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509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0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23-02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粘膜的一种反应。在中医临床学中,属于“鼻鼽”的范畴。1995年7月~2002年10月,用鼻息汤配合特效点按摩及静注细胞色素C联合治疗本病101例,经临床治疗,其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1例,其中季节性发作男43例,女25例;常年性发作男24例,女9例,年龄17~45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31天,最长3年,平均563天;均为两侧鼻腔粘膜病变,其每天分泌物少约50ml,多约350ml。平均每天分泌物为200ml。本组病例均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诊断和疗效判定。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自拟鼻息汤:辛夷花12g,苍耳子9g,黄芪9g,当归9g,桃仁9g,柴胡6g,桔梗9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温服,15天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头两侧疼痛重者,加蜈蚣、牛膝;遇冷风症状加重者,加防风、荆芥;伴口干咽燥者,加天花粉、麦冬;肺气虚寒者,可加入人参、党参;脾虚腹胀便稀者,加木香、厚朴、白术等。同时,用风油精作特效点按摩,其特效点的部位为:沿头颅双侧的蝶颞缝起点,向后上方经顶颞缝一线,用拇指指腹缓慢寻摸条索状压痛点。可分别寻得3~5处压痛明显的条索状压痛点,即为特效点,在本病患者中,其出现的阳性率为100%(此为笔者多年临床之心得)。并辅以百会穴,每天按摩1次。对每个点按摩3min,指力以病人能忍受为度,15天为1疗程。但应避免饥饿和劳累后重力施治。
, http://www.100md.com
    其次,用细胞色素C作常规皮试,皮试阴性者,应用5%葡萄糖20ml加细胞色素C30mg,行静脉缓慢注射。一般静注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发作停止,鼻功能恢复;(2)好转:症状缓解,发作减少;(3)无效:症状未见减轻。

    2 结果

    本组病人经1疗程治疗后,季节性发作病人治愈37例,占36.63%;好转31例,占30.69%;常年性发作病人治愈16例,占15.84%;好转14例,占13.86%;无效3例,占2.97%。其总有效率97.03%,总治愈率52.47%。

    1年后,随访本组病例,复发9例,占8.91%。其复发时,鼻塞、流涕等症状较原治疗前明显减轻约1/2。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变态反应性鼻炎,主要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和其他刺激因素有关,有常年性和季节性之分 [1] 。多数伴有流清

    涕、鼻塞、头额部和头颞侧的胀痛不适等气虚、清阳不升的 综合表现,且多有春秋两季加重的倾向,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

    本组病人运用鼻息汤治疗,其中的辛夷花,性味辛温、入肺、胃经,使胃清阳上升,通于头脑,善治风寒头痛,及鼻渊;苍耳子,性味甘温,祛风通肺窍,散结,此用可解鼻塞之功;黄芪温肺、入脾经,既补脾气、益肺气,又升举清阳;当归甘温和血,入心、肝、脾经,为血中之气药,补血活血,与黄芪共奏“气行则血行”之功;桃仁味苦、甘,性平,主要有破血散瘀,并有抑制过敏抗体生成的作用 [2] ,可减轻鼻粘膜的过敏状态;柴胡味苦,性平,有发表和里、退热升阳、和解少阳、疏肝解郁之效。由于肝气郁结,致人体阴阳气血不得正常升降流行,继致头痛、胸胀等,此用宣畅气血、旋转枢机,畅郁阳而化滞阴乃能疏肝解郁。桔梗,宣散肺气,疏风解表,引药上行,与黄芪、柴胡同用,升提阳气,则清涕可止。运用风油精作特效点按摩,能驱风散寒,通经活络。配合百会穴的点按,其效更为明显。这主要根据百会穴为阳经之海,总统一身之阳。百会归于督脉,位居巅顶,有居上治下之性,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之功 [3] 。共同达到开通鼻窍,减轻鼻腔粘膜的肿胀及分泌状态。同时,采用细胞色素C静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鼻腔粘膜的苍白水肿,增强机体抵抗力;并矫正细胞呼吸,增加氧的利用,促进物质代谢 [4] 。在预防本病的复发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以上3法的联合运用,从不同的角度对本病实施综合治疗,其疗效较为满意。但治愈或好转后,仍然要注意避免风寒、过度劳累、以及忌食辛辣和鱼虾鸡蛋,少接触花粉之类等。同时嘱患者隔日或隔2日进行自我按摩特效点及百会穴,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崔天国,郭梦和.全科医生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45.

    2 曾立 昆 山 .本草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77.

    3 郭长青,朱江.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集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3.

    4 龙 火 昆 ,李万亥.临床药物手册,修订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199.

    作者单位:650605云南晋城解放军第95520部队卫生所

    (收稿日期:2003-07-14)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