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3期
编号:10391797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误诊浸润性炎症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23-2210-01

    患者,男,63岁,无意中发现左大腿有一包块,按之略有疼痛感,局部无发热现象,于门诊行手术切除,取组织送病检,病理诊断:考虑为炎症。后刀口渗血不止1月余,经省2家医院病理会诊,均考虑为炎性。

    后患者入院治疗,血常规检查示:WBC169.6×10 9 /L,早幼粒细胞4%,中幼粒细胞9%,晚幼粒20%,杆状核33%,分叶核30%,淋巴细胞2%,单核细胞2%。骨髓穿刺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脂肪细胞显著减少,增生细胞中以粒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系占有核细胞88%,中晚幼以上阶段增多。临床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复查切片:镜检:瘤细胞由接近正常,相当一致的中晚幼粒细胞构成,瘤细胞胞浆嗜碱性,核染色质细腻,混有成熟淋巴细胞及不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呈弥漫性浸润于肌束间,部分肌组织萎缩消失。

    讨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组粒系不同成熟阶段细胞的慢性恶性增生性病变,临床上成人发病多,脾肿大较为突出,周围血粒细胞显著增生并有不成熟性,病程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患者可因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象异常,本例以髓外骨骼肌浸润发病,亦属少见病例。

    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髓外浸润标本,病理医师日 常工作中,几乎接触不到,在缺少白血病病史的情况下,易误诊为炎性。正确的诊断需要高度的警觉性,炎性包块以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但均分化成熟,一般对骨骼肌无明显的浸润,常伴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特征,或具有明显的病因。由于实验室检查中,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是本病形态学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指标。在本病的白血病前期、早期或中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增多。且以成熟阶段居多,一般增多为6%~20%。而嗜碱性粒细胞多为成熟阶段,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更为明显。因此只有当分化性中性髓细胞及不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散在出现时,本病的特征始能显露出来而有利于确定诊断。当在肿瘤中散在分布着嗜酸性髓细胞时,用姬姆萨染色胞浆颗粒显示得最为清晰。石蜡切片以氯醋酸酶和(或)溶菌酶免疫组化是阳性来证实诊断。免疫组化:髓性粒细胞a-1-AT、lysozyme染色为阳性,LCA为阴性,CD7为阳性。Muller报道白细胞弹力蛋白酶(leukoˉcyteelastase)及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的抗体对不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较抗溶酶体酶更好,因为此二种抗体对单核细胞均无反应。骨髓涂片Wrightrs染色如发现增生的瘤细胞浆内的Auer小体,对本病诊断均有价值。此外本病有时亦需同低分化的恶性淋巴瘤相鉴别。

    作者单位:114002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铁东医院

    (编辑黄 杰), http://www.100md.com(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