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3988
门诊药房药品退回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8-0729-01

    药品退回是指发生不良反应或无法取得治疗效果等情况下,患者中断该药品的使用,将其余后续药品退回药房等调配单位。我院药房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做好不良反应监测,指导合理用药,实行对退回药品登记,并对其处方审核的制度。现将药品退回情况和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以2002年下半年的门诊药房全部的退回药品处方登记为资料,对完整的处方内容和医师出具的详细退药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退药处方情况 在127例退药处方中,平均用药天数4.3天,最短为2天,最长为10天,用药1次后退药105例,用药2次后退药13例,用药3次后退药9例。
, 百拇医药
    退回药品用法主要是静脉滴注,少数是口服,极少数是肌注、外用。

    按所占比例、药品种类依次为:抗感染药、注射用中成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非甾体抗炎药等。抗感染药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2 退药原因 不良反应51例,转为住院治疗28例,患者拒绝用药11例,治疗效果不理想改为其他药品9例,患者死亡9例,药品品牌、剂型等因素8例,其他11例。

    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头痛、药热、胃肠道反应、心悸、心慌等;转为住院治疗包括治疗效果不佳,医师建议,患者要求等因素。拒绝用药的患者主要是儿童,部分是经济原因和患者的治疗信心因素。其他包括配伍禁忌,特殊患者如糖尿病人;未注明原因等。

    3 讨论

    3.1 在保证治疗目的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在127例退药处方中,不良反应占退药原因的40.16%,而其中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在所有的退药处方登记中,喹诺酮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占较大比例,并且都是过敏反应,除1例口服外,其余处方均为静脉滴注时出现过敏反应。据报道 [1] ,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非必要条件下宜口服给药,既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又能有好的依从性。
, http://www.100md.com
    3.2 对于中药注射剂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一般认为中成药不良反应较少,但在退药处方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并且多是过敏反应。有报道 [2] 认为,静脉给药时中药制剂中的半抗原可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增多。中药注射剂一般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易形成不溶性微粒。所以,使用时应询问过敏史,并尽可能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和用量给药。

    3.3 正确的用药指导和剂量个体化,对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必要的。在以上127例处方中,有6例是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年龄47~79岁,均是20mg加入5%GS250ml或5%GNS250ml中,静滴,首次用药后出现相似的不良反应:头痛、头晕。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抗心绞痛药,有扩张外周动脉和静脉作用,用药初期可出现血管扩张性头痛。这6例处方系不同年龄、不同躯体状况的患者,给予相同的剂量,且没有详细的给药说明或指导,因此达不到合理用药目的。根据该药说明书和有关资料 [3] ,该药使用时要根据有效性和患者的耐受性每日对剂量进行相应分配和调整,逐渐达到有效量,治疗初期可能会出现头痛,但循序渐进性用药数天后可消失。老年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尤其应注意用药剂量、滴注速度和用药期间的身体反应等,才能保证合理有效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退药原因与合理用药有相关性,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用药,监测分析不良反应,与临床医师沟通,互相反馈药物使用情况,共同指导患者用药,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馨,冷金华.15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4):221.

    2 张青叶,从月珠,郝通,等.浅析中药过敏反应.中国药事,1997,11(3):205.

    3 (法)维德临床用药年鉴.中信出版社、维德出版社,1999,289.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王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