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瘫发生的临床研究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8-0736-02
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及肿块切除是目前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面神经解剖又是腮腺手术的核心,术后面瘫是腮腺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科于1996~2002年间对126例腮腺良性肿瘤的术中采用三种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术式。对照术后面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2002年在我科手术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腮腺良性肿瘤126例,经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多形性腺瘤53例,腺淋巴瘤32例,单纯性腺瘤12例,肌上皮瘤9例,神经纤维瘤4例,血管瘤2例,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14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1岁,肿瘤直径1.5~6cm之间,耳屏前28例,耳垂区32例,颌后区23例,腮腺下极39例,咽旁4例。
1.2 方法 [1] 均用“S”形切口,根据肿瘤的部位,分别以先解剖面神经主干法、先解剖前部分支法、先解剖下颌缘支法三种方法来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肿块及腮腺,并分别统计面瘫发生率。
, 百拇医药
1.2.1 先解剖面神经主干法 共37例,沿胸锁乳突肌—腮腺筋膜,将腮腺尾部向上提起,找到二腹肌后腹,可在二腹肌后腹上缘,乳突之前,外耳道软骨之下范围内寻找,一般在二腹肌后腹上缘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很容易找出主干并沿其向前及浅面解剖分支并切除腺体及肿块。
1.2.2 先解剖面神经前部分支法 共40例,在腮腺前缘找出腮腺导管并在其上下寻找面神经颊支、颧支、颞支并向后解剖主干与切除腺体及肿块。
1.2.3 先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法 共49例,在下颌角附近,分离颈深筋膜浅层,寻找下颌缘支,沿其向主干解剖再由主干向前部分支解剖并切除腺体及肿块。
2 结果
本组126例有65例均在术后当天发生面瘫,发生率为51.59%,面瘫发生情况分别为下颌支48例,颊支8例,颧支3例,颞支2例,颈面干2例,颞面干2例,根据Kaplan-Meier评分标准,将术后6个月内可恢复的定为暂时面瘫,术后18个月仍不能恢复的定为永久性面瘫。三种术式的面瘫发生情况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术式与面瘫的发生率(略)
就暂时性面瘫发生率而言,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解剖主干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其他两种方法之间无差别。永久性面瘫因例数少无法经统计学处理。 3 讨论腮腺术后面瘫的原因 [2] 大致有:(1)术中机械性拉伤面神经。(2)术中电刀、电凝使用不当致面神经物理损伤。(3)皮肤消毒液对面神经的化学性损伤。(4)手术时间长,面神经长期暴露也能受到损伤。(5)再次手术的因解剖变异,组织粘连等易损伤面神经。
笔者通过本组资料及结果认为:由于面神经主干十分粗大且解剖位置恒定,不易损伤故主干法的面瘫发生率较低,而面神经周围支十分细小,解剖位置变异较大,容易损伤,故而两种术式的面瘫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下颌缘支,与其位置浅,行程长,缺少吻合支,易受牵拉有关。
虽然先解剖主干法对面神经的损伤相对较少,但笔者体会到:主干解剖法不易掌握,需要一定的熟练过程,有文献 [3] 报道在初用此法时出现过暂时性全面瘫,下颌缘支法最易掌握,其相对表浅,位置相对恒定。另外,主干解剖法适于颌后区腮腺下极肿块,而前部分支与下颌缘支法适于耳屏前、耳垂下肿块。具体术式的选择要根据肿块特点、术者的水平及习惯来选择,毕竟腮腺手术的原则是彻底切除,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宋萌,方品华,陆加梅.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口腔医学杂志,2002,22:24-26.
2 肖灿,李卫东,刘健.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后面瘫.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2:174-175.
3 毛弛,俞光岩,彭歆,等.改良的腮腺切除术.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0-63.
(收稿日期:2003-06-28)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黄敬春)
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及肿块切除是目前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面神经解剖又是腮腺手术的核心,术后面瘫是腮腺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科于1996~2002年间对126例腮腺良性肿瘤的术中采用三种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术式。对照术后面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2002年在我科手术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腮腺良性肿瘤126例,经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多形性腺瘤53例,腺淋巴瘤32例,单纯性腺瘤12例,肌上皮瘤9例,神经纤维瘤4例,血管瘤2例,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14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1岁,肿瘤直径1.5~6cm之间,耳屏前28例,耳垂区32例,颌后区23例,腮腺下极39例,咽旁4例。
1.2 方法 [1] 均用“S”形切口,根据肿瘤的部位,分别以先解剖面神经主干法、先解剖前部分支法、先解剖下颌缘支法三种方法来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肿块及腮腺,并分别统计面瘫发生率。
, 百拇医药
1.2.1 先解剖面神经主干法 共37例,沿胸锁乳突肌—腮腺筋膜,将腮腺尾部向上提起,找到二腹肌后腹,可在二腹肌后腹上缘,乳突之前,外耳道软骨之下范围内寻找,一般在二腹肌后腹上缘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很容易找出主干并沿其向前及浅面解剖分支并切除腺体及肿块。
1.2.2 先解剖面神经前部分支法 共40例,在腮腺前缘找出腮腺导管并在其上下寻找面神经颊支、颧支、颞支并向后解剖主干与切除腺体及肿块。
1.2.3 先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法 共49例,在下颌角附近,分离颈深筋膜浅层,寻找下颌缘支,沿其向主干解剖再由主干向前部分支解剖并切除腺体及肿块。
2 结果
本组126例有65例均在术后当天发生面瘫,发生率为51.59%,面瘫发生情况分别为下颌支48例,颊支8例,颧支3例,颞支2例,颈面干2例,颞面干2例,根据Kaplan-Meier评分标准,将术后6个月内可恢复的定为暂时面瘫,术后18个月仍不能恢复的定为永久性面瘫。三种术式的面瘫发生情况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术式与面瘫的发生率(略)
就暂时性面瘫发生率而言,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解剖主干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其他两种方法之间无差别。永久性面瘫因例数少无法经统计学处理。 3 讨论腮腺术后面瘫的原因 [2] 大致有:(1)术中机械性拉伤面神经。(2)术中电刀、电凝使用不当致面神经物理损伤。(3)皮肤消毒液对面神经的化学性损伤。(4)手术时间长,面神经长期暴露也能受到损伤。(5)再次手术的因解剖变异,组织粘连等易损伤面神经。
笔者通过本组资料及结果认为:由于面神经主干十分粗大且解剖位置恒定,不易损伤故主干法的面瘫发生率较低,而面神经周围支十分细小,解剖位置变异较大,容易损伤,故而两种术式的面瘫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下颌缘支,与其位置浅,行程长,缺少吻合支,易受牵拉有关。
虽然先解剖主干法对面神经的损伤相对较少,但笔者体会到:主干解剖法不易掌握,需要一定的熟练过程,有文献 [3] 报道在初用此法时出现过暂时性全面瘫,下颌缘支法最易掌握,其相对表浅,位置相对恒定。另外,主干解剖法适于颌后区腮腺下极肿块,而前部分支与下颌缘支法适于耳屏前、耳垂下肿块。具体术式的选择要根据肿块特点、术者的水平及习惯来选择,毕竟腮腺手术的原则是彻底切除,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宋萌,方品华,陆加梅.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口腔医学杂志,2002,22:24-26.
2 肖灿,李卫东,刘健.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后面瘫.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2:174-175.
3 毛弛,俞光岩,彭歆,等.改良的腮腺切除术.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0-63.
(收稿日期:2003-06-28)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黄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