,骨性椎管形态正常,椎旁软组织分界清楚。MRI诊断:(1)L 3~4 椎管内(脊膜囊内髓外)占位病变。考虑脊膜瘤或神经鞘瘤可能。(2)L 2~3 、L 3~4 、L 4~5 、L 5 ~S 1 椎间盘退变、膨出。于2002年10月16日在持续硬麻下行肿瘤摘除术,标本送检,病理诊断:神经鞘瘤。随访9个月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例2:女,33岁,因左肋部疼痛2年,加重3月于2002年11月13日住入我院。2年前行路时不慎跌倒,致左肋部撞击在硬土上,无骨折及肿胀。半月后逐渐出现左侧肋部疼痛,呈持续性,先后在多家三级医院就诊,曾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肋软骨炎,服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入院前3个月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卧床睡觉,只能间断坐姿入睡。查体:T36℃、P73次/min、R17次/min、BP120/76mmHg,脊柱无畸形。腰背部左侧竖脊肌紧张,并扪及条索物,压痛,左侧11肋下缘压痛,考虑诊断:左腰肋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行针刀痛点松解加阻滞治疗,症状缓解3天后又复加重。2002年11月26日考虑诊断肋软骨炎,行左12肋软骨切除并行该肋间神经切断术,术后疼痛消失出院。2002年12月15日,因腰部疼痛放射至左下肢3天再次入院,当日行MRI检查发现:T 11~12 椎体平面椎管内偏左侧见大小约22mm×15mm×16mm等T1、长T2信号,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脊髓因推受压、右移,其余段椎管内信号均匀。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于2002年12月16日在持续硬麻下行肿瘤摘除术,标本送病检,病理诊断:神经鞘瘤。术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
, 百拇医药
例3:女,63岁,因双下肢酸软无力,CT报告L 3~4 、L 4~5 椎间盘膨隆,L 5 ~S 1椎间盘突出,于2002年10月14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院治疗,住院12天,经针刀松解神经根2次,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出院后半月又复出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于2003年2月19日来院检查,颈、胸、腰及脊柱无畸形,无叩、压痛,双上肢肌力5级,肱二头肌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阳性,双下肢肌力4级,膝腱反射活跃、踝阵挛,颈段MRI检查发现C 6~7 椎间盘突出,颈椎退变,以颈椎病脊髓型再次住院,经颈部针刀松解、针灸理疗,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加重,双下肢肌力1级,行胸、腰椎MRI检查发现:T 9~12 椎体平面右侧椎旁及椎管内见大小约86mm×74mm×100mm不规则形异常信号区,边缘清楚,增强后只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低信号区强化区,T 11~12 右侧椎间孔明显扩大,该平面膜囊、脊髓受压向左侧移位L 4~5 ,L 5 ~S 1 椎间盘信号降低并向后膨突。MRI诊断:(1)T 9~12 椎平面椎管内、外沟通巨大占位,神经源肿瘤可能性大。(2)L 4~5 、L 5 ~S 1 椎间盘突出。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神经鞘瘤又称Schwann瘤,神经瘤,起源于鞘膜的Schwann细胞,为良性肿瘤 [1] 。好发于中年人,男女发病无差别。为最常见的一种脊髓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23%~43%,好发于髓外硬膜内。常偏于前外侧及后外侧,沿蛛网膜下腔生长,逐渐将脊髓压向一侧旁,甚至压成扁平。神经鞘瘤通常直径为2~3cm,包膜完整,分布尚无一定规律性,多好发于腰部。
根痛和放射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活动后加重,呈放射性剧烈疼痛,似刀割火烧、针刺样痛,休息时不缓解是其特点;感觉异常,腰背腿下肢入鞍区的麻木感,蚁走感,亦可表现为感觉过敏,衣物磨擦时亦引起疼痛;运动障碍,早期为节段性肌无力,继之出现肌萎缩。由于肿瘤压迫脊髓,可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或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出现单肢瘫或截瘫;其它如马尾神经受压而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蛋白明显增高,脊髓造影可显示髓外硬膜内肿块特征。鉴别诊断除腰突症外,应排除脊柱TB及蛛网膜下腔炎。
, 百拇医药
腰椎是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鞘瘤的好发部位,且两种疾病可合并存在,二者在临床上均可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前者通过针刀松解脊神经根、侧隐窝阻滞等方法可获满意疗效。后者疼痛异常剧烈而持久,常使病人无法忍受,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通常有效的方法不能奏效或CT影像不能解释病灶时,应考虑到作MRI检查,排除神经鞘瘤及其它椎管内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刀治疗后出现下肢肌萎缩加重或瘫痪时、患者及家属常会向医生提出质疑,甚或酿成医疗纠纷,此时应冷静分析病历,及时提出做MRI检查,寻找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证据。
MRI可精确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与脊髓及周围的关系,是诊断神经鞘瘤的最佳方法。CT检查效果不如MRI,易遗漏隐藏在椎体后的肿瘤,不能显示肿瘤的上下界,不宜作神经鞘瘤检查的选项。神经鞘瘤的最后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高绪文.李绪连.脊髓与周围神经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3-548.
作者单位:610041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康骨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11)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陈关富)
神经鞘瘤好发于腰段椎管内,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规范的针刀治疗后疼痛症状不缓解、或疼痛更剧烈,或出现肢体瘫痪时,应警惕神经鞘瘤,及时做MRI检查,以免误诊。
1 病例资料
例1:男,50岁,因腰部隐痛伴右臀部及右下肢酸胀痛5个月于2002年9月16日入住我院。入院前曾先后在6家医院就诊,3家医院CT检查,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给予腰椎牵引、推拿、骶管阻滞等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检查:T36.5℃,P82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L 3~4 、L 4~5 棘间及棘旁压痛,叩击痛且放射至右下肢。右侧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下肢股四头肌力4级,其余肌力5级,右膝腱反射减弱。化验:WBC18.5×10 9 /L,N96%,ESR6mm/h,CT:L 3~4 间盘膨出,L 4~5 间盘突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针刀松解L 3~4 、L 4~5 侧隐窝2次,右侧直腿抬高呈60°阴性,WBC8.2×10 9 /L,N76%,L24%。但右下肢疼痛不缓解,呈电灼样、刀割样疼痛,翻身时加重、剧烈难忍,不能下床或站立,轻轻叩击腰部,剧痛向右下肢触电样放射。相继给予骶管阻滞、20%甘露醇200ml+地塞米松15mg静滴、右侧腰大肌间沟置管持续注射1.5%利多卡因20ml,每日1次,连续7天仍不缓解。于2002年10月4日行MRI检查发现:L 2~3 、L 3~4 、L 4~5 、L 5 ~S 1 椎间盘于T2WI信号强度降低,并膨出于椎体后缘,脊膜囊见浅压迹。L 3~4 椎管内见异常信号病灶,大小:26mm×9.3mm×10.7mm,T1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中央见不规则无强化区。马尾神经向周围推挤,骨性椎管形态正常,椎旁软组织分界清楚。MRI诊断:(1)L 3~4 椎管内(脊膜囊内髓外)占位病变。考虑脊膜瘤或神经鞘瘤可能。(2)L 2~3 、L 3~4 、L 4~5 、L 5 ~S 1 椎间盘退变、膨出。于2002年10月16日在持续硬麻下行肿瘤摘除术,标本送检,病理诊断:神经鞘瘤。随访9个月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例2:女,33岁,因左肋部疼痛2年,加重3月于2002年11月13日住入我院。2年前行路时不慎跌倒,致左肋部撞击在硬土上,无骨折及肿胀。半月后逐渐出现左侧肋部疼痛,呈持续性,先后在多家三级医院就诊,曾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肋软骨炎,服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入院前3个月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卧床睡觉,只能间断坐姿入睡。查体:T36℃、P73次/min、R17次/min、BP120/76mmHg,脊柱无畸形。腰背部左侧竖脊肌紧张,并扪及条索物,压痛,左侧11肋下缘压痛,考虑诊断:左腰肋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行针刀痛点松解加阻滞治疗,症状缓解3天后又复加重。2002年11月26日考虑诊断肋软骨炎,行左12肋软骨切除并行该肋间神经切断术,术后疼痛消失出院。2002年12月15日,因腰部疼痛放射至左下肢3天再次入院,当日行MRI检查发现:T 11~12 椎体平面椎管内偏左侧见大小约22mm×15mm×16mm等T1、长T2信号,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脊髓因推受压、右移,其余段椎管内信号均匀。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于2002年12月16日在持续硬麻下行肿瘤摘除术,标本送病检,病理诊断:神经鞘瘤。术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
, 百拇医药
例3:女,63岁,因双下肢酸软无力,CT报告L 3~4 、L 4~5 椎间盘膨隆,L 5 ~S 1椎间盘突出,于2002年10月14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院治疗,住院12天,经针刀松解神经根2次,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出院后半月又复出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于2003年2月19日来院检查,颈、胸、腰及脊柱无畸形,无叩、压痛,双上肢肌力5级,肱二头肌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阳性,双下肢肌力4级,膝腱反射活跃、踝阵挛,颈段MRI检查发现C 6~7 椎间盘突出,颈椎退变,以颈椎病脊髓型再次住院,经颈部针刀松解、针灸理疗,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加重,双下肢肌力1级,行胸、腰椎MRI检查发现:T 9~12 椎体平面右侧椎旁及椎管内见大小约86mm×74mm×100mm不规则形异常信号区,边缘清楚,增强后只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低信号区强化区,T 11~12 右侧椎间孔明显扩大,该平面膜囊、脊髓受压向左侧移位L 4~5 ,L 5 ~S 1 椎间盘信号降低并向后膨突。MRI诊断:(1)T 9~12 椎平面椎管内、外沟通巨大占位,神经源肿瘤可能性大。(2)L 4~5 、L 5 ~S 1 椎间盘突出。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神经鞘瘤又称Schwann瘤,神经瘤,起源于鞘膜的Schwann细胞,为良性肿瘤 [1] 。好发于中年人,男女发病无差别。为最常见的一种脊髓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23%~43%,好发于髓外硬膜内。常偏于前外侧及后外侧,沿蛛网膜下腔生长,逐渐将脊髓压向一侧旁,甚至压成扁平。神经鞘瘤通常直径为2~3cm,包膜完整,分布尚无一定规律性,多好发于腰部。
根痛和放射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活动后加重,呈放射性剧烈疼痛,似刀割火烧、针刺样痛,休息时不缓解是其特点;感觉异常,腰背腿下肢入鞍区的麻木感,蚁走感,亦可表现为感觉过敏,衣物磨擦时亦引起疼痛;运动障碍,早期为节段性肌无力,继之出现肌萎缩。由于肿瘤压迫脊髓,可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或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出现单肢瘫或截瘫;其它如马尾神经受压而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蛋白明显增高,脊髓造影可显示髓外硬膜内肿块特征。鉴别诊断除腰突症外,应排除脊柱TB及蛛网膜下腔炎。
, 百拇医药
腰椎是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鞘瘤的好发部位,且两种疾病可合并存在,二者在临床上均可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前者通过针刀松解脊神经根、侧隐窝阻滞等方法可获满意疗效。后者疼痛异常剧烈而持久,常使病人无法忍受,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通常有效的方法不能奏效或CT影像不能解释病灶时,应考虑到作MRI检查,排除神经鞘瘤及其它椎管内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刀治疗后出现下肢肌萎缩加重或瘫痪时、患者及家属常会向医生提出质疑,甚或酿成医疗纠纷,此时应冷静分析病历,及时提出做MRI检查,寻找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证据。
MRI可精确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与脊髓及周围的关系,是诊断神经鞘瘤的最佳方法。CT检查效果不如MRI,易遗漏隐藏在椎体后的肿瘤,不能显示肿瘤的上下界,不宜作神经鞘瘤检查的选项。神经鞘瘤的最后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高绪文.李绪连.脊髓与周围神经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3-548.
作者单位:610041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康骨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11)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陈关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