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4654
针吸细胞学诊断结节性筋膜炎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9-0783-01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又称假肉瘤性筋膜炎,在以往文献中还使用过浸润性筋膜炎、假肉瘤性纤维瘤病、软组织假肉瘤性病变等名称 [1] ,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瘤样病变。由于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较幼稚,核分裂多见、生长迅速,极易误诊为软组织恶性肿瘤。现报道我院1988~2000年间针吸细胞学检查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9例结节性筋膜炎,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3例,年龄11~64岁,平均37.8岁;部位:上肢5例,下肢2例,躯干部2例,其中1例为多发;发病至就诊时间:4天~4年,其中7例<3个月;大小为1cm×0.5cm×0.5cm~8cm×3cm×3cm,6例边界较清楚;3例感觉疼痛或压痛;均位于皮下。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本组9例均使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取材、瑞氏染色、光镜观察。

    2 结果

    本组9例均在术前行针吸细胞学检查:6例肯定诊断;2例疑为恶性,结节性筋膜炎待排;1例考虑为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

    3 讨论

    结节性筋膜炎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与外伤或感染有关,但缺乏充分的证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的反应过程,属于一种良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而不是真正的肿瘤,也不是炎症 [1,2]

    本病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多见于成年人,以20~40岁最多见,20~30岁为高峰期。本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上肢尤其以前臂多见,生长迅速,发病至就诊多短于3个月,但有少部分患者手术时发病已超过1年,可向下侵及肌肉 [1] 。部分病例可有疼痛、触痛、麻木或感觉异常,多位于皮下。
, http://www.100md.com
    镜下:细胞学特点较为一致,现归纳为:(1)疏松红染的粘液样基质背景;(2)细胞以散在分布为主,细胞团块内细胞间以胶原和粘液样物质分隔,形成一种特征性的“羽毛样”结构;(3)细胞和胞核以梭形为主,也可为椭圆形及圆形,细胞及胞核体积增大,差异可十分明显;(4)胞浆蓝染、较淡、多较丰富;(5)核肥胖淡染,呈细颗粒状或细网状分布,核仁明显,1~2个,可见核分裂相,但无病理性核分裂相;(6)偶见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其它炎性细胞少见。

    鉴别诊断:(1)纤维组织细胞瘤:相对成分较复杂,除成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外另有类圆形的组织细胞,并可有吞噬脂质或含铁血黄素的组织细胞。核仁小而不明显,可见Touton型巨细胞,背景粘液基质少见。(2)纤维瘤病:发病部位以腹壁及掌指部多见,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呈梭形,纤细,大小较一致,多形性不明显,无慢性炎性细胞浸润。(3)纤维肉瘤:细胞丰富,梭形,多形性明显,可有坏死,可见多核及明显异型核细胞,细胞团块内细胞间排列紧密,核染色质粗糙,分布不均,核仁明显,大小不一,核分裂多,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4)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位于躯干部,固定于皮肤,瘤细胞为梭形,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增大,但胞浆很少,核染色质稍粗,异型性较轻,瘤细胞有车轮状排列倾向。
, http://www.100md.com
    因本病具有良性和自限性的特点,部分病例肿块可自行消退。有报道11例经细针穿刺诊断而未行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筋膜炎,其中9例在数周内自行消退 [3] 。故针吸细胞学检查术前诊断对结节性筋膜炎的治疗越来越有重要意义,这从另一方面提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诊断要求。但在我们牢固掌握了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及镜下特点后,给予正确的诊断应不困难。

    参考文献

    1 赖日全.软组织肿瘤病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28.

    2 郑坚,Philipw,Allen.结节性筋膜炎201例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8(1):11-13.

    3 Stanley MW,Skoogl,Yani EM,et al.Nodular fasciitis:spontaneous resoˉlution following diagnosis by fine needle aspiration.Diagn Cytopathol,1993,9:322.

    作者单位:443000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

    (收稿日期:2003-05-20)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