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1-0089-02
婴幼儿患病时常需用头皮静脉穿刺输液进行治疗,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且成功率较其他部位的静脉穿刺低。笔者于2000年2月~2003年2月为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848例,其中有96例,计112例次穿刺失败,现将穿刺失败原因与对策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96例患儿中,男64例,女32例;月龄4~24个月。初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例,婴幼儿腹泻、肠炎26例。均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其中,首次穿刺失败96例次,2次失败10例次,3次失败4例次,4次失败2例次,共112例次。
2 穿刺失败原因分析
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112例次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略)
3 讨论
综合分析本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为:(1)穿刺成功后,固定不当造成针头脱出(38例次,占33.9%)。(2)穿刺方法欠缺及固定不当(43例次,占38.4%)。(3)穿刺方法不当及对静脉估计不足(30例,占26.7%)。(4)对患儿家长宣教指导不力(1例,占0.9%)。说明穿刺成功后的固定不当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护士的穿刺技术因素。
3.1 固定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1)头皮静脉穿刺点周围毛发处理欠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常用部位如额头两侧、额前的毛发剃除范围不足,进针后针柄附近的毛发影响胶布粘贴,导致固定失败。为此,穿刺前对进针部位估计粘贴胶布的位置,剃去该部位的毛发,范围包括进针点前后各3cm左右的部位即可,以保证胶布的牢固固定。若患儿头发较长可用一条宽约4cm左右、长可包绕患儿头部一圈的清洁布带,沿穿刺点上方包绕患儿头部一圈,在另一侧打结,这样可防止头发倒伏,利于胶布固定。(2)穿刺成功后,针头与静脉的固定未在平行位置:小儿头皮穿刺部位不是平面的而有一定弧度,穿刺前应注意弧度大小,准备好大小适宜的干棉球以备固定时垫于针尾下,使头皮针头与穿刺的静脉壁保持平行。这样才会输液通畅,又不会使针头刺破静脉壁造成渗漏。
, 百拇医药
3.2 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成功率 (1)穿刺前需选定合适的头皮静脉,做到心中有数。可根据患儿情况选用颞浅、前额、耳后及眶上静脉,前额的正中静脉较粗大、易固定,可作为首选。因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2)在进针时,多需由另一助手帮助抽吸回血。但也可在穿刺前挤瘪输液橡皮管握紧不放松,当进皮后再放开,针入静脉后能立即见回血,此法可由单人操作。若不回血,多因针头翘起紧贴在静脉壁或进针太快穿过静脉壁所致。因此,穿刺时应将针头与皮肤呈5°~10°角,快速进皮后,变换手法,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进针少许,即可固定。(3)若患儿由于重度脱水、头皮血管较瘪、回血慢或不回血时,可用5ml无菌注射器吸取少量 生理盐水,换上头皮针头,排净空气后再行穿刺,待针头进入血管后,轻回抽,若有回血,缓慢推注后局部无肿胀说明穿刺成功,固定后可接上所输液体。
3.3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重视整体护理不断提高穿刺成功率 (1)穿刺时患儿的哭闹、患儿家长的激动都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操作时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沉着镇定,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尽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2)穿刺前要安抚患儿,应耐心和蔼地逗引其消除恐惧感或给予玩具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哭闹。若需家长陪伴配合时,应做宣教指导工作,态度要热情,讲解要耐心,必要时做出示范,使家长在穿刺过程中做好配合,帮助固定患儿头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3)加强巡回护理:穿刺成功并固定后,要勤巡回、勤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固定的胶布松动、针头移位、局部肿胀等异常情况,做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穿刺成功及输液的顺利进行。
(收稿日期:2003-04-25) (编辑 亦平), 百拇医药(何英)
婴幼儿患病时常需用头皮静脉穿刺输液进行治疗,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且成功率较其他部位的静脉穿刺低。笔者于2000年2月~2003年2月为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848例,其中有96例,计112例次穿刺失败,现将穿刺失败原因与对策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96例患儿中,男64例,女32例;月龄4~24个月。初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例,婴幼儿腹泻、肠炎26例。均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其中,首次穿刺失败96例次,2次失败10例次,3次失败4例次,4次失败2例次,共112例次。
2 穿刺失败原因分析
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112例次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略)
3 讨论
综合分析本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为:(1)穿刺成功后,固定不当造成针头脱出(38例次,占33.9%)。(2)穿刺方法欠缺及固定不当(43例次,占38.4%)。(3)穿刺方法不当及对静脉估计不足(30例,占26.7%)。(4)对患儿家长宣教指导不力(1例,占0.9%)。说明穿刺成功后的固定不当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护士的穿刺技术因素。
3.1 固定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1)头皮静脉穿刺点周围毛发处理欠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常用部位如额头两侧、额前的毛发剃除范围不足,进针后针柄附近的毛发影响胶布粘贴,导致固定失败。为此,穿刺前对进针部位估计粘贴胶布的位置,剃去该部位的毛发,范围包括进针点前后各3cm左右的部位即可,以保证胶布的牢固固定。若患儿头发较长可用一条宽约4cm左右、长可包绕患儿头部一圈的清洁布带,沿穿刺点上方包绕患儿头部一圈,在另一侧打结,这样可防止头发倒伏,利于胶布固定。(2)穿刺成功后,针头与静脉的固定未在平行位置:小儿头皮穿刺部位不是平面的而有一定弧度,穿刺前应注意弧度大小,准备好大小适宜的干棉球以备固定时垫于针尾下,使头皮针头与穿刺的静脉壁保持平行。这样才会输液通畅,又不会使针头刺破静脉壁造成渗漏。
, 百拇医药
3.2 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成功率 (1)穿刺前需选定合适的头皮静脉,做到心中有数。可根据患儿情况选用颞浅、前额、耳后及眶上静脉,前额的正中静脉较粗大、易固定,可作为首选。因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2)在进针时,多需由另一助手帮助抽吸回血。但也可在穿刺前挤瘪输液橡皮管握紧不放松,当进皮后再放开,针入静脉后能立即见回血,此法可由单人操作。若不回血,多因针头翘起紧贴在静脉壁或进针太快穿过静脉壁所致。因此,穿刺时应将针头与皮肤呈5°~10°角,快速进皮后,变换手法,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进针少许,即可固定。(3)若患儿由于重度脱水、头皮血管较瘪、回血慢或不回血时,可用5ml无菌注射器吸取少量 生理盐水,换上头皮针头,排净空气后再行穿刺,待针头进入血管后,轻回抽,若有回血,缓慢推注后局部无肿胀说明穿刺成功,固定后可接上所输液体。
3.3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重视整体护理不断提高穿刺成功率 (1)穿刺时患儿的哭闹、患儿家长的激动都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操作时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沉着镇定,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尽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2)穿刺前要安抚患儿,应耐心和蔼地逗引其消除恐惧感或给予玩具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哭闹。若需家长陪伴配合时,应做宣教指导工作,态度要热情,讲解要耐心,必要时做出示范,使家长在穿刺过程中做好配合,帮助固定患儿头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3)加强巡回护理:穿刺成功并固定后,要勤巡回、勤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固定的胶布松动、针头移位、局部肿胀等异常情况,做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穿刺成功及输液的顺利进行。
(收稿日期:2003-04-25) (编辑 亦平), 百拇医药(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