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血栓通治疗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临床积分,头颅CT变化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0%。TCD提示峰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左右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峰值分别为(74.10±6.14)cm/s和(73.16±6.12)cm/s。以上各参数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注射液。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醒脑静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8-0698-0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而治疗成功率却较低。2000年3月~10月笔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33例并与血栓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66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醒脑静治疗组(治疗组)33例中男29例(占87.88%),女4例(占12.12%),年龄35~80岁,平均66.8岁,病程1~14日,平均8.26日;病情划分参照文献 [1] 的方法:轻度8例占24.2%,中度15例占45.2%,重度8例占24.2%。血栓通(对照组)33例中男30例(占90.9%),女3例(占9.1%);年龄37~83岁,平均(67.8岁)病程1~14日,平均8.3日;病情:轻度14例(占42.2%),中度12例(占36.6%),重度7例(占21.2%)。2组临床资料相似,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文献计分法统计治疗前后临床积分,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定方法 [1] 。
1.2.1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参数及图谱分析 采用丹麦维迪公司生产的TC2020型仪,使用2MHz探头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检测参数为血流峰值(Peak),血流均值(Mean),脉动指数(PI),并分析BA图谱。
, 百拇医药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醒脑静注射液(无锡健宏药业总公司生产)2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用药期间停止其它改善脑循环药物;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及其他注意事项同治疗组。
1.3 疗程评定标准 根据文献 [1] 的疗效评定标准,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为18分。基本痊愈:积分增至>24分;显效:积分增至>10分;有效:积分增至>4分;无效:积分增至<4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 百拇医药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积分均值的均差值分别为(9.78±1.61)分与(3.69±0.48)分。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积分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亦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临床积分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积分比较 (略 )
2.2 对TCD参数及图谱的影响 治疗后治疗组各血管Peak、Mean及PI均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只有一定程度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2组治疗前后BA图谱分析后发现,治疗组S1与S2相对位置复常及频窗复常均明显变化(P均<0.05),且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
2.3 CT变化观察 治疗前后头颅CT比较,低密度区域有所减少,脑水肿有所减轻。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极大损害患者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能力,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溶栓和脑保护治疗的发展,开始认识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可以早期干预的急症。缺血半暗带是一个围绕缺血核心的区域,根据局部脑血流将缺血半暗带定义为脑血流界于严重的缺血坏死区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一个区域 [2] 。细胞凋亡也是造成缺血后梗塞和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即使短暂的缺血也能够引发脑组织发生凋亡,凋亡反应在缺血后24h才开始出现,3~7天时最明显。因为有缺血瀑布和半暗带损伤机制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神经保护药物减少细胞凋亡,就成为合理的选择 [3] 。醒脑静是我国著名 的中药安宫牛黄丸的精制静脉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等功效。临床上,有人应用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4,5]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有关。北大人民医院王少杰等大鼠脑卒中病理观察及醒脑静治疗后病理结果显示:神经空泡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皮吞饮空泡的形成说明脑卒中存活,大鼠已渡过水肿期,吞饮空泡的增多是缺血性脑水肿较轻的表现 [6] 。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因素、高层次的复杂病理过程,发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和神经免疫调节机制已逐步引起关注,魏江磊等研究发现醒脑静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ET-1,NO,神经系统内24h IgG合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显示醒脑静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积分。TCD也显示各血管Peak、Mean及PI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方中黄连所含的小檗碱对游离肠系膜动脉有剂量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 [6] 。通过NO途径改善卒中患者的内皮功能。黄芩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壁感受器1而降压,其有效成分可抑制由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抗血栓形成,通过抑制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活性,促cAMP的合成,并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分解减少 [6] ,其结果是抑制ET-1合成 [7] 。黄连、黄芩相配,从不同途径调节ET-1/NO平衡,麝香、冰片增强中枢对缺氧的耐受力,栀子有效成分熊果酸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并能加强延脑交感中枢紧张度,有明显中枢降压效应。在临床表现及TCD上显示与血栓通注射液比较,其疗效有明显优势。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郑结周,王新志,李连章,等.中风急症,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348-355.
2 Ginsberg MD.Injury mechanisms in the ischemic penumbra-approachˉes to neuroprotec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Cerebrovasc Dis,1997,7(Supp)12:7-12.
3 袁锦楣,李海峰.中华内科杂志,1999,10:64.
4 全为群,梅柏松.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1):11.
5 沈红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1997,4(9):421.
6 李仪奎,姜各瑛.中医药理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52-56.
7 杨晓红,王风飞,陶桂华,等.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与意义.临床心血管杂志,1998,14(2):115-116.
(收稿日期:2003-03-03) (编辑 使臻), 百拇医药(宋镇)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醒脑静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8-0698-0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而治疗成功率却较低。2000年3月~10月笔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33例并与血栓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66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醒脑静治疗组(治疗组)33例中男29例(占87.88%),女4例(占12.12%),年龄35~80岁,平均66.8岁,病程1~14日,平均8.26日;病情划分参照文献 [1] 的方法:轻度8例占24.2%,中度15例占45.2%,重度8例占24.2%。血栓通(对照组)33例中男30例(占90.9%),女3例(占9.1%);年龄37~83岁,平均(67.8岁)病程1~14日,平均8.3日;病情:轻度14例(占42.2%),中度12例(占36.6%),重度7例(占21.2%)。2组临床资料相似,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文献计分法统计治疗前后临床积分,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定方法 [1] 。
1.2.1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参数及图谱分析 采用丹麦维迪公司生产的TC2020型仪,使用2MHz探头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检测参数为血流峰值(Peak),血流均值(Mean),脉动指数(PI),并分析BA图谱。
, 百拇医药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醒脑静注射液(无锡健宏药业总公司生产)2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用药期间停止其它改善脑循环药物;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及其他注意事项同治疗组。
1.3 疗程评定标准 根据文献 [1] 的疗效评定标准,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为18分。基本痊愈:积分增至>24分;显效:积分增至>10分;有效:积分增至>4分;无效:积分增至<4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 百拇医药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积分均值的均差值分别为(9.78±1.61)分与(3.69±0.48)分。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积分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亦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临床积分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积分比较 (略 )
2.2 对TCD参数及图谱的影响 治疗后治疗组各血管Peak、Mean及PI均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只有一定程度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2组治疗前后BA图谱分析后发现,治疗组S1与S2相对位置复常及频窗复常均明显变化(P均<0.05),且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
2.3 CT变化观察 治疗前后头颅CT比较,低密度区域有所减少,脑水肿有所减轻。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极大损害患者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能力,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溶栓和脑保护治疗的发展,开始认识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可以早期干预的急症。缺血半暗带是一个围绕缺血核心的区域,根据局部脑血流将缺血半暗带定义为脑血流界于严重的缺血坏死区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一个区域 [2] 。细胞凋亡也是造成缺血后梗塞和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即使短暂的缺血也能够引发脑组织发生凋亡,凋亡反应在缺血后24h才开始出现,3~7天时最明显。因为有缺血瀑布和半暗带损伤机制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神经保护药物减少细胞凋亡,就成为合理的选择 [3] 。醒脑静是我国著名 的中药安宫牛黄丸的精制静脉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等功效。临床上,有人应用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4,5]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有关。北大人民医院王少杰等大鼠脑卒中病理观察及醒脑静治疗后病理结果显示:神经空泡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皮吞饮空泡的形成说明脑卒中存活,大鼠已渡过水肿期,吞饮空泡的增多是缺血性脑水肿较轻的表现 [6] 。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因素、高层次的复杂病理过程,发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和神经免疫调节机制已逐步引起关注,魏江磊等研究发现醒脑静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ET-1,NO,神经系统内24h IgG合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显示醒脑静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积分。TCD也显示各血管Peak、Mean及PI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方中黄连所含的小檗碱对游离肠系膜动脉有剂量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 [6] 。通过NO途径改善卒中患者的内皮功能。黄芩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壁感受器1而降压,其有效成分可抑制由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抗血栓形成,通过抑制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活性,促cAMP的合成,并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分解减少 [6] ,其结果是抑制ET-1合成 [7] 。黄连、黄芩相配,从不同途径调节ET-1/NO平衡,麝香、冰片增强中枢对缺氧的耐受力,栀子有效成分熊果酸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并能加强延脑交感中枢紧张度,有明显中枢降压效应。在临床表现及TCD上显示与血栓通注射液比较,其疗效有明显优势。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郑结周,王新志,李连章,等.中风急症,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348-355.
2 Ginsberg MD.Injury mechanisms in the ischemic penumbra-approachˉes to neuroprotec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Cerebrovasc Dis,1997,7(Supp)12:7-12.
3 袁锦楣,李海峰.中华内科杂志,1999,10:64.
4 全为群,梅柏松.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1):11.
5 沈红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1997,4(9):421.
6 李仪奎,姜各瑛.中医药理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52-56.
7 杨晓红,王风飞,陶桂华,等.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与意义.临床心血管杂志,1998,14(2):115-116.
(收稿日期:2003-03-03) (编辑 使臻), 百拇医药(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