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392446
谈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03-0283-01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和我们的诊疗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它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治疗和护理效果起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因此,提高个人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刻不容缓的责任,根据我们9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几年来的工作体会总结一下。

    1 患儿因素

    1.1 胖瘦不同 肥胖患儿可采用摸凹法,即按解剖部位用食指触摸静脉,绷紧头皮,局部皮肤出现线形的凹沟,即为血管。穿刺时应掌握深浅度,以20~30度角进针,多能穿刺成功。头皮静脉不易穿刺时一般可选择内踝部位大隐静脉。

    1.2 解剖变异 有的患儿静脉走行与成人不同,主要表现在大隐静脉、手背静脉及肘正中静脉上,若按平常静脉走行给未显露且很胖的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约有1/10会不成功。因此,在按解剖静脉走行进针未见回血时,可将针头轻轻向左侧或右侧、深或浅进行试探性进针。
, 百拇医药
    1.3 脱水及微循环障碍 患儿由于休克、腹泻、呕吐等原因造成脱水、血管弹性差,此类患儿往往穿刺困难,可用温水浸泡、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或用揉搓轻拍,用大拇指轻按欲穿刺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3~5cm,待血管暴露后再选血管穿刺。

    1.4 水肿因素 因患儿皮下水肿,血管显示不清时,应行按摩推压局部,待血管显示后再穿刺,因此组织内的渗液未全消退,进针要比平时略深。

    1.5 滑动与脆性静脉 对于血管脆性较大或是由于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儿,应正确掌握穿刺方向与角度,缓慢进针避免失败。对于血管滑度较大的患儿,穿刺时以左手拇指压迫血管下端,看准方向快速刺入。

    2 护理因素

    2.1 操作技能 穿刺时权衡各种位置的利弊再定位,通常用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用左手拇指压住固定静脉,右手持针柄,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成20度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向心方向由浅而深缓慢地向前向下潜行刺入,这时握针柄的手指应很敏感,如见到“尖型”回血,表明刺入静脉壁,应停止纵向下探,将针头置水平方向略向前送,以免针头斜面一半漏在血管外,万一扎穿血管,应用指压法补救或将针头外撤后有回血后再前行少许,让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再见通畅回血,即补救穿刺成功,并避免渗漏。
, 百拇医药
    2.2 血管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较为丰富,宜选用颞浅、额、耳后枕静脉。手法宜选择直刺。因小儿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又便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温,但应防止误入动脉,对看不很清楚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然后穿刺。

    2.3 心理因素 静脉穿刺虽属技术操作,但也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为了避免家长的情绪干扰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影响隐匿静脉的探寻造成穿刺失败,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患儿家长回避或进行心理安慰,以取得家长的合作。同时,护理人员要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只有用镇静、果断、审慎的心态操作,才能发挥最佳水平。

    作者单位:257034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四病区

    (收稿日期:2003-11-26)

    (编辑张 展), 百拇医药(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