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痰与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3-0246-02
中医学对血瘀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其后历代医家,对活血化瘀的研究均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不论国际或国内,从总体上看,继承有余,创新略显不足。能否对血瘀有更深层的认识,能否对活血化瘀法的研究有所突破,从而为众多的疑难杂病的诊治开拓出新途径与方法,多少年来,一直为广大医家所关注。多年来,笔者查阅了许多文献,通过临床实践,对“痰”和“血瘀”、“痰”和现代相关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了血瘀发生的同时必有痰浊的生成,化痰即可活血化瘀。现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痰浊和瘀血都是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
1.1 中医对无形之痰和瘀血的认识 痰证研究,历代学说纷繁。然而无形之痰究为何物?如何生成?中医学早有精辟论述。前人云:“痰,乃人之津液”,“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此论表明正气不足或气机不畅,气血失于清顺,难于按固有规律运行,故曰“津液不循常道便成痰浊” [1] 。
, 百拇医药
古人对瘀血,有内结为血瘀,污秽之血为血瘀,久病入络为血瘀,离经之血,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妄行为血瘀” [2] 等说法。有人高度概括为“血行失度为血瘀” [1] 。可见瘀血和痰浊都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迫使津液不循常道的病理产物。
1.2 痰血同源、痰血同瘀,是化痰活血的理论根据 《内经》曰:津注入脉管,变化而赤是谓血。水是津液的主要成份,气机调畅,津液化生为血液。病理状态下,津液溢出常道成痰,故前人有“痰血同源”之说。若血流瘀滞,致血液生理功能不良或完全丧失,最终将变成对机体无用,甚至有害的痰浊,这种早期的相对瘀血还是血,与晚期的瘀血,已变成痰浊的痰血瘀阻状态,有时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又有“痰血同瘀”的论断。可见化痰降浊法,在不同时期,实际上就是活血化瘀。由此可见,瘀血和痰浊,实为同出而异名之物。
2 瘀血和痰浊同存
血行失度为瘀,已为医家所认可。当血行失常时,也正是津液不循常道,或现代医学所称的轴流和缘流发生紊乱之时。故当血瘀发生的同时,又是逐步向瘀浊转化的过程。反之,当津液不循常道成痰之时,必然有血行失度,所以痰浊与瘀血,在现代医学中的变化亦可窥见一斑。
, 百拇医药
根据1986年制订的血瘀证国际诊断标准,试验室依据:(1)微循环障碍;(2)血液流变性异常;(3)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4)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5)血流动力学障碍。以上各项,可做为诊断血瘀的依据。笔者对30例中医属“痰症”的患者,行外周微循环检查,提示27例(占90%)有不同程度较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而30例健康者仅7例(占23.3%)有程度较轻的微循环障碍,P<0.001,有明显差异。然而,津液不循常道和血行失常与现代医学提示的以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相吻合的。
2.1 血液流变学异常中的瘀血和痰浊 根据痰瘀同源的认识,血瘀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使轴流和缘流失去常道。特别是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和释放功能的异常,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和变形能力的减低和丧失,都能明显地造成血瘀。而血液在流动过程中的异常,其最后结果,导致津液代谢失常 [1] ,津液不循常道和血行失度,引起瘀血和痰浊。
2.2 免疫性疾病中的痰浊和瘀血 《医学纲目》称“痰之病……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这些描述与免疫性疾病中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类同。由于血管受组织胺的刺激而扩张,津液渗出到细胞外(津液不循常道)成痰饮,导致一系列病变,最后出现湿热相蕴的痰浊—风团,而色如锦斑,则内定有充血和瘀血表现。
, http://www.100md.com
3 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化痰确能活血化瘀
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2期,发表了李以义的《血脉通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其以海藻、贝母等化痰药为主,对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以丹参片为主药治疗的31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消除心绞痛,改善缺血性心电图,降低ⅧRAg和全血粘度等项目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并提出血流在运行方式、状态、性质、成分、比例、速度、方向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即可表现出血行失度和津液不循常道,提出治痰就是治瘀,化痰即可化瘀。从痰和血瘀关系出发,运用化痰降浊,同样可收到活血化瘀的良好作用。
据1988年国际血瘀证会议制订标准,高脂血症符合血瘀诊断。在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1期,发表了笔者用益气化痰,降浊化瘀的《康寿口服液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疗效分析》,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显效率86.67%,总有效率93.33%的良好效果。故笔者认为用痰血同瘀理论,采 用痰瘀同治,对许多瘀血证可取得比单用活血化瘀方法更明显的疗效。临证体验瘀血与痰浊为患,单用活血则瘀血难去,若配以化痰、行痰之品方能痰血并除 [1] 。
, 百拇医药
4 瘀血和痰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当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不可避免地突然发生质变,这种飞跃的变化就使原来的物质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瘀血和痰浊的演变过程自然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血瘀的发生有早晚之分,如血小板早期受血液中外来ADP的诱导,可发生Ⅰ相聚集反应,这种聚集是轻微的、可逆的,经过适当的化痰活血,即可解聚。但是即使在Ⅰ相聚集时,由于它的生理功能下降,而且又影响其它成分的运行,故实际上也是一种早期的痰浊,即中医讲的“新痰”。随着病变的继续发展,血小板本身的破裂,血小板内的ADP等活性物质被释放而出现Ⅱ相聚集,这种聚集为不可逆性,形成绝对的痰浊,即“老痰”。由此可见,量变如得不到控制,则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质变,血瘀生成后继续发展,则可形成痰浊。
总之,血瘀和痰浊都来源于津液,二者在一定范围内或某些发生发展阶段可以说是同物而异名,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同在。二者又常常是相互促进,故有“痰血同源”、“痰血同瘀”和“痰瘀同治”之论点。临床和研究亦表明 [2] ,通过化痰降浊治疗,同样可以治疗某些瘀血性的疾病。而质量互变规律更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发生质变。瘀血到一定阶段,就再不具备血的性质和功能,故在瘀血的某一阶段已变成了另一种的物质—痰浊,故运用化痰降浊治疗是适当的。这为部分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无效的疑难杂病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根据,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从哲学规律,再一次证明血瘀发生的同时,必有痰浊形成,化痰即可活血化痰。
参考文献
1 李以义.百病皆生于痰———怪病从痰论治.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46,47.
2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3.
(收稿日期:2003-05-11)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林永康)
中医学对血瘀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其后历代医家,对活血化瘀的研究均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不论国际或国内,从总体上看,继承有余,创新略显不足。能否对血瘀有更深层的认识,能否对活血化瘀法的研究有所突破,从而为众多的疑难杂病的诊治开拓出新途径与方法,多少年来,一直为广大医家所关注。多年来,笔者查阅了许多文献,通过临床实践,对“痰”和“血瘀”、“痰”和现代相关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了血瘀发生的同时必有痰浊的生成,化痰即可活血化瘀。现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痰浊和瘀血都是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
1.1 中医对无形之痰和瘀血的认识 痰证研究,历代学说纷繁。然而无形之痰究为何物?如何生成?中医学早有精辟论述。前人云:“痰,乃人之津液”,“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此论表明正气不足或气机不畅,气血失于清顺,难于按固有规律运行,故曰“津液不循常道便成痰浊” [1] 。
, 百拇医药
古人对瘀血,有内结为血瘀,污秽之血为血瘀,久病入络为血瘀,离经之血,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妄行为血瘀” [2] 等说法。有人高度概括为“血行失度为血瘀” [1] 。可见瘀血和痰浊都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迫使津液不循常道的病理产物。
1.2 痰血同源、痰血同瘀,是化痰活血的理论根据 《内经》曰:津注入脉管,变化而赤是谓血。水是津液的主要成份,气机调畅,津液化生为血液。病理状态下,津液溢出常道成痰,故前人有“痰血同源”之说。若血流瘀滞,致血液生理功能不良或完全丧失,最终将变成对机体无用,甚至有害的痰浊,这种早期的相对瘀血还是血,与晚期的瘀血,已变成痰浊的痰血瘀阻状态,有时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又有“痰血同瘀”的论断。可见化痰降浊法,在不同时期,实际上就是活血化瘀。由此可见,瘀血和痰浊,实为同出而异名之物。
2 瘀血和痰浊同存
血行失度为瘀,已为医家所认可。当血行失常时,也正是津液不循常道,或现代医学所称的轴流和缘流发生紊乱之时。故当血瘀发生的同时,又是逐步向瘀浊转化的过程。反之,当津液不循常道成痰之时,必然有血行失度,所以痰浊与瘀血,在现代医学中的变化亦可窥见一斑。
, 百拇医药
根据1986年制订的血瘀证国际诊断标准,试验室依据:(1)微循环障碍;(2)血液流变性异常;(3)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4)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5)血流动力学障碍。以上各项,可做为诊断血瘀的依据。笔者对30例中医属“痰症”的患者,行外周微循环检查,提示27例(占90%)有不同程度较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而30例健康者仅7例(占23.3%)有程度较轻的微循环障碍,P<0.001,有明显差异。然而,津液不循常道和血行失常与现代医学提示的以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相吻合的。
2.1 血液流变学异常中的瘀血和痰浊 根据痰瘀同源的认识,血瘀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使轴流和缘流失去常道。特别是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和释放功能的异常,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和变形能力的减低和丧失,都能明显地造成血瘀。而血液在流动过程中的异常,其最后结果,导致津液代谢失常 [1] ,津液不循常道和血行失度,引起瘀血和痰浊。
2.2 免疫性疾病中的痰浊和瘀血 《医学纲目》称“痰之病……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这些描述与免疫性疾病中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类同。由于血管受组织胺的刺激而扩张,津液渗出到细胞外(津液不循常道)成痰饮,导致一系列病变,最后出现湿热相蕴的痰浊—风团,而色如锦斑,则内定有充血和瘀血表现。
, http://www.100md.com
3 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化痰确能活血化瘀
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2期,发表了李以义的《血脉通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其以海藻、贝母等化痰药为主,对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以丹参片为主药治疗的31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消除心绞痛,改善缺血性心电图,降低ⅧRAg和全血粘度等项目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并提出血流在运行方式、状态、性质、成分、比例、速度、方向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即可表现出血行失度和津液不循常道,提出治痰就是治瘀,化痰即可化瘀。从痰和血瘀关系出发,运用化痰降浊,同样可收到活血化瘀的良好作用。
据1988年国际血瘀证会议制订标准,高脂血症符合血瘀诊断。在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1期,发表了笔者用益气化痰,降浊化瘀的《康寿口服液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疗效分析》,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显效率86.67%,总有效率93.33%的良好效果。故笔者认为用痰血同瘀理论,采 用痰瘀同治,对许多瘀血证可取得比单用活血化瘀方法更明显的疗效。临证体验瘀血与痰浊为患,单用活血则瘀血难去,若配以化痰、行痰之品方能痰血并除 [1] 。
, 百拇医药
4 瘀血和痰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当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不可避免地突然发生质变,这种飞跃的变化就使原来的物质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瘀血和痰浊的演变过程自然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血瘀的发生有早晚之分,如血小板早期受血液中外来ADP的诱导,可发生Ⅰ相聚集反应,这种聚集是轻微的、可逆的,经过适当的化痰活血,即可解聚。但是即使在Ⅰ相聚集时,由于它的生理功能下降,而且又影响其它成分的运行,故实际上也是一种早期的痰浊,即中医讲的“新痰”。随着病变的继续发展,血小板本身的破裂,血小板内的ADP等活性物质被释放而出现Ⅱ相聚集,这种聚集为不可逆性,形成绝对的痰浊,即“老痰”。由此可见,量变如得不到控制,则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质变,血瘀生成后继续发展,则可形成痰浊。
总之,血瘀和痰浊都来源于津液,二者在一定范围内或某些发生发展阶段可以说是同物而异名,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同在。二者又常常是相互促进,故有“痰血同源”、“痰血同瘀”和“痰瘀同治”之论点。临床和研究亦表明 [2] ,通过化痰降浊治疗,同样可以治疗某些瘀血性的疾病。而质量互变规律更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发生质变。瘀血到一定阶段,就再不具备血的性质和功能,故在瘀血的某一阶段已变成了另一种的物质—痰浊,故运用化痰降浊治疗是适当的。这为部分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无效的疑难杂病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根据,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从哲学规律,再一次证明血瘀发生的同时,必有痰浊形成,化痰即可活血化痰。
参考文献
1 李以义.百病皆生于痰———怪病从痰论治.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46,47.
2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3.
(收稿日期:2003-05-11)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林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