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5580
腹股沟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7-0647-01

    腹股沟皮瓣是由旋髂浅血管为蒂的组织瓣,临床应用已较为广泛,但本组病例选择均为儿童及腹壁脂肪少的成年人。本文就1年来我们应用腹股沟皮瓣的情况作一阐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6岁。以病因及部位不同分别应用该皮瓣修复腕部、手指、手背及虎口电烧伤4例,会阴部疤痕2例,腹股沟疤痕1例,手背疤痕1例,手背切痂后创面2例。

    1.2 皮瓣设计 以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为皮瓣蒂部,以此点至髂前上棘的连线为轴,按创面的大小与形状设计皮瓣。皮瓣最大10cm×22cm,最小6cm×4cm。按需要分为带蒂皮瓣与岛状皮瓣。

    1.3 结果 岛状皮瓣3例均成活,带蒂皮瓣于术后10~14天断蒂,全部成活且外观及功能均恢复良好。

    2 讨论

    旋髂浅动脉从股动脉发出向外在深筋膜深面走行,在缝匠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于髂前上棘远侧分支进入真皮下血管网。因此在外上方的皮瓣(髂腰部)可以较薄,而不致出现血运障碍。

    本组病例选择以儿童及皮下脂肪较少患者,同时在皮瓣的设计上采用外上方皮瓣,因而皮瓣质地薄,不臃肿,使得功能部位深部组织既得到有效保护,又不失功能灵活,同时避免了再次行皮瓣修薄术。本组病例皮瓣血运佳。因选择皮下脂肪少的患者,使得皮瓣血供减少了其在脂肪组织中的消耗,更有利于皮瓣的成活,尤其在手指、手背的修复中,更以解剖学为基础,不仅多选择外上方皮瓣为覆盖物,同时在术中即可对皮瓣进行修薄;在同蒂分叶皮瓣的制作中,仅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对多个手指进行修复,使得修复后功能灵活且血运良好。皮瓣转移灵活且供瓣区隐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收稿日期:2003-04-26)

    (编辑 黄杰), 百拇医药(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