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例长程发热病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 第4卷 第8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长程发热的病因,探讨长程发热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1年~2003年1月长程发热门诊259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259例长程发热病例,感染性疾病146人(56.4%),非感染疾病83例(32.0%),未查明病因的病例30例(11.6%)。诊断明确的229例经过治疗(不包括肿瘤),痊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30例未明确诊断的,经近2年的观察、随访,24例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无变化。结论 长程发热门诊病例,经过临床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实验室与必要的特殊仪器设备的帮助,大多能够明确诊断,经治疗(除肿瘤外)预后良好。
关键词 长程发热 病因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199-01
长程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可称为临床杂症,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常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甚至需要进行多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查明原因,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259例长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1月,因不明原因发热而来门诊治疗的病例。年龄14~60岁,男132例,女127例。
1.2 方法
1.2.1 检查 确定发热时间≥2周以上,体温≥37℃,每日早晚温差波动≥2.0℃。根据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伴随症状及体征,并进行相应必要的检查,如实验室及设备检查。
1.2.2 治疗 根据实验室及设备检查,明确诊断分别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及针对感染及结缔组织病等其它治疗。
2 结果
2.1 原因分析 259例长热患者146例(56.4%)为各种感染性疾病;83例(32%)为非感染性疾病;经各项实验室、相关设备检查及诊断性治疗仍未明确诊断的共30例(11.6%),见表1,2。
, 百拇医药
表1 146例各种感染而长程发热公布情况(略)
2.2 治疗与转归 对于诊断明确的病例,分别给予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及免疫性疾病针对性治疗等,治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未明确诊断30例经2年随访观察,6例(2.3%)经治疗未见好转,24例(9.3%)症状好转或消失。本组259例除18例(6.9%)肿瘤患者外,其它无1例死亡。
表2 83例非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分布(略)
3 讨论
长程发热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明确诊断困难,除需要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的临床查体,还需要借助于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查及特殊的实验检查,甚至借助于特殊的仪器设备的检查以明确诊断。临床医师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常见病、多发病方面不断开拓诊断思路是必要的。
, 百拇医药
本文259例不同年龄的长程发热病例,除30例未查明病因外,229例探查到发热原因,其感染性疾病仍占主要地位为146例,病原体中各种病毒感染为56例,细菌、支原体的感染均低于病毒感染,近2年来,EVB、CMV、CBV感染较常见应值得注意,在分析检查方面应给予考虑。另肺外结核的诊断有41例,并没有获病原学诊断只有5例淋巴结核病理报告明确为结核病,而主要经过诊断性抗痨治疗而明确诊断是感染性长程发热不可忽视病种[1]。
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在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通过各项特异免疫学、生化学、遗传学、病理、同位素等现代设备手段确定,非感染性疾病83例,结缔组织病41例占非感染性疾病的49.4%。另外其它发热,如甲亢及功能性发热有24例(28.9%)。在此两种发热患者都有特殊临床表现,但还是在排除其它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经过1年以上随访加之相适应治疗而诊断。
259例长程发热病例除18例各系统肿瘤外,241例经过对症、特异性、针对性病因治疗,只有6例无变化,235例发热症状消失。经过1年随访,无1例因长程发热死亡。因此,门诊长程发热患者除各种肿瘤外,经过诊断治疗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宝全.274例老年人长程发热病因分析.实用医技,2003,3(7):213.
(编辑 于少伟), 百拇医药
关键词 长程发热 病因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199-01
长程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可称为临床杂症,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常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甚至需要进行多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查明原因,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259例长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1月,因不明原因发热而来门诊治疗的病例。年龄14~60岁,男132例,女127例。
1.2 方法
1.2.1 检查 确定发热时间≥2周以上,体温≥37℃,每日早晚温差波动≥2.0℃。根据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伴随症状及体征,并进行相应必要的检查,如实验室及设备检查。
1.2.2 治疗 根据实验室及设备检查,明确诊断分别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及针对感染及结缔组织病等其它治疗。
2 结果
2.1 原因分析 259例长热患者146例(56.4%)为各种感染性疾病;83例(32%)为非感染性疾病;经各项实验室、相关设备检查及诊断性治疗仍未明确诊断的共30例(11.6%),见表1,2。
, 百拇医药
表1 146例各种感染而长程发热公布情况(略)
2.2 治疗与转归 对于诊断明确的病例,分别给予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及免疫性疾病针对性治疗等,治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未明确诊断30例经2年随访观察,6例(2.3%)经治疗未见好转,24例(9.3%)症状好转或消失。本组259例除18例(6.9%)肿瘤患者外,其它无1例死亡。
表2 83例非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分布(略)
3 讨论
长程发热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明确诊断困难,除需要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的临床查体,还需要借助于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查及特殊的实验检查,甚至借助于特殊的仪器设备的检查以明确诊断。临床医师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常见病、多发病方面不断开拓诊断思路是必要的。
, 百拇医药
本文259例不同年龄的长程发热病例,除30例未查明病因外,229例探查到发热原因,其感染性疾病仍占主要地位为146例,病原体中各种病毒感染为56例,细菌、支原体的感染均低于病毒感染,近2年来,EVB、CMV、CBV感染较常见应值得注意,在分析检查方面应给予考虑。另肺外结核的诊断有41例,并没有获病原学诊断只有5例淋巴结核病理报告明确为结核病,而主要经过诊断性抗痨治疗而明确诊断是感染性长程发热不可忽视病种[1]。
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在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通过各项特异免疫学、生化学、遗传学、病理、同位素等现代设备手段确定,非感染性疾病83例,结缔组织病41例占非感染性疾病的49.4%。另外其它发热,如甲亢及功能性发热有24例(28.9%)。在此两种发热患者都有特殊临床表现,但还是在排除其它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经过1年以上随访加之相适应治疗而诊断。
259例长程发热病例除18例各系统肿瘤外,241例经过对症、特异性、针对性病因治疗,只有6例无变化,235例发热症状消失。经过1年随访,无1例因长程发热死亡。因此,门诊长程发热患者除各种肿瘤外,经过诊断治疗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宝全.274例老年人长程发热病因分析.实用医技,2003,3(7):213.
(编辑 于少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