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岩证治考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0-2913-03
乳岩是一类乳房内生硬结,初期不痛不热,随着硬结渐渐变大,肿痛剧烈甚至溃烂出血、致人死亡的病症。主要是因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机淤滞,气血亏虚而成。治疗上内服汤药及外用药物相结合,以疏肝健脾为主,兼以消坚散结,温阳补血等。代表方有青皮散、十六味流气饮、益气养荣汤、定岩散等。若在初期积极治疗,尚有疗效,否则预后较差。乳岩,又称奶岩、石奶、乳石痈、翻花石榴等,是一类乳房内生硬结,初期不痛不热,随着硬结渐渐变大,肿痛剧烈甚至溃烂出血、致人死亡的病症。清·陈修园《女科要旨》:“若乳岩者,初起内结小核如棋子,不赤不痛,积久渐大崩溃,形如熟榴,内溃深洞,脓水淋漓,有岩之势,故名曰乳岩” [1] 。并且古代的医家已经认识到,乳岩不但为妇人所得,男子也可患病。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即云:“男女皆有此证” [2] 。
1 主要症状
, 百拇医药
乳岩初期,在乳房内可摸到硬结,有的如豆子大,有的如枣栗大,有的如棋子大,坚硬如石头,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如钉在骨,无红无热,不痛不痒。乳岩初起,内结小核,不赤不痛 [3] 。清代江笔花的《笔花医镜》中写到“乳岩初起,内结小核,不赤不痛。”半载一年,或者四、五年后,硬结渐渐长大,皮色发红,乃至紫绛,皮肤凹凸不平如岩穴。肿痛加剧,甚至痛引胸腋。可伴有恶寒发热,或烦渴呕吐,或五心烦热,或肢体倦瘦,或食少不寐,或月经不调等症状。后期肿块可变成紫黑色,出血,发出腥臭味,溃疡穿孔,甚至洞穿肺腑,最后病人可因气血耗尽或肿毒深入而死。清代医家吴谦的《外科心法要诀》中对乳岩石的中后期症状作了较形象的描述:“若年深日久,即潮热恶寒,始觉大痛,牵引胸腋,肿如覆碗坚硬,形如堆栗,高凸如岩,顶透紫色光亮,肉含血丝,先腐后溃,污水时津,有时涌冒臭血,腐烂深如岩壑,翻花突如泛莲,疼痛连心。” [4]
2 病因病机
丹溪云:“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 [5] 古代医家多认为,乳房的疾病与肝脾有关,尤其与肝关系密切。而肝性刚强,喜条达恶抑郁,郁怒之气最易伤肝。清·陈修园《医医偶录》:“肝气者,妇女之本病。妇女以血为主,血足则盈而木气盛,血亏则热而木气亢,木盛木亢,皆易生怒,故肝气唯妇女为易动焉。然怒气泄,则肝血必大伤,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怒者血之贼也。” [6] 妇女与丈夫翁姑相处不和,忧郁怒遏,日积月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机淤滞,气血亏虚,遂成隐核。除此之外,凡七情五志互相刺激交缠,导致肝气血亏损,气机不畅,终可交结成核。薛己云:“乳岩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 [7] 。
, http://www.100md.com
另有医家主张,乳岩是由于妇女哺乳时缺乏调摄,或者受刺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乳汁滞留于内,加上阳明经气血旺盛,与滞留的乳汁相胶结,形成硬结。或者是乳儿膈上有滞痰,口气热,妇女哺乳时若习惯让小儿含乳而睡,则乳房被小儿口中热气熏蒸,乳汁与热气交结也可成为硬核。另有人认为,乳母哺乳期间,多有进食补益之品,但是一味进补,肥甘厚腻之气易化湿化热,积聚成痰,痰与滞乳相搏,结为硬结。明·武之望《济阴纲目》:“此病多因厚味湿热之痰停蓄膈间,与滞乳相搏而成,又有滞乳因儿口气吹嘘而成,又有拗怒气激滞而生者” [8] 。
3 辨证施治
因乳岩的起病主要是由肝脾二经气机失调引起,所以主要也从肝脾论治。由于情志不畅,忧郁愤怒而引起的,首先应当调整心志,怡情悦性,消除烦恼,从根本上调理气机,平衡脏腑功能。初期乳房硬结小如棋子,皮色不变,无红无热,应当使用消坚散结,化痈消肿,体倦肢瘦,月经不调,多由气机不畅,肝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致,治宜疏肝解郁,健脾补血。乳房痛伴恶寒发热,宜发表散邪。红肿疼痛剧烈,宜清肝消毒。肿块久不作脓,或成脓不溃,宜温阳补血。不思饮食,或作呕吐,或食谷不化,宜补脾胃。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乳岩的辨证论治,明代医家薛己在其著作《女科撮要》作了较好的概括,其论述如下:“大凡乳症,若因恚怒,宜疏肝清热。痛寒热,宜发表散邪。肿痛甚,宜清肝消毒,并隔蒜灸。不作脓,或脓不溃,补气血为主。不收敛,或脓稀,补脾胃为主。脓出反痛,或发寒热,补气血为主。或晡热内热,补血为主。若饮食少思,或作呕吐,补胃为主。饮食难化,或作泄泻,补脾为主。劳碌肿痛,补气血为主。怒气肿痛,养肝血为主。儿口所吹,须吮通揉散” [9] 。
4 常用方药
4.1 内治方法
4.1.1 理气类 代表方:青皮散、清肝解郁汤。(1)青皮散(出自清代陈修园《医学从众录》):青皮、甘草。上为末,用人参煎汤,入生姜汁调,细细呷之,一日夜五六次,至消乃已,年少妇人只用白汤调下。治乳初起如鳖棋子,不痛不痒,须趁早服之,免致年久溃烂 [10] 。(2)清肝解郁汤(出自清代吴谦《外科心法要诀》):当归、生地、白芍(酒炒)、川芎、陈皮、半夏(制,各八分)、贝母(去心,研)、茯神、青皮、远志(去心)、桔梗、苏叶(各六分)、栀子(生,研)、木通、甘草(生,各四分)、香附(醋炒,一钱),水二盅,姜一片,煎八分,食远服。治乳房结核坚硬,小者如梅,大者如李,按之不移,推之不动,时时隐痛,皮色如常。
, 百拇医药
4.1.2 补气益血类 代表方:十六味流气饮,益气养荣汤,千金内托散。(1)十六味流气饮(出自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当归、川芎、白芍、黄芪、人参、官桂、厚朴、桔梗、枳壳、乌药、木通、槟榔、白芷、防风、紫苏、甘草。上锉1剂,水煎,食远临卧频服,外用五灰膏去其蠹肉,生新肉,渐渐收敛 [8] 。(2)益气养汤(出自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人参、白术(炒,各二钱)、茯苓、陈皮、贝母、香附子、当归(酒拌)、川芎、黄芪(盐水拌炒)、熟地黄(酒拌)、芍药(炒)、桔梗、甘草(炒,各一钱)。上锉1剂,加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治抑郁及劳伤血气,颈项两乳或四肢肿硬,或软而不赤不痛,日晡微热,或溃而不敛,并皆治之 [8] 。(3)千金内托散(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人参、生黄芪、防风、厚朴、当归、官白芷、川芎、桔梗、白芍、甘草。上酒水各半煎服。阴疽酌 用。治痈毒内虚,毒不起化或腐溃不能收敛及恶寒发热 [12] 。
4.1.3 消痈排脓类 代表方:神效栝蒌散、定岩散。(1)神效栝蒌散(出自明代张景岳《妇人规》):栝蒌(一个烂研)、当归(酒洗)、生甘草(各半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上用酒煎服,良久再服,如不能饮,以酒水各半煎之,如数剂不效,宜以补气血之药兼服之。若肝经血虚,结核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术、茯苓。若肝脾气血虚弱,佐以四君、芎、归、柴胡、升麻。若忧郁伤脾,气血亏损,佐以归脾汤 [13] 。(2)定岩散(出自清代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鼠粪三钱(两头尖),土楝实三钱(经霜有核者佳,不用川楝),露蜂房三钱。上煅存性,各取净末三钱,和匀,每服三钱,酒下,间两日一服。乳岩溃烂经年,仅存内膜者,服之痛止脓干,收敛合口。此方传自江西,允称神异 [14] 。
, 百拇医药
4.1.4 温阳类 代表方:阳和汤(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熟地黄(一两),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姜炭(五分),麻黄(五分)。上酒水各半煎去渣,入鹿角胶溶化和服 [12] 。
4.2 外治方法
4.2.1 紫元丹(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 当归、独活、红花、羌活、秦艽、穿山甲(焙)、川断、僵蚕(生)、牛膝、延胡索、川郁金、香附、苍术、杜仲、川乌(姜汁制)、草乌(姜汁制)、麻黄(去根、节,炒)、制乳香、制没药、全蝎(各一两)、骨碎补(四两,去毛,炒)、蜈蚣(十条,炙)、蟾酥(五钱,酒化拌药)共为细末,番木鳖(一斤半)、麻黄、绿豆煎水浸透,去皮心入麻油内煎老黄色取起,拌土炒筛,去油另为末。上将制过木鳖末同前药末各半对和,水法跌为丸。每服八分,身弱者五分、六分,临卧热陈酒送下,出汗避风。如冒风发麻,姜汤、热酒可解。服法每间一两日再服。凡红肿痈毒及孕妇忌此。凡初起皮色不异或微痛或不痛坚硬漫肿俱可用此消之 [12] 。
, http://www.100md.com
4.2.2 小金丹(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书》)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番木鳖(另有制法)、地龙(各一两五钱末)、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归身(各七钱五分末)、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即陈年锭子墨,略烧存性研细)。治一切阴疽、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等证 [12] 。
4.2.3 香附饼(清代程国彭《外科十法》) 香附(细末一两)、麝香(二分)。上二味研匀,以蒲公英二两,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敷乳岩,即时消散。一切痈肿皆可敷 [15] 。
4.2.4 冰螺捻(清代吴谦《外科心法要诀》) 硇砂(二分)、大田螺(去壳,线穿晒干,五枚)、冰片(一分)、白砒(即人言。面裹煨熟,去面用砒,一钱二分)。将螺肉切片,同白砒研末,再加硇片同碾细,以稠米糊,搓成捻子,瓷罐密收。用时将捻插入针孔,外用纸糊封,贴核上勿动,十日后四边裂缝,其核自落 [4] 。
, 百拇医药
4.2.5 碧玉膏(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 萆麻仁(去皮、尖,捣烂)、杏仁(去皮,捣烂,各四十九粒)、铜绿(二两七钱,用水一碗,将铜绿研细,投入水中,搅匀)、片松香(五斤,研细,节过听用)。用真麻油十二两,入锅内熬滚,次下萆麻、杏仁,熬至滴水成珠为度,夏布滤去渣,将油复入净锅内,用文武火熬液,徐徐投下松香末,用桃槐枝不住手搅匀,倾入磁盆内,候膏将凝,然后加水浸之,用手揉扯以去火毒,另用瓷罐或铜杓盛贮数月后,用热汤炖化,摊贴。此膏活血止痛,拔毒消肿,敛毒透脓,去腐生新 [16] 。
通过对乳岩相关古代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乳岩是一种男女皆可患的疾病。初期乳内肿物较小,且不痛不痒易为人们所忽视。病情发展总体较慢,半年或几年内肿物渐渐增大,疼痛加剧,甚者溃烂穿孔,洞穿肺腑,从而危及生命。若能在早期发现,通过辨证论治,内治法与外敷相结合,则尚可防止病情恶化。因而,乳岩的早发现、早治疗对病情的预后起决定性的作用。由此,提醒人们应在平时注重自我检查,不要忽视乳房任何微小的异常变化。另外,乳岩的成因与个人的情绪有相当关系,尤其郁怒伤肝导致肝气不疏最易诱发。故平时应保持情绪舒畅,恬心寡欲,维持身心健康。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清·陈修园.卷四·外科?乳痈乳岩(附)乳缩乳卸.女科要旨.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 清·王洪绪.卷一·阴症门·乳岩.外科全生集.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3 清·江笔花.卷四·女科证治·产后诸证.笔花医镜,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4 清·吴谦.卷六·胸乳部·乳岩.外科心法要诀.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5 元·朱震亨.卷五·痈疽八十五.丹溪心法.医经养生大全.中华 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6 清·陈修园.卷一·肝气.医医偶录.新增书目.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 百拇医药
7 明·薛己.卷二·论乳痈乳岩结核(八).外科枢要.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8 明·武之望.卷之十四·乳病门·乳岩.济阴纲目.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9 明·薛己.卷上·乳痈乳岩.女科撮要.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0 清·陈修园.卷八·妇人杂病方.医学从众录.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1 清·吴谦.卷六·胸乳部·乳中结核.外科心法要诀.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2 清·许克昌.卷五·通用方(计七十七方).外科证治全书.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 百拇医药
13 明·张景岳.下卷.乳病类·乳痈、乳岩.妇人规.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4 清·王子接.下卷·女科·定岩散.绛雪园古方选注.本草方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5 清·程国彭.外科症治方药·乳痈·香附饼.外科十法.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6 清·顾世澄.卷二十·胸膺脐腹部·乳岩门主论.疡医大全.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99七年制
510120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编辑李年令), 百拇医药(林晓明)
乳岩是一类乳房内生硬结,初期不痛不热,随着硬结渐渐变大,肿痛剧烈甚至溃烂出血、致人死亡的病症。主要是因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机淤滞,气血亏虚而成。治疗上内服汤药及外用药物相结合,以疏肝健脾为主,兼以消坚散结,温阳补血等。代表方有青皮散、十六味流气饮、益气养荣汤、定岩散等。若在初期积极治疗,尚有疗效,否则预后较差。乳岩,又称奶岩、石奶、乳石痈、翻花石榴等,是一类乳房内生硬结,初期不痛不热,随着硬结渐渐变大,肿痛剧烈甚至溃烂出血、致人死亡的病症。清·陈修园《女科要旨》:“若乳岩者,初起内结小核如棋子,不赤不痛,积久渐大崩溃,形如熟榴,内溃深洞,脓水淋漓,有岩之势,故名曰乳岩” [1] 。并且古代的医家已经认识到,乳岩不但为妇人所得,男子也可患病。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即云:“男女皆有此证” [2] 。
1 主要症状
, 百拇医药
乳岩初期,在乳房内可摸到硬结,有的如豆子大,有的如枣栗大,有的如棋子大,坚硬如石头,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如钉在骨,无红无热,不痛不痒。乳岩初起,内结小核,不赤不痛 [3] 。清代江笔花的《笔花医镜》中写到“乳岩初起,内结小核,不赤不痛。”半载一年,或者四、五年后,硬结渐渐长大,皮色发红,乃至紫绛,皮肤凹凸不平如岩穴。肿痛加剧,甚至痛引胸腋。可伴有恶寒发热,或烦渴呕吐,或五心烦热,或肢体倦瘦,或食少不寐,或月经不调等症状。后期肿块可变成紫黑色,出血,发出腥臭味,溃疡穿孔,甚至洞穿肺腑,最后病人可因气血耗尽或肿毒深入而死。清代医家吴谦的《外科心法要诀》中对乳岩石的中后期症状作了较形象的描述:“若年深日久,即潮热恶寒,始觉大痛,牵引胸腋,肿如覆碗坚硬,形如堆栗,高凸如岩,顶透紫色光亮,肉含血丝,先腐后溃,污水时津,有时涌冒臭血,腐烂深如岩壑,翻花突如泛莲,疼痛连心。” [4]
2 病因病机
丹溪云:“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 [5] 古代医家多认为,乳房的疾病与肝脾有关,尤其与肝关系密切。而肝性刚强,喜条达恶抑郁,郁怒之气最易伤肝。清·陈修园《医医偶录》:“肝气者,妇女之本病。妇女以血为主,血足则盈而木气盛,血亏则热而木气亢,木盛木亢,皆易生怒,故肝气唯妇女为易动焉。然怒气泄,则肝血必大伤,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怒者血之贼也。” [6] 妇女与丈夫翁姑相处不和,忧郁怒遏,日积月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机淤滞,气血亏虚,遂成隐核。除此之外,凡七情五志互相刺激交缠,导致肝气血亏损,气机不畅,终可交结成核。薛己云:“乳岩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 [7] 。
, http://www.100md.com
另有医家主张,乳岩是由于妇女哺乳时缺乏调摄,或者受刺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乳汁滞留于内,加上阳明经气血旺盛,与滞留的乳汁相胶结,形成硬结。或者是乳儿膈上有滞痰,口气热,妇女哺乳时若习惯让小儿含乳而睡,则乳房被小儿口中热气熏蒸,乳汁与热气交结也可成为硬核。另有人认为,乳母哺乳期间,多有进食补益之品,但是一味进补,肥甘厚腻之气易化湿化热,积聚成痰,痰与滞乳相搏,结为硬结。明·武之望《济阴纲目》:“此病多因厚味湿热之痰停蓄膈间,与滞乳相搏而成,又有滞乳因儿口气吹嘘而成,又有拗怒气激滞而生者” [8] 。
3 辨证施治
因乳岩的起病主要是由肝脾二经气机失调引起,所以主要也从肝脾论治。由于情志不畅,忧郁愤怒而引起的,首先应当调整心志,怡情悦性,消除烦恼,从根本上调理气机,平衡脏腑功能。初期乳房硬结小如棋子,皮色不变,无红无热,应当使用消坚散结,化痈消肿,体倦肢瘦,月经不调,多由气机不畅,肝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致,治宜疏肝解郁,健脾补血。乳房痛伴恶寒发热,宜发表散邪。红肿疼痛剧烈,宜清肝消毒。肿块久不作脓,或成脓不溃,宜温阳补血。不思饮食,或作呕吐,或食谷不化,宜补脾胃。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乳岩的辨证论治,明代医家薛己在其著作《女科撮要》作了较好的概括,其论述如下:“大凡乳症,若因恚怒,宜疏肝清热。痛寒热,宜发表散邪。肿痛甚,宜清肝消毒,并隔蒜灸。不作脓,或脓不溃,补气血为主。不收敛,或脓稀,补脾胃为主。脓出反痛,或发寒热,补气血为主。或晡热内热,补血为主。若饮食少思,或作呕吐,补胃为主。饮食难化,或作泄泻,补脾为主。劳碌肿痛,补气血为主。怒气肿痛,养肝血为主。儿口所吹,须吮通揉散” [9] 。
4 常用方药
4.1 内治方法
4.1.1 理气类 代表方:青皮散、清肝解郁汤。(1)青皮散(出自清代陈修园《医学从众录》):青皮、甘草。上为末,用人参煎汤,入生姜汁调,细细呷之,一日夜五六次,至消乃已,年少妇人只用白汤调下。治乳初起如鳖棋子,不痛不痒,须趁早服之,免致年久溃烂 [10] 。(2)清肝解郁汤(出自清代吴谦《外科心法要诀》):当归、生地、白芍(酒炒)、川芎、陈皮、半夏(制,各八分)、贝母(去心,研)、茯神、青皮、远志(去心)、桔梗、苏叶(各六分)、栀子(生,研)、木通、甘草(生,各四分)、香附(醋炒,一钱),水二盅,姜一片,煎八分,食远服。治乳房结核坚硬,小者如梅,大者如李,按之不移,推之不动,时时隐痛,皮色如常。
, 百拇医药
4.1.2 补气益血类 代表方:十六味流气饮,益气养荣汤,千金内托散。(1)十六味流气饮(出自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当归、川芎、白芍、黄芪、人参、官桂、厚朴、桔梗、枳壳、乌药、木通、槟榔、白芷、防风、紫苏、甘草。上锉1剂,水煎,食远临卧频服,外用五灰膏去其蠹肉,生新肉,渐渐收敛 [8] 。(2)益气养汤(出自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人参、白术(炒,各二钱)、茯苓、陈皮、贝母、香附子、当归(酒拌)、川芎、黄芪(盐水拌炒)、熟地黄(酒拌)、芍药(炒)、桔梗、甘草(炒,各一钱)。上锉1剂,加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治抑郁及劳伤血气,颈项两乳或四肢肿硬,或软而不赤不痛,日晡微热,或溃而不敛,并皆治之 [8] 。(3)千金内托散(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人参、生黄芪、防风、厚朴、当归、官白芷、川芎、桔梗、白芍、甘草。上酒水各半煎服。阴疽酌 用。治痈毒内虚,毒不起化或腐溃不能收敛及恶寒发热 [12] 。
4.1.3 消痈排脓类 代表方:神效栝蒌散、定岩散。(1)神效栝蒌散(出自明代张景岳《妇人规》):栝蒌(一个烂研)、当归(酒洗)、生甘草(各半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上用酒煎服,良久再服,如不能饮,以酒水各半煎之,如数剂不效,宜以补气血之药兼服之。若肝经血虚,结核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术、茯苓。若肝脾气血虚弱,佐以四君、芎、归、柴胡、升麻。若忧郁伤脾,气血亏损,佐以归脾汤 [13] 。(2)定岩散(出自清代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鼠粪三钱(两头尖),土楝实三钱(经霜有核者佳,不用川楝),露蜂房三钱。上煅存性,各取净末三钱,和匀,每服三钱,酒下,间两日一服。乳岩溃烂经年,仅存内膜者,服之痛止脓干,收敛合口。此方传自江西,允称神异 [14] 。
, 百拇医药
4.1.4 温阳类 代表方:阳和汤(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熟地黄(一两),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姜炭(五分),麻黄(五分)。上酒水各半煎去渣,入鹿角胶溶化和服 [12] 。
4.2 外治方法
4.2.1 紫元丹(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 当归、独活、红花、羌活、秦艽、穿山甲(焙)、川断、僵蚕(生)、牛膝、延胡索、川郁金、香附、苍术、杜仲、川乌(姜汁制)、草乌(姜汁制)、麻黄(去根、节,炒)、制乳香、制没药、全蝎(各一两)、骨碎补(四两,去毛,炒)、蜈蚣(十条,炙)、蟾酥(五钱,酒化拌药)共为细末,番木鳖(一斤半)、麻黄、绿豆煎水浸透,去皮心入麻油内煎老黄色取起,拌土炒筛,去油另为末。上将制过木鳖末同前药末各半对和,水法跌为丸。每服八分,身弱者五分、六分,临卧热陈酒送下,出汗避风。如冒风发麻,姜汤、热酒可解。服法每间一两日再服。凡红肿痈毒及孕妇忌此。凡初起皮色不异或微痛或不痛坚硬漫肿俱可用此消之 [12] 。
, http://www.100md.com
4.2.2 小金丹(出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书》)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番木鳖(另有制法)、地龙(各一两五钱末)、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归身(各七钱五分末)、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即陈年锭子墨,略烧存性研细)。治一切阴疽、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等证 [12] 。
4.2.3 香附饼(清代程国彭《外科十法》) 香附(细末一两)、麝香(二分)。上二味研匀,以蒲公英二两,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敷乳岩,即时消散。一切痈肿皆可敷 [15] 。
4.2.4 冰螺捻(清代吴谦《外科心法要诀》) 硇砂(二分)、大田螺(去壳,线穿晒干,五枚)、冰片(一分)、白砒(即人言。面裹煨熟,去面用砒,一钱二分)。将螺肉切片,同白砒研末,再加硇片同碾细,以稠米糊,搓成捻子,瓷罐密收。用时将捻插入针孔,外用纸糊封,贴核上勿动,十日后四边裂缝,其核自落 [4] 。
, 百拇医药
4.2.5 碧玉膏(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 萆麻仁(去皮、尖,捣烂)、杏仁(去皮,捣烂,各四十九粒)、铜绿(二两七钱,用水一碗,将铜绿研细,投入水中,搅匀)、片松香(五斤,研细,节过听用)。用真麻油十二两,入锅内熬滚,次下萆麻、杏仁,熬至滴水成珠为度,夏布滤去渣,将油复入净锅内,用文武火熬液,徐徐投下松香末,用桃槐枝不住手搅匀,倾入磁盆内,候膏将凝,然后加水浸之,用手揉扯以去火毒,另用瓷罐或铜杓盛贮数月后,用热汤炖化,摊贴。此膏活血止痛,拔毒消肿,敛毒透脓,去腐生新 [16] 。
通过对乳岩相关古代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乳岩是一种男女皆可患的疾病。初期乳内肿物较小,且不痛不痒易为人们所忽视。病情发展总体较慢,半年或几年内肿物渐渐增大,疼痛加剧,甚者溃烂穿孔,洞穿肺腑,从而危及生命。若能在早期发现,通过辨证论治,内治法与外敷相结合,则尚可防止病情恶化。因而,乳岩的早发现、早治疗对病情的预后起决定性的作用。由此,提醒人们应在平时注重自我检查,不要忽视乳房任何微小的异常变化。另外,乳岩的成因与个人的情绪有相当关系,尤其郁怒伤肝导致肝气不疏最易诱发。故平时应保持情绪舒畅,恬心寡欲,维持身心健康。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清·陈修园.卷四·外科?乳痈乳岩(附)乳缩乳卸.女科要旨.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 清·王洪绪.卷一·阴症门·乳岩.外科全生集.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3 清·江笔花.卷四·女科证治·产后诸证.笔花医镜,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4 清·吴谦.卷六·胸乳部·乳岩.外科心法要诀.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5 元·朱震亨.卷五·痈疽八十五.丹溪心法.医经养生大全.中华 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6 清·陈修园.卷一·肝气.医医偶录.新增书目.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 百拇医药
7 明·薛己.卷二·论乳痈乳岩结核(八).外科枢要.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8 明·武之望.卷之十四·乳病门·乳岩.济阴纲目.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9 明·薛己.卷上·乳痈乳岩.女科撮要.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0 清·陈修园.卷八·妇人杂病方.医学从众录.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1 清·吴谦.卷六·胸乳部·乳中结核.外科心法要诀.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2 清·许克昌.卷五·通用方(计七十七方).外科证治全书.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 百拇医药
13 明·张景岳.下卷.乳病类·乳痈、乳岩.妇人规.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4 清·王子接.下卷·女科·定岩散.绛雪园古方选注.本草方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5 清·程国彭.外科症治方药·乳痈·香附饼.外科十法.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6 清·顾世澄.卷二十·胸膺脐腹部·乳岩门主论.疡医大全.临床医术大全.中华医典(第三版).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99七年制
510120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编辑李年令), 百拇医药(林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