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附45例报告)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24-2283-01
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本文分析了1996年1月~2001年1月我院45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各类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0~76岁,平均46.2岁。腹部手术36例,下肢手术5例,腰部手术4例。所有病人于术后5~7d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液,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1.2 治疗 根据切口渗液情况采用: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者,拆除部分缝线,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次,直至切口愈合。切口有大量渗出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裂开者,拆除全部缝线,以盐水纱布湿敷,每天1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Ⅱ期缝合。所有的病人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http://www.100md.com
1.3 结果 所有病人切口均于术后10~21天愈合,切口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
2 讨论
2.1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表现 具有以下表现 [1] :(1)多发生在术后5~7d,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或触摸切口皮下有一种柔软分离感。(2)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3)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2.2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可能与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割皮下组织以及与体型肥胖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 百拇医药
2.3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笔者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1)慎用电刀。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2)缝合皮下脂肪层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脱落、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3)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24~48h后拔除。
2.4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 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撑开切口少许,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充分敞开切口,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引流,待见新鲜肉芽组织后行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苏保明,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疗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作者单位:222241江苏省灌云县板浦医院
(编辑张 展), 百拇医药(董淑华)
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本文分析了1996年1月~2001年1月我院45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各类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0~76岁,平均46.2岁。腹部手术36例,下肢手术5例,腰部手术4例。所有病人于术后5~7d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液,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1.2 治疗 根据切口渗液情况采用: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者,拆除部分缝线,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次,直至切口愈合。切口有大量渗出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裂开者,拆除全部缝线,以盐水纱布湿敷,每天1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Ⅱ期缝合。所有的病人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http://www.100md.com
1.3 结果 所有病人切口均于术后10~21天愈合,切口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
2 讨论
2.1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表现 具有以下表现 [1] :(1)多发生在术后5~7d,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或触摸切口皮下有一种柔软分离感。(2)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3)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2.2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可能与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割皮下组织以及与体型肥胖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 百拇医药
2.3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笔者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1)慎用电刀。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2)缝合皮下脂肪层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脱落、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3)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24~48h后拔除。
2.4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 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撑开切口少许,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充分敞开切口,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引流,待见新鲜肉芽组织后行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苏保明,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疗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作者单位:222241江苏省灌云县板浦医院
(编辑张 展), 百拇医药(董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