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0期
编号:10392521
经内镜弓形刀提拉式乳头剖开术31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0-2931-02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已近30年,在国内外已被公认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技术,但当ERCP导管插管失败,不能插入胆总管内,就会使内镜治疗失败,然后就会选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剖开术,目前国内大多数医生选用针式剖开术,现将我院近3年来应用弓形刀提拉式乳头剖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45~82岁,平均63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和MRCP确定诊断,31例结石中7例胆总管多发结石,3例合并左、右肝管结石,6例胆总管结石直径超过15mm,31例剖开术中占同期EST病人206例的15%。

    1.2 切开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准备,均与治疗性ERCP相同,病人均为多次多种方法,选择性插管失败或反复进入胰管。切开刀均采用cotton插管切开刀(wilsonCook)双腔、6Fr外经、刀丝长度15mm,刀端鼻子长度2mm,对准乳头开口,刀端插入乳头,刀丝与乳头仅有少部分接触,沿胆总管轴向,使用混合切开电流,采用提刀法切开,切开乳头1/3 ~1/2,适当切开即可显露胆管开口,可见有黄色点或胆汁渗出,如无黄色点,可将导管插至可疑为胆管开口处试插管,插管成功后经导丝再次将弓式切开刀插入切开。
, 百拇医药
    2 结果

    31例弓形刀提拉式乳头剖开术,均取石成功,乳头切开长度约0.5~1.5cm,乳头位于憩室旁3例,位于憩室腔内1例,均顺利切开,所有病人均采用气囊、网篮取石,其中有一例胆总管结石最多达6枚,3例内镜下碎石,1例结石直径3cm×1.5cm,当时未取出,2个月后自然排出,1例胆总管下端未增宽病人合并水肿性胰腺炎1例,1周内治愈。

    3 讨论

    EST内镜技术在临床应用已近30周年,其应用范围和适应证正在扩大,但选择性胆管插管和术后并发症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约10%的病人因不能选择性胆管插管而治疗失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乳头狭窄、结石嵌顿、解剖变异而致插管不能进入胆总管,有时反复进入胰管,约60%~70%病人胆胰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长约1~5mm,但其它类型胆胰管分别开口的也较多、同时胆总管的轴向与胆胰管共同通道尚具有一定的角度,所以有时胆管插管有一定困难,胰管与共同通道无明显角度,所以插管易于进入胰管。目前胆管插管失败的病人多选择乳头剖开术,大多数内镜医生愿意选择针形刀乳头剖开术,而选择弓形刀乳头剖开术的报道较少。针形刀乳头剖开术的并发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秦明放报道的并发症为4.05% [1] 。针形刀进行乳头剖开时,医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有时切开的胆管轴向和深度不易掌握,易于发生出血和穿孔,针刀垂直深插时易于损伤壶腹后壁。我们使用的短鼻子弓式切开刀其切开方向是向上和十二指肠腔腔内方向,其切开长度和深度易于控制,无明显并发症,其中反复进入胰管的病人乳头剖开后未出现胰腺炎并发症,这与国外Goff [2] 报道的结 果相同,因此我们认为弓式乳头剖开术更为安全,特别是切开深度容易控制,可与针式切开术互补,它是我们内镜医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剖开技术,它对于处理疑难病例将会得心应手。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秦明放,邹富胜,王震宇,等.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电针开窗术691例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95~96.

    2 Goff JS.Long-term experience with the transpancreatic sphincter prc-cut approach to biliary sphincterotomy.Gastrointest Endosc1999,50:652-655.

    作者单位:132001吉林省吉林市铁路中心医院

    (编辑海涛), 百拇医药(王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