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5例
摘要】 目的 总结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本院2001~2002年两年间收治的5例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例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采用保留十二指肠的切除囊肿,楔形整形伞状胰头,按胰肠、胆肠、肠肠吻合顺序重建消化道,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1例、1.5年2例、8个月1例、3个月1例,未见胆道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保留十二指肠的囊肿切除,楔形整形伞状胰头,按胰肠、胆肠、肠肠吻合顺序重建消化道手术方式治疗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有利于患儿胃肠道功能的保护,适用于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选择。
关键词 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 外科治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8-0722-02
胆总管囊肿是由于胰胆管的汇合异常,不能共同形成Vater壶腹,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致胆总管压力增高并胰酶对胆总管的作用引起胆总管扩张,多见于幼儿。 本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5例,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8个月~3.5岁,平均年龄2.1岁。本组5例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间隙性黄疸,右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病史,3例并有反复高热,胆道感染病史,均有恶心、呕吐,饮食不佳,Ⅰ度~Ⅱ度营养不良。进行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肝总管囊肿、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主胰管扩张,5例患儿胆总管囊肿大小分别为25.0cm×28.0cm、23.0cm×21.0cm、23.0cm×150cm、17.0cm×16.0cm、12.0cm×9.0cm,肝内胆管的最大扩张直径为1.2cm左右,主胰管扩张分别为0.6cm、0.5cm、0.5cm、0.4cm、0.4cm,术中发现胆总管囊肿与十二指肠、胃、大网膜、横结肠不同程度的粘连,胆囊肿大,胰头部呈伞状覆盖于囊肿之上,主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的巨大囊肿上,囊肿大小分别为:25.0cm×22.0cm×21.0cm、22.0cm×21.0cm×19.0cm、21.0cm×18.0cm×15.0cm、17.0cm×16.0cm×12.0cm、12.0cm×9.0cm×10.0cm。术后病理报告均示: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伞状组织为正常胰腺组织。
, 百拇医药
1.2 外科治疗 本组5例患儿,术前均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治疗,备血;APCHⅡ系统评分,全身情况明显改善后择期手术。术中松解粘连,分离伞状覆盖于囊肿之上的胰头组织,于Oddi括约肌之上至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切除囊肿及胆囊,离断主胰管,于Oddi括约肌之上关闭胆总管,保留十二指肠;伞状胰头经整形呈楔形后,行胰肠套入式吻合、胆肠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重建消化道。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通气后拔除胃管。术后1~2周停全胃肠道外营养,进食。
2 结果
本组5例均全部痊愈出院。随访2年1例、1.5年2例、8个月1例、3个月1例,未见胆道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3 讨论
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是由于胰胆管的汇合异常,不能共同形成Vater壶腹,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造成胆总管内长期压力增加并胰酶的作用,而致胆总管囊状扩张 [1] ,继而肝总管囊性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主胰管扩张、胆汁引流不畅、胆汁淤积,出现胆道反复感染,间歇性黄疸,右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营养不良。本组5例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幼儿,年龄在3.5岁以下,术前MRCP及术中发现囊肿巨大,直径均在10cm以上,3例直径大于20cm、病史中均有反复胆道感染,间隙性黄疸,恶心、呕吐,饮食不佳,营养不良,这增加了外科治疗的危险性。术前的抗感染、营养支持改善患儿的全身情况在整个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十分重要,术前、术后的APCHⅡ系统评分有利于患儿对创伤的耐受,术后的平稳恢复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估,适时改进治疗对策。全胃肠道营养促进了创伤的恢复和各吻合口的愈合。
, 百拇医药
主胰管开口的解剖学异常,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增大,原先包绕于胆总管胰腺段的胰头随之逐渐扩大,受巨大囊肿的牵拉呈伞状覆盖于囊肿之上。主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的原胆总管胰腺段扩张后的胆总管囊肿上。也为保留十二指肠,于Oddi括约肌之上切除囊肿,离断主胰头,胰管提供了解剖学上的基础。仔细解剖伞状胰头自囊肿上分离后,经整形楔形,在与空肠行套入式胰肠吻合;按胰肠、胆肠、肠肠吻合顺序重建消化道,保留了十二指肠及胃窦部,保护了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减少了损伤,有利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彻底性切除,有利于患儿手术后的恢复,提高了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黄志强胆管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56.
(收稿日期:2003-04-10)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黄涛)
关键词 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 外科治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8-0722-02
胆总管囊肿是由于胰胆管的汇合异常,不能共同形成Vater壶腹,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致胆总管压力增高并胰酶对胆总管的作用引起胆总管扩张,多见于幼儿。 本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5例,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幼儿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8个月~3.5岁,平均年龄2.1岁。本组5例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间隙性黄疸,右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病史,3例并有反复高热,胆道感染病史,均有恶心、呕吐,饮食不佳,Ⅰ度~Ⅱ度营养不良。进行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肝总管囊肿、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主胰管扩张,5例患儿胆总管囊肿大小分别为25.0cm×28.0cm、23.0cm×21.0cm、23.0cm×150cm、17.0cm×16.0cm、12.0cm×9.0cm,肝内胆管的最大扩张直径为1.2cm左右,主胰管扩张分别为0.6cm、0.5cm、0.5cm、0.4cm、0.4cm,术中发现胆总管囊肿与十二指肠、胃、大网膜、横结肠不同程度的粘连,胆囊肿大,胰头部呈伞状覆盖于囊肿之上,主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的巨大囊肿上,囊肿大小分别为:25.0cm×22.0cm×21.0cm、22.0cm×21.0cm×19.0cm、21.0cm×18.0cm×15.0cm、17.0cm×16.0cm×12.0cm、12.0cm×9.0cm×10.0cm。术后病理报告均示: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伞状组织为正常胰腺组织。
, 百拇医药
1.2 外科治疗 本组5例患儿,术前均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治疗,备血;APCHⅡ系统评分,全身情况明显改善后择期手术。术中松解粘连,分离伞状覆盖于囊肿之上的胰头组织,于Oddi括约肌之上至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切除囊肿及胆囊,离断主胰管,于Oddi括约肌之上关闭胆总管,保留十二指肠;伞状胰头经整形呈楔形后,行胰肠套入式吻合、胆肠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重建消化道。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通气后拔除胃管。术后1~2周停全胃肠道外营养,进食。
2 结果
本组5例均全部痊愈出院。随访2年1例、1.5年2例、8个月1例、3个月1例,未见胆道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3 讨论
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是由于胰胆管的汇合异常,不能共同形成Vater壶腹,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造成胆总管内长期压力增加并胰酶的作用,而致胆总管囊状扩张 [1] ,继而肝总管囊性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主胰管扩张、胆汁引流不畅、胆汁淤积,出现胆道反复感染,间歇性黄疸,右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营养不良。本组5例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肿幼儿,年龄在3.5岁以下,术前MRCP及术中发现囊肿巨大,直径均在10cm以上,3例直径大于20cm、病史中均有反复胆道感染,间隙性黄疸,恶心、呕吐,饮食不佳,营养不良,这增加了外科治疗的危险性。术前的抗感染、营养支持改善患儿的全身情况在整个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十分重要,术前、术后的APCHⅡ系统评分有利于患儿对创伤的耐受,术后的平稳恢复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估,适时改进治疗对策。全胃肠道营养促进了创伤的恢复和各吻合口的愈合。
, 百拇医药
主胰管开口的解剖学异常,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增大,原先包绕于胆总管胰腺段的胰头随之逐渐扩大,受巨大囊肿的牵拉呈伞状覆盖于囊肿之上。主胰管开口于Oddi括约肌之上的原胆总管胰腺段扩张后的胆总管囊肿上。也为保留十二指肠,于Oddi括约肌之上切除囊肿,离断主胰头,胰管提供了解剖学上的基础。仔细解剖伞状胰头自囊肿上分离后,经整形楔形,在与空肠行套入式胰肠吻合;按胰肠、胆肠、肠肠吻合顺序重建消化道,保留了十二指肠及胃窦部,保护了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减少了损伤,有利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彻底性切除,有利于患儿手术后的恢复,提高了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黄志强胆管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56.
(收稿日期:2003-04-10)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