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584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54-0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类固醇甾体结构而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有百余种NSAIDs药物上市,全世界每天约有3000万人应用这类药物缓解疼痛,现对其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1 常见不良反应

    1.1 消化道损害 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多见,严重者可出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及胃肠穿孔和出血。据国外报道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约15%~30%。每年因致消化道溃疡而住院的患者约10.7万例,其中死亡1.6万例。最近国际风湿病学联盟亚太地区的报告指出,药物不良反应25%由NSAIDs引起。

    1.2 肾损害 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镇痛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蛋白尿、高血钾等。吲哚美辛可致肾衰和水肿,苯氧布络芬、布络芬及萘普生可致肾病综合征,酮络芬可致膜性肾病等。许多报道亦指出NSAIDs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可能性仅次于氨基苷类抗生素。

    1.3 肝损害 几乎所有的NSAIDs都可致肝损害,表现为轻度肝酶升高,严重者肝细胞坏死。对乙酰氨基酚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严重的肝毒性,早期研究中150例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病例中30%发生肝损害,总病死率为1%~2%。国内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多达30余种,作为非处方药大量应用,应引起临床注意。

    1.4 其他不良反应 几乎所有的NSAIDs都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保泰松、吲哚美辛及双氯芬酸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度分别为8.7、12.7和8.8。NSAIDs也可致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瘙痒、光敏反应及哮喘等。

    2 不良反应的预防

    尽量使用新型制剂或者新开发的特异性COX-2抑制剂。上世纪80年代以来,肠溶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微囊制剂等新剂型不断出现,使该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减少;另外根据COX理论研制开发新的NSAIDS是近几年国内外的热点,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血小板功能无影响,无明显胃肠道、肾脏不良反应,但仍保持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现在开发成功并用于临床的有倾向性COX-2抑制剂(如尼美舒利、美罗昔康)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

    预防NSAIDs不良反应还应注意在临床上严格掌握NSAIDs的适应证,防止滥用;应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长期应用;了解掌握NSAIDs的复方制剂组成,避免重复用药;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用药史,必须使用NSAIDs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用药过频及重复用药;发现致消化性溃疡或出血、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积极治疗并发症;不要同时使用2种或更多种NSAIDs。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应用抗凝药、利尿剂、皮质激素、氨基苷类抗生素等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NSAIDs药物;NSAIDs的应用应个体化,对老年人关节炎应注意患者的脏器功能,如是否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等。长期应用NSAIDs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大便潜血,加用胃粘膜保护剂以减少对胃肠道的损害。

    作者单位:261021山东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

    (收稿日期:2003-06-23) (编辑 夏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