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186
肾动脉夹层形成致高血压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4-0362-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1岁,因头晕、头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同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就诊于外院,当时体温37℃,血压180/120mmHg,血白细胞12×10 9 /L,尿常规有中量红细胞及少量蛋白,给予青霉素、倍他乐克、开搏通等治疗,血压控制在120~140/80~90mmHg,2周后尿液检查恢复正常,以高血压病为诊断收入我院。既往健康,每年常规体检均未见异常;否认高血压病家族史。29岁时因宫外孕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体温正常,血压160/90mmHg,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率83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好。入院后辅助检查见: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ANCA、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尿常规正常;尿液找结核菌3次均阴性;眼底检查见动静脉交叉征;静脉肾盂造影见:右侧肾盂肾盏未显影;同位素肾图见:左肾功能正常(GFR58.4ml/min),右肾几乎无功能(GFR12.4ml/min);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见:右肾动脉中段夹层形成,撕裂直至远端分叉前,局部血流呈涡流,远端血流堵塞,管腔相对狭窄70%~80%,右肾下动脉开口处挤压,血流减慢。入院后予倍他乐克50mg/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病人不同意进一步介入治疗,带药出院。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高血压的患者中,约5%的病例为继发性,肾血管性是常见的原因之一,肾血管性高血压指肾动脉管腔狭窄,由于病侧肾脏缺血,释放大量肾素,使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导致高血压;据国内资料,肾血管性高血压以大动脉炎最多见,其次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再次为纤维肌性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1)多见于30岁之前女性及50岁之后患者;(2)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为中重度高血压;(3)首发症状以头痛最多见,与高血压程度相关;(4)腹部及背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约61%~74%患者可出现);(5)血浆肾素活性增高;(6)表现为恶性高血压者,视网膜可有出血、渗出等改变;(7)肾盂造影见病侧肾盂延迟显影1min以上。该患者除高血压外,同时伴有腹痛、血尿及蛋白尿,结合各项检查结果,除外血管炎及肾脏本身病变,结合肾动脉造影结果右肾动脉夹层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诊断明确,此表现在临床中少见。追问病史,患者曾于1个月前反复使用一种腹部减肥仪器进行腹部震荡,是否与此有关不能确定。若遇血压骤然升高,在除外肾脏本身等因素时,应想到肾血管病变的可能。夹层的形成除外力作用之外,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异常也是可能原因。对于肾动脉夹层的治疗,除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外,可以考虑进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以解除肾脏缺血,但该患者夹层从中段一直延伸至上、下肾动脉分叉处,手术操作有一定困难;患者也不同意接受介入治疗。外科血管成形也因病变累及到血管肾内段而难以进行。对于因缺血而基本无功能的肾脏,而血压又不易控制者,可考虑行肾脏切除。

    (收稿日期:2003-05-18) (编辑 曲全), 百拇医药(赵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