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4-0348-01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内源性菌群失调(如细菌性阴道病)和医源性感染(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当所致),主要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滴虫等常见病原体引起。外阴、阴道和宫颈的感染又称为下生殖道感染,与性传播疾病相关的下生殖道感染主要为淋病、非淋菌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生殖器疱疹等,本文就性传播疾病所致之下生殖道感染的淋病、非淋菌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简要论述。
1 中医学对下生殖道感染的认识
淋病、非淋菌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阴道、宫颈感染性疾患,以白带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祖国医学归之为“阴痒”、“带下”范畴。
, 百拇医药
“带下”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女科证治约旨》:“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不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2 分型与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性病之带下证多因脾虚湿盛,肝经郁热,房事不节,感受秽浊之毒,毒邪蕴聚,湿热蕴结,流注下焦,侵入胞中;湿毒之邪直犯阴器胞宫,结于任带二脉而发病。可分为脾虚湿盛,湿热下注,湿毒蕴结型。
2.1 脾虚湿盛型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绵绵不断,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滑。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举例: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陈皮、荆芥穗、车前子、柴胡、甘草。
2.2 湿热下注型 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味,或伴外阴瘙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止带。方药举例: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如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粘稠呈泡沫状,便结尿赤臭秽,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泻肝清热除湿止带,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车前子、木通、泽泻、生地、当归、甘草)加苦参、黄连。若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疏风化浊,方用萆渗湿汤(萆、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甘草)加苍术、藿香、乌梅。
, 百拇医药
2.3 湿毒蕴结型 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黄白相兼,臭秽难闻,小腹疼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药举例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薏苡仁。方药: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带下恶臭难闻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鱼腥草、椿根皮等。
另外,中药治疗中值得推崇的是其外治法。由蛇床子、地肤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野菊花、鹤虱、黄柏、艾叶、黄芩、莶草、藿香、茵陈等组成的加味蛇床子散共奏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燥湿止带之功。临床治疗本病,辨证论治,中西药结合,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目前,性病的诊疗中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动辄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规则用药,不但病原体没有被杀灭,反而造成患者自身的菌群失调及病原体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抗生素类药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以至有些患者对常用的抗生素治疗无效。王威 [1] 等认为中药可有效抑制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生长、繁殖,并抑制其在尿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具有显著的利尿、解热、解痉、抗炎作用;陆原等 [2] 对耐抗生素性病的治疗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对耐药性支原体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由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症状及并发症各异,并存在混合感染、耐药等一系列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多方复方,其药物成分极为复杂,即使变异的病原体也难以在这一复杂的环境中找到生存之路,这是中医中药的一大优势。中药不仅对慢性病有着很好的疗效,而且对急性期的性病也同样有很好的疗效。在充分发挥现代医学优势的同时,应充分认识传统医学的长处,弥补西药疗效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王威,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情况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1:394.
2 陆原.中药复方对临床耐药菌株、不同血清型解脲支原体的药敏实验及探讨.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治疗,2001,303.
作者单位:830002新疆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09)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高雪莲)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内源性菌群失调(如细菌性阴道病)和医源性感染(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当所致),主要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滴虫等常见病原体引起。外阴、阴道和宫颈的感染又称为下生殖道感染,与性传播疾病相关的下生殖道感染主要为淋病、非淋菌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生殖器疱疹等,本文就性传播疾病所致之下生殖道感染的淋病、非淋菌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简要论述。
1 中医学对下生殖道感染的认识
淋病、非淋菌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阴道、宫颈感染性疾患,以白带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祖国医学归之为“阴痒”、“带下”范畴。
, 百拇医药
“带下”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女科证治约旨》:“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不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2 分型与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性病之带下证多因脾虚湿盛,肝经郁热,房事不节,感受秽浊之毒,毒邪蕴聚,湿热蕴结,流注下焦,侵入胞中;湿毒之邪直犯阴器胞宫,结于任带二脉而发病。可分为脾虚湿盛,湿热下注,湿毒蕴结型。
2.1 脾虚湿盛型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绵绵不断,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滑。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举例: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陈皮、荆芥穗、车前子、柴胡、甘草。
2.2 湿热下注型 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味,或伴外阴瘙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止带。方药举例: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如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粘稠呈泡沫状,便结尿赤臭秽,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泻肝清热除湿止带,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车前子、木通、泽泻、生地、当归、甘草)加苦参、黄连。若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疏风化浊,方用萆渗湿汤(萆、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甘草)加苍术、藿香、乌梅。
, 百拇医药
2.3 湿毒蕴结型 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黄白相兼,臭秽难闻,小腹疼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药举例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薏苡仁。方药: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带下恶臭难闻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鱼腥草、椿根皮等。
另外,中药治疗中值得推崇的是其外治法。由蛇床子、地肤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野菊花、鹤虱、黄柏、艾叶、黄芩、莶草、藿香、茵陈等组成的加味蛇床子散共奏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燥湿止带之功。临床治疗本病,辨证论治,中西药结合,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目前,性病的诊疗中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动辄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规则用药,不但病原体没有被杀灭,反而造成患者自身的菌群失调及病原体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抗生素类药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以至有些患者对常用的抗生素治疗无效。王威 [1] 等认为中药可有效抑制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生长、繁殖,并抑制其在尿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具有显著的利尿、解热、解痉、抗炎作用;陆原等 [2] 对耐抗生素性病的治疗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对耐药性支原体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由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症状及并发症各异,并存在混合感染、耐药等一系列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多方复方,其药物成分极为复杂,即使变异的病原体也难以在这一复杂的环境中找到生存之路,这是中医中药的一大优势。中药不仅对慢性病有着很好的疗效,而且对急性期的性病也同样有很好的疗效。在充分发挥现代医学优势的同时,应充分认识传统医学的长处,弥补西药疗效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王威,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情况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1:394.
2 陆原.中药复方对临床耐药菌株、不同血清型解脲支原体的药敏实验及探讨.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治疗,2001,303.
作者单位:830002新疆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09)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高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