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493
浅谈桂枝在痰饮证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43-01

    《伤寒》、《金匮》中,仲景所用之方有桂枝者70余首,笔者就《金匮》痰饮证中桂枝的运用,略述己见。

    桂枝:辛、甘、温,归肺、脾、心、膀胱经,功能解肌发汗,温阳止痛,化气行水,“桂枝性味辛温,主上气咳逆。”“色紫赤为水中所生之木火也。”桂枝辛散温通,能振奋气血,透达营卫,可外行于表,解肌风寒,横走四肢,温通经脉,寒滞,且能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故此,桂枝辛温,体轻、味薄。为上升之药耳,阳也。

    1 桂枝配茯苓温阳利水

    仲景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上两条分别论述了狭义的痰饮和微饮的证治,从中可知,苓桂术甘汤中,桂枝辛温通阳,行气化饮,又能化气利水,且能兼平冲降逆,与健脾渗湿,祛痰化饮的茯苓相配,脾得运,阳得升。使水下行而出,一温一利,实为温化渗利之妙用,此正合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

    2 桂枝助白术健脾温化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此乃中下焦水饮上逆之证治。膀胱气化不行,饮结于下焦,水无去路,胃中之水又不得脾气之转输,故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苦温的白术。崇土制水,健脾气而运化水湿,伍桂枝一药二用,既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温阳化气以利水,表解脾健气化行,因而水湿得去,诸证自消。

    3 桂枝配麻黄发汗利水

    “病益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论述了益饮的证治,皆属饮溢于肌表,当汗出而不汗出饮邪停留所致,当以汗解,因势利导;前者表重里轻,后者表轻里重。二者治均发散水气,正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麻黄得桂枝发汗力专,以奏利水之功;桂能镇气逆通太阳之阳,使水饮外达,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则肿自消,喘得平。

    4 桂枝得五味抑气敛逆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翁热如醉状,因腹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此乃是心肾阳气,素虚外寒不重,用小青龙汤更伤心肾之阳,肾气失制,引发冲气妄动,水饮随冲气而上下,治冲气则成当务之急,治以扶阳敛冲,以固肾气。桂枝辛温,通阳化饮扶心肾之阳,平冲降逆,酸温入肝之五味,间接治冲任,故敛散漫浮逆之阳气,潜阳于下敛气归元而养肾补心。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以平冲,这样阳气温通,阴气和调,冲气得平。

    由此可见,桂枝为辛温之药阳也,进一步说明痰饮二者同源属水湿阴也。故治疗当以温药和之。“温药”使表里阳气温升宣通,则饮化为气。“和之”乃温和调理痰饮之意,和之不是专于温补,而是温药之中兼有行消开导的作用。

    总之,仲景因证用药,不拘一格,能于其中,心领神会。

    作者单位:637146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龙桂卫生院

    (收稿日期:2003-05-27) (编辑 夫凡), http://www.100md.com(周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