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血栓栓塞性疾病2例报告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9-0848-02
血栓栓塞性疾病在发达国家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生率为1/2000~1/10000次妊娠。孕妇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是相当年龄非孕妇的5倍,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大于35岁;(2)妊娠后血液呈高凝状态;(3)长期卧床;(4)体重>80kg;(5)多产;(6)感染/败血症;(7)先兆子痫;(8)严重的内科疾患 [1] 。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包括:(1)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2)肺血栓栓塞;(3)脑血栓栓塞 [2] 。近期我们收治了2例产褥期血栓栓塞性疾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35岁,因停经3327 周,胎儿畸形,要求终止妊娠。既往身体健康,月经规律,孕2产1。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部膨隆、张力大;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100cm,胎位LOA,胎心134次/min,B超示:胎儿脏器结构畸形,羊水过多。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利凡诺引产,产程顺利,注药后40h经阴分娩一女性死婴,产后出血250ml,产后给予缩宫抗炎治疗,2天后治愈出院。出院后病人在家修养,下床活动少,于产后28天突然出现失忆、语言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良,CT诊为脑血栓形成,神经科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之后随诊至今未见异常。
例2:患者,女,33岁,因停经3937 周,不规律下腹痛5h于2003年2月3日入院。孕妇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5月2日;停经后未出现明显早孕反应,4个月感胎动至今;不定期产前检查均正常。既往体健,月经史154~530 天。生育史:孕4产1,难产1次。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宫高35cm,腹围98cm,胎位ROA,胎心146次/min,宫缩不规律,先露浮。骨盆外测量出口7.5cm。血、尿、凝血4项、肝功均正常,入院后,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共服5天;术后6天腹部刀口拆线,愈合好,住院6天痊愈出院。产后20天出现右下肢水肿,诊为 下肢血栓形成,经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
2 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上述2例病人均具有如下特点:(1)均为经产妇;(2)妊娠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3)产后长时间卧床,活动少;(4)饮食为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提高预防意识特别重要,因为此类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应注意:①识别高风险孕产妇,提供个体化预防措施;②产后、术后避免长期卧床,适当活动;③注意饮食结构的调节;④药物预防:可选用小剂量阿斯匹林(50~70mg/d)及肝素应用等。
参考文献
1 美国家庭医师学会编(盖铭英等译).高级产科生命支持,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5.
2 杨鹂.现代家用剖腹手术与产钳术,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340.
(编辑 亦平), http://www.100md.com(朱华)
血栓栓塞性疾病在发达国家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生率为1/2000~1/10000次妊娠。孕妇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是相当年龄非孕妇的5倍,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大于35岁;(2)妊娠后血液呈高凝状态;(3)长期卧床;(4)体重>80kg;(5)多产;(6)感染/败血症;(7)先兆子痫;(8)严重的内科疾患 [1] 。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包括:(1)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2)肺血栓栓塞;(3)脑血栓栓塞 [2] 。近期我们收治了2例产褥期血栓栓塞性疾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35岁,因停经3327 周,胎儿畸形,要求终止妊娠。既往身体健康,月经规律,孕2产1。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部膨隆、张力大;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100cm,胎位LOA,胎心134次/min,B超示:胎儿脏器结构畸形,羊水过多。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利凡诺引产,产程顺利,注药后40h经阴分娩一女性死婴,产后出血250ml,产后给予缩宫抗炎治疗,2天后治愈出院。出院后病人在家修养,下床活动少,于产后28天突然出现失忆、语言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良,CT诊为脑血栓形成,神经科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之后随诊至今未见异常。
例2:患者,女,33岁,因停经3937 周,不规律下腹痛5h于2003年2月3日入院。孕妇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5月2日;停经后未出现明显早孕反应,4个月感胎动至今;不定期产前检查均正常。既往体健,月经史154~530 天。生育史:孕4产1,难产1次。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宫高35cm,腹围98cm,胎位ROA,胎心146次/min,宫缩不规律,先露浮。骨盆外测量出口7.5cm。血、尿、凝血4项、肝功均正常,入院后,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共服5天;术后6天腹部刀口拆线,愈合好,住院6天痊愈出院。产后20天出现右下肢水肿,诊为 下肢血栓形成,经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
2 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上述2例病人均具有如下特点:(1)均为经产妇;(2)妊娠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3)产后长时间卧床,活动少;(4)饮食为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提高预防意识特别重要,因为此类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应注意:①识别高风险孕产妇,提供个体化预防措施;②产后、术后避免长期卧床,适当活动;③注意饮食结构的调节;④药物预防:可选用小剂量阿斯匹林(50~70mg/d)及肝素应用等。
参考文献
1 美国家庭医师学会编(盖铭英等译).高级产科生命支持,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5.
2 杨鹂.现代家用剖腹手术与产钳术,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340.
(编辑 亦平), http://www.100md.com(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