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392213
消化道大出血致急性脑缺血与再灌注损伤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3-0197-0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7岁。2002年10月因胃区不适经北京301医院做胃镜及活检确诊为:胃底贲门癌,未行手术及化疗。2002年12月31日因明显消瘦乏力收入院。入院予营养支持治疗。住院第53天凌晨患者在半小时内先后呕吐咖啡色及鲜血共为3500ml,血压下降至20/0mmHg,神志模糊,诊断:上消化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经止血、输血、补液、升压等抢救后血压渐回升,神志转清。约20h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间歇性意识模糊,期间无呕血,血压维持在110~120/80~90mmHg,血色素96g/L。考虑为急性脑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予营养脑细胞、镇静等处理后约24h病人以上症状渐消失。

    2 讨论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即I/R损伤指在组织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引起的更为严重的损伤。除此病例所引起的脑组织的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外,还可导致心肌、肾脏等多种器官的再灌注损伤。I/R损伤发生的机制为器官急性缺血与再灌注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功能抑制、钙超载和无复流现象、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等因素作用而造成组织细胞结构破坏、生化代谢紊乱、电生理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不良后果程度不一。防治I/R损伤的病生基础为:(1)减轻缺血性损伤、控制再灌注条件,如尽早恢复血流,注意再灌时的低压、低流、低温;(2)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供给ATP、细胞色素C、核苷类物质、1,6-二磷酸果糖;(3)消除自由基:维生素C、维生素E、甘露醇;(4)减轻钙超载:异搏定、硝苯吡啶;(5)细胞膜保护剂:糖皮质激素、654-2;(6)诱导机体内源性抗损伤能力:牛磺酸。

    作者单位:833400新疆博州人民医院内三科

    (收稿日期:2003-11-23)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毛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