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560
科研管理模式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80-02

    科研管理是一门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似乎不是一门很复杂的科学,而是一系列简单的逻辑和步骤的组合。但若要合理正确地运用这些逻辑和步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通过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的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科研资源的作用,适时、保质、保量出成果、出人才,绝非简单的管理所能达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正面临着挑战,探讨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研管理模式,在当前显得必要和现实 [1]

    1 管理模式现状

    管理模式是为实现管理目的,即充分利用资源、有效地配置资源(人、财、物、时间和技术),为实现组织目标过程而建立的方式或方法。管理模式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灵活性与适应性,能调整、修复和发展。纵观国外的管理模式有:欧美盛行的“拢式管理”,该管理模式强调个人与整体的配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理想上共识、在行动上一致,形成辨证的统一体。各级组织以目标的实现为准则,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日本风行的“走动式管理”模式(亦称现场管理),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人为中心,激励为原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沟通思想,知己知彼,有针对性激发动力,减少盲目性,强调激励措施 [2] 。东南亚流行的“抽屉式管理”模式,管理的宗旨是:管理工作的职、责、权、利相结合,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要把总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职责权限范围,既集权又分支;同时建立考核与奖励制度,突出职责制。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现行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是“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即自上而下的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管理模式,是一种官僚形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决策由高层向低层逐级下行,最后至下层落实执行。这种管理模式在比较可以预测的环境中履行有限的重复性职能是可行的,而且对于大型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一直是目前管理上仍沿用的主要模式。但是,在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的环境里,在市场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中,这种模式对科研管理显得滞后,难以适应现代科研管理的发展和需要,难以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效益。科研管理其特点不同于其它管理,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总是新的问题,要求管理者随之做出相应的决策,且不能一成不变。按照“金字塔”的管理模式,科研一线产生的问题,其信息要逐级向上反馈,直到获得解决。这样,一方面使科研管理的决策滞后,针对性差;另一方面信息在反馈的传递中很可能失去原有的特征,使科研管理的最终决策容易失误。由此会导致许多机会的丧失,甚至科研不能顺利进行,从根本上违背了管理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科研效益的产生。事实上,现在的科研管理模式正在趋于灵活,宏观上的方向性决策(科研管理者)与微观上的实施性决策(科研人员)正在形成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且彼此了解、互相监督的两个中心。两个中心实际都是科研的管理者,只是任务和责任不同,两个中心同时保持在总决策中心(主管领导)的统一控制之下。其实质是在科研组织中形成3个层次的管理,一是决策层的管理(主管领导)、二是执行层的管理(科研管理者)、三是操作层的管理(科研人员),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管理,都是要达到同一科研组织目标,只是管理活动的内容有所不同。
, 百拇医药
    2 科研管理模式探讨

    科研管理是管理与科学技术的桥梁,其内涵具有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要求其既要符合管理的规律,又要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科研管理在目前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基础上,融进“拢式管理”、“走动式管理”和“抽屉式管理”模式的思想,体现科研管理的特点,无疑会成为满意的科研管理模式。从技术上科研人员是“金字塔”的塔尖,从管理上科研人员是塔的基础,使科研管理者与科研人员形成统一的整体,体现“拢式管理”。“拢式管理”以目标实现为原则,强调整体的配合。在科研管理上应该减少单一的科研,激励和促进科研的横向联合,包括跨学科、跨单位的协作;协助科研人员进行优势组合,包括技术、人才、设备、资金、以及成果转化中介,从而形成矩阵式的科研整体组织,立足于规模效益的目标。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出现高水平课题、低水平研究;高效益的项目,低产出。科研管理的实践证明,科研中人、财、物的优势组合,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在高水平上交流,利于各专业的研究者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去研究解决新问题,激发更大
, http://www.100md.com
    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科研设备及经费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科研组织的整体,要通过职能互补各尽所能,达到横向结构的合理化;通过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的互补达到纵向结构的合理化。在总体上体现1+1>2的组织效应 [3]

    按照“抽屉式管理”模式,科研人员既是科研管理的对象也是科研的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同样,科研的管理者也需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在科研管理上,建立以科研人员为基本单位的权限分配系统,就科研责任制,制定规范化的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在科研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科研人员,均实行目标管理,有明确的责任、相应的管理权限和灵活的实施性决策权,形成合理的规范化管理,分工分支,分权分责,形成责权一致,既无重迭又无空白的组织系统。该模式要求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员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在管理操作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4] 。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过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管理可以降低科研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提高投入的科研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作为科研管理者不能脱离对技术专家的咨询,也不能被专家的意见所主导;作为科研人员不能离开来自科研管理者的指导,也不能对科研管理的机械遵从。因 为科研管理和科研实施的权限和责任不会由于趋随于技术专家的建议和科研管理者的指导而改变,目标的实现是最终职责考核的标准。不论是科研管理者还是科研人员都应该做到不唯书、不盲从权威、敢于标新立异,以科学为基础,以法律为权威,产出效益达到科研责任目标。
, 百拇医药
    在“抽屉式管理”分散责权及确立目标的同时,科研管理者要以“走动式管理”获取信息,一方面通过“走动”获取科研的局部现状信息,另一方面要通过咨询专家、信息的网络检索、专利文献信息等,特别是利用边缘学科及与专业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得到宏观上的总体信息,以便能够有效的指导和预测科研的未来,实现程序化、自动化的科研管理,提高效率。学习“走动式管理”的精华在于注重以人为核心,尊重科研人员的知识和价值,以激励为原则。实行目标激励,即在科研上确定切实可行向上的管理与技术的行动目标;实行评判激励,即对科研管理与技术实施的过程作出奖罚反应。主要目的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激发科研动机,指导科研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因而科研的任何一级的管理者(包括科研项目的技术组织者及实施者),有必要通过“走动”到现场,对科研进展及目标执行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便于纠偏和再决策,促进科研工作绩效,并为新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这对于科研管理者来说,要求其在思想意识上参与科研人员的研究

    ,使双方目标相辅相成,彼此相容,达到相互激发创造性思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目的。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更重要的是科研管理能够把握住科研的方向,抓住机会,迅速作出相应的决策反应,提高科研的成功率。
, http://www.100md.com
    简而言之,适应时代的复合式科研管理模式应是以传统的“金字塔”模式为基础模板,以“拢式管理”、“走动式管理”和“抽屉式管理”为整合剂重塑的“新金字塔”管理模式。该“新金字塔”通过管理的创新,形成一种更有效的科研资源整合模式,达到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另外,其“新金字塔”的材料必须是高质量的、可塑的、复合的新型管理者,既包括科研管理者也包括科研人员。实现的战略目标是把推动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科技与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形成科研者与管理者的“命运共同体”运行模式,强调和建立科研与管理的“利益共同体”。任何管理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是相对满意的,不可能达到完美,因而它不是束缚管理的框架,而是需要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在科研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在模式中,科研的管理者和科研的实施者都是科研过程的管理决策人,二者要有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这样模式才能良好的运行,才能实现科研管理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价值,才能使科研管理法制化、标准化、职业化,使科研管理产生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海林,姚书印.医学科研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3.

    2 罗锐韧,曾繁正.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82.3 孙钱章.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5.4 袁闯.混沌管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7.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

    (收稿日期:2003-04-22) (编辑 芷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