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小儿内科杂病 > 低热
编号:10393651
中药治疗低热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8-0726-02

    低热症候,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错综复杂的顽固性、难治性的气血虚损病。现代医学的结核病、肿瘤、功能性低热以及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致的发热多属此范围。根据发病机理,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低热主要是内伤引起的。现主要论述低热的阴液亏损型。

    由于高热之后,津液枯竭或烦恼过重,阴液耗伤,因而阴阳支离,营卫不谐,血虚气无所附,故出现浮阳外越,持续发热伴有倦怠无力、烦躁不安及口干舌燥、渴欲饮水等。病由阴不敛阳、火不归根所引起的,治当大补阴液、引水救燥。归芍地黄汤(白芍12g,当归12g,生地24g,丹皮9g,云参15g,泽泻9g,石斛12g,五味子9g,肉桂4.5g,甘草6g)主之。方义:生地、丹皮、云参、泽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当归、白芍以养阴增液,收敛浮热。一则引火归源,使阴阳协调;石斛、甘草可以运化精微,陪土建中,使血液川流不息,故水精四布而发热消失。

    病案举例:患者,女,31岁,工人,低热6个月余,先因高热不退,遗有低热症候。半年时间体温持续在37.5℃左右,伴有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心中烦热、口干欲饮等,舌质红欠润,苔薄白、脉细数。诊断:肝肾阴虚、浮火上逆。治从滋水涵木,养阴退热。处方:生地24g,泽泻12g,当归9g,丹皮9g,云参15g,白芍12g,五味子9g,甘草5g,生龙牡各18g。上方连服3剂,口干发热稍好,但体温变化不大,原方加黄芩9g、胡黄连6g,又服3剂,体温反升至37.6℃,原方去黄芩、胡黄连,加肉桂3g,又服3剂,体温下降,诸症基本消失。守原方继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

    按语:由于阴液之损而出现的持续发热症候,决不可用苦寒泻火治法,因为苦寒伤胃、苦燥伤津,不但不能养阴退 热反而引起体温上升,只有使用甘平增液药物,再加以少量干温剂(桂、附)反佐以引之,引阴入阳,从而达到营卫和谐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3-03-17)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扈晓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小儿内科杂病 > 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