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后输血传染病标志物的初、复检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我中心献血者血液中输血传染病标志物的情况,以利于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采供血质量。方法 输血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按卫医发(1993)第2号文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所规定的5项进行,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ˉ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抗-HI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o transminase,ALT)、梅毒血清学试验。用于统计分析的样本资料均随机抽取。献血前检测(初检)结果分初次、多次(≥2次)职业献血者(blood donors,BD)和义务献血者(voluntary blood donors,VBD)3种予以统计,献血后检测(复检)结果统计19256例。结果 VBD除HBsAg阳性率略高(相当于普通人群的比率),抗-HCV、抗-HIV、ALT等异常者明显少于BD,梅毒血清学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阳性率与多次献血的B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检的不合格率为0.56%。结论 VBD比BD好,复检工作应加强,提倡科学用血。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义务献血者 职业献血者 窗口期 初检 复检 变异系数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8-0732-03
不同人群血液中5项检测结果可有较大的差异[1,2] ,为了提高采供血管理质量,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理应对各有关献血健康状况及所采集到的血液作必要的了解,现将我们的调查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处理 BD主要来自贵港市、桂平市、柳州市及罗城、来宾等县区,以农民为主。VBD来自柳州市各厂矿、机关、大中专院校、部队及其他各企事业单位。年龄均为18~55周岁,体格检查与血液比重合格。HBsAg、抗-HCV、抗-HIV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ked immunosorˉbent assay、ELISA)、ALT检测为改良赖氏法(小于25IU/L为异常)、梅毒血清学检测用RPR法。初检时先取小量血样进行5项检测,合格者方准以献血,同时留取一定血样做5项复检。初检为单孔(管)淘汰制,复检者在灰区上缘的亦多实行单孔(管)淘汰制。因抗-HIV异常被淘汰的血样送有关部门做确证试验,5项检测要求在样品采集后2天内完成。
, 百拇医药
1.2 试剂 (1)抗-HIV检测试剂盒,美国进口,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抗-HCV检测试剂盒,美国进口,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HBsAg检测试剂盒,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4)梅毒RPR试剂盒,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5)ALT检测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4)试剂盒均经卫生部批准鉴定合格。
1.3 主要仪器 (1)美国BIO-RAD450型及550型酶标仪:用中国药品生物制点检定所提供的9201批含HBsAg为1、2、4、8、16ng/ml的线性血清检测r>0.990;用丹麦Nunc平底微孔板加入0.1ml0.1%~0.5%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每相差0.1个百分点,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同一溶液孔间CV<5%,线性及精密性均较好。(2)美国BIO-RAD1250型洗板机及英国well wash4型洗板机。(3)瑞士Socorex5-50μl及50-220μl加样器,经检测其重复性及允许误差均在合格范围内。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 见表1。
2.2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比较 见表2。
2.3 19256例血液5项复检结果 见表3。
表1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 (略)
表2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略)
表3 19256例血液5项复检结果 例(略)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普通人群HBsAg与抗-HCV阳性率可高达11.12%与5.1% [2] 。由于检测水平的提高,如ELISA技术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ˉmunoassay,RIA)检测HBsAg的灵敏度比早年的琼脂免疫扩散法提高上千倍(0.5~1.0ng/ml:1000ng/ml) [3] ,加上对献血员进行乙肝疫苗注射以及输血工作“三统一”(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输血后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已由早年的13.8%(37/269) [4] 与21% [5] 降至0.3%~1.7%与1%~4% [5] ,将ALT异常作为丙型肝炎携带者标志,预期可减少29%~31%的肝炎 [6] 。据报道,输入ALT>45IU/L的血液其输血后肝炎(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PTH)比输入ALT<42IU/L的发生率高8倍 [7] ,梅毒血清学试验也有助于排除HIV、HCV、HBV(hepatitis Bvirus)感染的高危人群。事实上,人们并不可能通过5项检测去完全排除相关的输血传染病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常用抗体检测方法筛查献血者中的HCV和(或)HIV感染者,一旦此类患者处于抗体阳转前的“窗口期”或他们的有关抗体尚未产生或虽已产生但已消失,则必然发生漏检,如急性HCV感染后抗C 100-3 出现较晚(感染后3个月甚至1年左右),保持时间短,有些病人根本不出现 [8] ,ALT有70%的假阳性和70% 的假阴性 [7] ,有80%以上(133/161)的抗-HCV阳性献血者因ALT正常而不能被淘汰 [9] 。用反应素检查梅毒有一定的缺陷:(1)对一期梅毒早期与三期梅毒容易产生漏检,对潜伏梅毒和神经梅毒不敏感;(2)试验应在23~29℃环境中进行,若<23℃,敏感度下降,>29℃,特异性下降;(3)假阳性率高达30%(15/50) [10] ;(4)RPR试剂盒的稳定性略差,不适宜的振荡将导致其敏感度下降(抗原颗粒破碎)。由于检测方面的诸多缺陷,以及总会有缺陷且永远都可能无法充分完善的原因,从而迫使我们努力不断寻找和发现更为合适的人充当献血者。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目前VBD与BD更合适,因为BD的抗-HCV、抗-HIV、ALT等异常者明显多,对输血造成的风险必然较大。
, http://www.100md.com
国产抗-HIV试剂的假阳性率为0.01%~0.09% [11] ,与我们抗-HIV的复检结果一致。献血后复检不合格多见于抗HCV与ALT两项,其原因可能包含试剂与操作的误差及某些干扰因素,也不排除献血前出现漏检,由于献血前检查的有效期为2个星期,输血传染病标志物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为了保证酶标仪的读数准确性,对该仪器的线性与精密度应进行质控,依照本文1.3的方法,建议满足以下要求:r≥0.95,P≤0.001,CV≤5%,光电流减弱(如光路的不整洁)及滤光片霉变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注意仪器的保养,可能时操作者最好使用37℃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进行ELISA试验中的孵育与呈色,酶标仪在相对湿度小于85%条件下存放与运行。
严格控制输血,科学用血,如使用成分输血、挑选4℃冷藏3天以后的血液以防止输血性梅毒等,将输血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叶德华,李明敏,陈昌年.常州市38758献血人次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中国输血杂志,1995,8(1):43.
2 刘崇柏.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67-70.
3 王培华.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
4 谢桂琴,王淑华,马冠杰,等.血液质量与输血后乙型肝炎感染 的关系.中国输血杂志,1989,2(1):4-6.
5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2-260.
6 林婴,高加良,杨明清.ALT的影响因素对献血者检测ALT的意义.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38-39.
, 百拇医药
7 吴昌烈,许莉萍,冯恭文.供血者丙氨酸基转移酶检测的利弊.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40-41.
8 季阳.献血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实验诊断及预后.中国输血杂志,1996,9(4):215-219.
9 陈素良,田伟,孟宗达,等.开展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检的迫切性.中国输血杂志,1992,5(4):203-204.
10 邱艳,郑静,高东英,等.对血站采用梅毒非特异性血清筛查血液结果的评价.中国输血杂志,1998,11(1):27.
11 陈斌,刘宝庆,魏亚明.国产抗-HIV试剂实际应用情况的质量评价.中国输血杂志,1998,11(2):85.
(编辑 浮萍), 百拇医药(李聚林)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义务献血者 职业献血者 窗口期 初检 复检 变异系数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8-0732-03
不同人群血液中5项检测结果可有较大的差异[1,2] ,为了提高采供血管理质量,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理应对各有关献血健康状况及所采集到的血液作必要的了解,现将我们的调查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处理 BD主要来自贵港市、桂平市、柳州市及罗城、来宾等县区,以农民为主。VBD来自柳州市各厂矿、机关、大中专院校、部队及其他各企事业单位。年龄均为18~55周岁,体格检查与血液比重合格。HBsAg、抗-HCV、抗-HIV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ked immunosorˉbent assay、ELISA)、ALT检测为改良赖氏法(小于25IU/L为异常)、梅毒血清学检测用RPR法。初检时先取小量血样进行5项检测,合格者方准以献血,同时留取一定血样做5项复检。初检为单孔(管)淘汰制,复检者在灰区上缘的亦多实行单孔(管)淘汰制。因抗-HIV异常被淘汰的血样送有关部门做确证试验,5项检测要求在样品采集后2天内完成。
, 百拇医药
1.2 试剂 (1)抗-HIV检测试剂盒,美国进口,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抗-HCV检测试剂盒,美国进口,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HBsAg检测试剂盒,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4)梅毒RPR试剂盒,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5)ALT检测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4)试剂盒均经卫生部批准鉴定合格。
1.3 主要仪器 (1)美国BIO-RAD450型及550型酶标仪:用中国药品生物制点检定所提供的9201批含HBsAg为1、2、4、8、16ng/ml的线性血清检测r>0.990;用丹麦Nunc平底微孔板加入0.1ml0.1%~0.5%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每相差0.1个百分点,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同一溶液孔间CV<5%,线性及精密性均较好。(2)美国BIO-RAD1250型洗板机及英国well wash4型洗板机。(3)瑞士Socorex5-50μl及50-220μl加样器,经检测其重复性及允许误差均在合格范围内。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 见表1。
2.2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比较 见表2。
2.3 19256例血液5项复检结果 见表3。
表1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 (略)
表2 BD与VBD5项初检结果(略)
表3 19256例血液5项复检结果 例(略)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普通人群HBsAg与抗-HCV阳性率可高达11.12%与5.1% [2] 。由于检测水平的提高,如ELISA技术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ˉmunoassay,RIA)检测HBsAg的灵敏度比早年的琼脂免疫扩散法提高上千倍(0.5~1.0ng/ml:1000ng/ml) [3] ,加上对献血员进行乙肝疫苗注射以及输血工作“三统一”(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输血后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已由早年的13.8%(37/269) [4] 与21% [5] 降至0.3%~1.7%与1%~4% [5] ,将ALT异常作为丙型肝炎携带者标志,预期可减少29%~31%的肝炎 [6] 。据报道,输入ALT>45IU/L的血液其输血后肝炎(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PTH)比输入ALT<42IU/L的发生率高8倍 [7] ,梅毒血清学试验也有助于排除HIV、HCV、HBV(hepatitis Bvirus)感染的高危人群。事实上,人们并不可能通过5项检测去完全排除相关的输血传染病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常用抗体检测方法筛查献血者中的HCV和(或)HIV感染者,一旦此类患者处于抗体阳转前的“窗口期”或他们的有关抗体尚未产生或虽已产生但已消失,则必然发生漏检,如急性HCV感染后抗C 100-3 出现较晚(感染后3个月甚至1年左右),保持时间短,有些病人根本不出现 [8] ,ALT有70%的假阳性和70% 的假阴性 [7] ,有80%以上(133/161)的抗-HCV阳性献血者因ALT正常而不能被淘汰 [9] 。用反应素检查梅毒有一定的缺陷:(1)对一期梅毒早期与三期梅毒容易产生漏检,对潜伏梅毒和神经梅毒不敏感;(2)试验应在23~29℃环境中进行,若<23℃,敏感度下降,>29℃,特异性下降;(3)假阳性率高达30%(15/50) [10] ;(4)RPR试剂盒的稳定性略差,不适宜的振荡将导致其敏感度下降(抗原颗粒破碎)。由于检测方面的诸多缺陷,以及总会有缺陷且永远都可能无法充分完善的原因,从而迫使我们努力不断寻找和发现更为合适的人充当献血者。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目前VBD与BD更合适,因为BD的抗-HCV、抗-HIV、ALT等异常者明显多,对输血造成的风险必然较大。
, http://www.100md.com
国产抗-HIV试剂的假阳性率为0.01%~0.09% [11] ,与我们抗-HIV的复检结果一致。献血后复检不合格多见于抗HCV与ALT两项,其原因可能包含试剂与操作的误差及某些干扰因素,也不排除献血前出现漏检,由于献血前检查的有效期为2个星期,输血传染病标志物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为了保证酶标仪的读数准确性,对该仪器的线性与精密度应进行质控,依照本文1.3的方法,建议满足以下要求:r≥0.95,P≤0.001,CV≤5%,光电流减弱(如光路的不整洁)及滤光片霉变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注意仪器的保养,可能时操作者最好使用37℃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进行ELISA试验中的孵育与呈色,酶标仪在相对湿度小于85%条件下存放与运行。
严格控制输血,科学用血,如使用成分输血、挑选4℃冷藏3天以后的血液以防止输血性梅毒等,将输血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叶德华,李明敏,陈昌年.常州市38758献血人次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中国输血杂志,1995,8(1):43.
2 刘崇柏.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67-70.
3 王培华.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
4 谢桂琴,王淑华,马冠杰,等.血液质量与输血后乙型肝炎感染 的关系.中国输血杂志,1989,2(1):4-6.
5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2-260.
6 林婴,高加良,杨明清.ALT的影响因素对献血者检测ALT的意义.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38-39.
, 百拇医药
7 吴昌烈,许莉萍,冯恭文.供血者丙氨酸基转移酶检测的利弊.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40-41.
8 季阳.献血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实验诊断及预后.中国输血杂志,1996,9(4):215-219.
9 陈素良,田伟,孟宗达,等.开展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检的迫切性.中国输血杂志,1992,5(4):203-204.
10 邱艳,郑静,高东英,等.对血站采用梅毒非特异性血清筛查血液结果的评价.中国输血杂志,1998,11(1):27.
11 陈斌,刘宝庆,魏亚明.国产抗-HIV试剂实际应用情况的质量评价.中国输血杂志,1998,11(2):85.
(编辑 浮萍), 百拇医药(李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