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等离子束凝固治疗疣状胃炎200例报告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0-2901-02
氩等离子束凝固(APC)是1991年被德国Grund等首先引入内镜领域的。APC术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已经被消化界接受并应用。2002年1月我科引进一台APC300(氩气刀)并取代内镜激光、微波、高频电、热极(HP)治疗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在较多VG病例中我们选择典型VG200例进行了APC治疗并予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完成了9200余例次胃镜检查。笔者谨慎选择了200例典型VG(诊断标准参照新悉尼系统和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究讨论共识意见》 [1] )实施了严格地APC治疗。200例中,镜下表现规则、可明确病变的113例;病灶只有2处而疣状改变多处、但表现为隆起不甚规则的病例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除外Ⅱa早癌、假性淋巴瘤及重度非典型增生后的87例。男141例,女59例,男女之比为2.5∶1,年龄19~89岁,平均55岁,60%以上病例年龄>40岁。胃镜表现:隆起病灶直径0.3~1.5cm,边界清,色红,顶部糜烂、凹陷,呈痘疹或结节样。200例中每例疣状病灶数目均在2处或2处以上,多的达数十枚,病灶数目近900余处。其中168例为胃窦型,32例为弥漫型。200例临床上均有程度不同的上腹痛、泛酸、腹胀等症状。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器械:Pentax EG-2930电子胃镜;德国ERBE公司APC发生器300型装置。APC专用导管探头(内径1.5mm,外径2.0mm)。方法: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疣状病灶先近镜观察,后摄片留资料。首先,我们按APC装置操作要求,打开各项开关,酌情调节好氩气流量0.3~2.0L/min,功率40~60W,连接好氩等离子束凝固器导管,镜外测试正常后经内镜钳道插入导管,导管伸出内镜头端10mm,至病灶上方3~5mm处,直视下多次短时启动施以APC治疗。单次启动使用时间1~3s。使用时间系氩等离子流真正接触靶组织时间而非脚踏启动时间 [2]。间歇治疗10~20s,治疗深度2~3mm,直至隆起病灶基本除去,表面泛白、泛黄,甚至出现黝黑样变。治疗后病灶周围粘膜会暂时略肿胀。APC治疗的次数视病灶大小、质地自行决定,一般以内镜下所有病灶灼除为止。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影响视野和病人腹胀不适,及时抽吸腔内烟雾及气体。
2 结果
, 百拇医药 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87例VG中51例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36例为间质细胞浸润,均系良性病变。200例VG中,经APC治疗的次数大多为1~2次,个别的3次。200例病人行APC治疗后,疣状隆起均基本消失,几无出血,仅7例术中出现了轻微的粘膜下气肿,未出现穿孔和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先后通过各种方式随访了168例,仅有约14~15例术后出现过较轻的腹痛、腹部不适、胃肠胀气。102例复诊时消化道症状消失,其中89例复查,治疗前的隆起性病变均已清除,粘膜基本平整,个别处留有浅瘢痕且几无复发,效果十分满意。其他病例尚在随访中。
3 讨论
VG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特点是再发性或持续性胃多发性糜烂,国内报道检出率为1.22%~3.3% [3]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学说探讨阶段,治疗方法也不统一。临床及内镜观察:内科药物治疗(如抗Hp、抗溃疡、应用激素),症状改善多不明显;疣状病灶多长久不退、多年存在,有人称之为持续型。有关研究显示VG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有癌变的倾向 [3] 。基于此,以前我们多采用激光、高频电、微波、HP等在内镜下对其治疗,它们均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达到治疗作用。不足处或是安全性差、或是反复多次、或是不宜使用等等使之受到一定限制。近两年我们应用APC治疗VG,APC的治疗原理:氩气离子化后传导由钨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至靶组织,产生凝固效应。在应用各种方法镜下治疗VG的多年来,笔者感到:(1)一般VG病灶切除后复发率高,而复发率的高低取决于在治疗时是否彻底,故为防止复发,势必要切得深些,应用APC以外的其他设备一般治疗深度难以把握,有增加穿孔的危险或需反复多次。而对稍大、稍高的病变用APC治疗时只要调高功率和增加作用时间即可达到很满意的治疗效果,必要时治疗可增加1~2次,因APC术一次治疗的表面热凝深度因焦痂的绝缘特性使深度保持在2~3mm且恒定,所以一次治疗穿孔的危险性就极小,其适应证宽。(2)在非接触性治疗VG中,氩等离子流指向性也好,但与激光直线传播方式不同,氩等离子流是散发的,可产生轴向及侧向电流传导 [2] 而自动搜寻治疗组织,达到病灶两侧及背面,能量在靶组织中分布更均匀;APC术过程产生的烟雾也远比Nd:YAG激光少 [4] ;而激光能量高度集中且组织穿透力强,较易于穿孔。(3)与微波、高频电、HP治疗VG相比,APC凝固时间短且无碳化,作为非接触性治疗,其不存在接触性治疗 时探头与组织粘连现象,避免人为出血,可节省治疗时间;不损伤钳管道,伸出导管10mm以上,就可避免损伤内镜;APC治疗不引起触电,无电磁场、微波场,对操作者、病人没危险,对环境又无污染,病人的耐受性也很好。(4)应用APC治疗VG后为加强疗效、加快治愈,配合适当内科治疗效果更理想。(5)APC装置:主机性能稳定、耐用,无需预热,几无噪音;APC探头可重复使用多次;氩气来源广、价钱便宜。治疗操作简单,严格训练后易于掌握。(6)不利因素:机器价格偏高。笔者认为,APC治疗VG疗效非常之肯定,APC术今后当成为内镜治疗VG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对重度非典型增生病例我们认为多不宜采用APC而按早癌行内镜粘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处理。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0,5:77-79.
2 Guenter Farin,et la.氩等离子体凝固在内镜下的临床应用.中华消化内镜,2003,20:353.
3 吴云林.消化内科新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162.
4 李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癌性气道梗阻6例报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0,1(15):2617.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腔镜科
132022吉林省吉化集团总医院消化、内分泌科
518083广东省深圳市盐港医院内科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李宏伟)
氩等离子束凝固(APC)是1991年被德国Grund等首先引入内镜领域的。APC术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已经被消化界接受并应用。2002年1月我科引进一台APC300(氩气刀)并取代内镜激光、微波、高频电、热极(HP)治疗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在较多VG病例中我们选择典型VG200例进行了APC治疗并予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完成了9200余例次胃镜检查。笔者谨慎选择了200例典型VG(诊断标准参照新悉尼系统和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究讨论共识意见》 [1] )实施了严格地APC治疗。200例中,镜下表现规则、可明确病变的113例;病灶只有2处而疣状改变多处、但表现为隆起不甚规则的病例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除外Ⅱa早癌、假性淋巴瘤及重度非典型增生后的87例。男141例,女59例,男女之比为2.5∶1,年龄19~89岁,平均55岁,60%以上病例年龄>40岁。胃镜表现:隆起病灶直径0.3~1.5cm,边界清,色红,顶部糜烂、凹陷,呈痘疹或结节样。200例中每例疣状病灶数目均在2处或2处以上,多的达数十枚,病灶数目近900余处。其中168例为胃窦型,32例为弥漫型。200例临床上均有程度不同的上腹痛、泛酸、腹胀等症状。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器械:Pentax EG-2930电子胃镜;德国ERBE公司APC发生器300型装置。APC专用导管探头(内径1.5mm,外径2.0mm)。方法: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疣状病灶先近镜观察,后摄片留资料。首先,我们按APC装置操作要求,打开各项开关,酌情调节好氩气流量0.3~2.0L/min,功率40~60W,连接好氩等离子束凝固器导管,镜外测试正常后经内镜钳道插入导管,导管伸出内镜头端10mm,至病灶上方3~5mm处,直视下多次短时启动施以APC治疗。单次启动使用时间1~3s。使用时间系氩等离子流真正接触靶组织时间而非脚踏启动时间 [2]。间歇治疗10~20s,治疗深度2~3mm,直至隆起病灶基本除去,表面泛白、泛黄,甚至出现黝黑样变。治疗后病灶周围粘膜会暂时略肿胀。APC治疗的次数视病灶大小、质地自行决定,一般以内镜下所有病灶灼除为止。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影响视野和病人腹胀不适,及时抽吸腔内烟雾及气体。
2 结果
, 百拇医药 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87例VG中51例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36例为间质细胞浸润,均系良性病变。200例VG中,经APC治疗的次数大多为1~2次,个别的3次。200例病人行APC治疗后,疣状隆起均基本消失,几无出血,仅7例术中出现了轻微的粘膜下气肿,未出现穿孔和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先后通过各种方式随访了168例,仅有约14~15例术后出现过较轻的腹痛、腹部不适、胃肠胀气。102例复诊时消化道症状消失,其中89例复查,治疗前的隆起性病变均已清除,粘膜基本平整,个别处留有浅瘢痕且几无复发,效果十分满意。其他病例尚在随访中。
3 讨论
VG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特点是再发性或持续性胃多发性糜烂,国内报道检出率为1.22%~3.3% [3]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学说探讨阶段,治疗方法也不统一。临床及内镜观察:内科药物治疗(如抗Hp、抗溃疡、应用激素),症状改善多不明显;疣状病灶多长久不退、多年存在,有人称之为持续型。有关研究显示VG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有癌变的倾向 [3] 。基于此,以前我们多采用激光、高频电、微波、HP等在内镜下对其治疗,它们均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达到治疗作用。不足处或是安全性差、或是反复多次、或是不宜使用等等使之受到一定限制。近两年我们应用APC治疗VG,APC的治疗原理:氩气离子化后传导由钨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至靶组织,产生凝固效应。在应用各种方法镜下治疗VG的多年来,笔者感到:(1)一般VG病灶切除后复发率高,而复发率的高低取决于在治疗时是否彻底,故为防止复发,势必要切得深些,应用APC以外的其他设备一般治疗深度难以把握,有增加穿孔的危险或需反复多次。而对稍大、稍高的病变用APC治疗时只要调高功率和增加作用时间即可达到很满意的治疗效果,必要时治疗可增加1~2次,因APC术一次治疗的表面热凝深度因焦痂的绝缘特性使深度保持在2~3mm且恒定,所以一次治疗穿孔的危险性就极小,其适应证宽。(2)在非接触性治疗VG中,氩等离子流指向性也好,但与激光直线传播方式不同,氩等离子流是散发的,可产生轴向及侧向电流传导 [2] 而自动搜寻治疗组织,达到病灶两侧及背面,能量在靶组织中分布更均匀;APC术过程产生的烟雾也远比Nd:YAG激光少 [4] ;而激光能量高度集中且组织穿透力强,较易于穿孔。(3)与微波、高频电、HP治疗VG相比,APC凝固时间短且无碳化,作为非接触性治疗,其不存在接触性治疗 时探头与组织粘连现象,避免人为出血,可节省治疗时间;不损伤钳管道,伸出导管10mm以上,就可避免损伤内镜;APC治疗不引起触电,无电磁场、微波场,对操作者、病人没危险,对环境又无污染,病人的耐受性也很好。(4)应用APC治疗VG后为加强疗效、加快治愈,配合适当内科治疗效果更理想。(5)APC装置:主机性能稳定、耐用,无需预热,几无噪音;APC探头可重复使用多次;氩气来源广、价钱便宜。治疗操作简单,严格训练后易于掌握。(6)不利因素:机器价格偏高。笔者认为,APC治疗VG疗效非常之肯定,APC术今后当成为内镜治疗VG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对重度非典型增生病例我们认为多不宜采用APC而按早癌行内镜粘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处理。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0,5:77-79.
2 Guenter Farin,et la.氩等离子体凝固在内镜下的临床应用.中华消化内镜,2003,20:353.
3 吴云林.消化内科新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162.
4 李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癌性气道梗阻6例报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0,1(15):2617.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腔镜科
132022吉林省吉化集团总医院消化、内分泌科
518083广东省深圳市盐港医院内科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