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针刺补泻的研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9-0811-02
针灸补泻,包括的范围很广,而在本文中述及的针灸补泻则指几种能达到补泻目的常用的毫针操作手法。由于病证有虚有实,运用毫针刺穴治病时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补法和泻法。补是有助于正气的恢复,泻是有助于驱除病邪,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历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补和泻的手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许多不同的毫针操作手法。
(1)捻转补泻法:主要是用捻转幅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来区别补泻。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得气后,继续捻转针柄,捻转幅度小,速度慢为补法。反之,捻转幅度大,速度快为泻法。
此外,还有依据捻转方向来区别补泻的。捻转方向分左右(顺逆),补法是左转(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法是右转(大指向后,食指向前),针灸大师杨继洲称此为:“子午补泻”。并谓:“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而营卫自流通矣”。因卫气行于体表,属阳,左转可行卫气;营气行于经脉中,属里,属阴,右转可调营气。
, http://www.100md.com
《标幽赋》有说:“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也是说右转为泻,左转为补。在《针经指南·气血问答》中解释说:“……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这是从“左阳、右阴”的阴阳理论演绎而来。由于这一说法的推衍,捻转补泻则更为复杂了。如《金针赋》认为“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左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神应经》又提出以医生的左右手分别用于病人的对侧穴位的捻针来分补泻。《医学入门》又结合各项内容分左右、手足、阴阳、经脉、男女、上下午,采用不同的针向、呼吸和捻转来进行补泻等等。在《针灸问答》中又记载根据经脉循行的逆顺,提出上行的经脉(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左转顺经为补,右转逆经为泻;下行的经脉(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右转顺经为补,左转逆经为泻。目的是认为顺经而转可以推动气血运行而补不足,逆经而转可以牵制气血运行而泻有余。从以上的各种说法可以明显看出,以左右捻转来区分补泻,需要临床上进一步完善。
(2)提插补泻法:主要是在提插时以用力轻重和速度快慢来区别补泻。当进针达一定深度得气后,开始提插,提时用力轻、速度慢;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为补法。反之,提时用力重、速度快;插时用力轻、速度慢为泻法。《难经·七十六难》中云:“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也即此意。所谓从卫取气,即卧针浅刺,得气后推向深部,以收敛流散之气,故为补法。而所谓从荣置气,即得气后,引向浅处,以放散积滞之气,故为泻法。杨继洲进一步发挥为:“从外推内而入之,阳之下为补;从内引持而出,阴之上为泻”。《灵枢·官能》篇指出:补法要“微旋而徐推(插)之”,泻法要“伸(提)而迎之。”后来《难经·七十八难》中作了补充,认为“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后代医家据此而演绎成为“紧按慢提”是补,“紧提慢按”是泻的操作方法。但《八法手法歌》中却认为:“急按慢提阴气升(泻),急提慢按阳气降(补)。”恰和前者相反。《金针赋》中又认为:“男子……提针(紧提)为热(补),插针(紧按)为寒(泻);女子……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医学入门》中还提出:“男子午前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午后提针为寒,插针为热。女子反之”的方法。这些自由矛盾的记载,更明显地显示了这二种手法来自阴阳的推衍。但是,徐进针、慢插针属较轻的刺激;疾进针、快(紧)插针属较重的刺激,在临床上有参考价值。
, 百拇医药
(3)平补平泻法:此法用于虚实不太明显的患者。当针达一定深度出现针感后,在提插捻转过程中,用力均匀,速度中等,针感比较缓和,用中等速度出针。
所谓:“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因此可以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如此,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临床上应区别应用。
(4)徐疾补泻法:此法是以进针、退针分快(疾)慢(徐)来区分补、泻的。进针时徐徐刺入(进针慢分部进先浅后深,出针快(一次退)疾速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泻法为进针快(一次进),先深后浅,疾速刺入,出针时退针慢分部退。《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即指此意。《灵枢·小针解》注为:“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它是以进出针的过程而言的。杨继洲在《三衢杨氏补泻》中认为:“徐疾二字,一作缓急之义,一作久速之义。”其中缓急即快慢,是以进出针过程的快慢而区分补泻的,而久速是指留针时间的长短区分补泻的。
, 百拇医药
徐疾补泻法是指穴位所在的皮肉等组织,按其深(内)浅(外)的位置分为外阳内阴。认为“皮肤之上,……阳气所行;肌肉之下,……阴气所行。”(《难经·七十难》丁注)因此,设想通过进针慢、退针快,先浅后深的徐疾补法,或者采取插针重(紧按)、提针轻(慢提)的提插补法的操作,将浅部的“阳气”引入深部,就是所谓“从外推内而入之”、“阳下之为补”(《针灸大成》);相反,用进针快、退针慢,先深后浅的徐疾泻法,或插针轻(慢按)、提针重(紧提)的提插泻法的操作,将深部的“阴气”引出浅部,即“从内引持而出之”、“阴上之为泻”(《针灸大成》)。古人认为通过这样“因阴阳内外而进退针”的操作,使得针刺部位的阴阳内外(深浅部)之气调和,就能解决脏腑器官的各种虚实偏胜现象。这种由阴阳演绎推衍来的方法有待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加深认识。
(5)呼吸补泻法:本法最早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其方法当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古人认为“呼尽内(进)针”和“候吸引(退)针”,可使人体内“大气(空气)留止”,所以是补法;相反,“吸则内(进)针”和“候呼引(退)针”,可使人体内“大气皆出”,所以是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杵。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昏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获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所以,针刺与均匀的呼吸运动相结合,通过调息从而调整经气的运行,使气至病所,而达到针刺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6)针向(芒)补泻又称之为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灵枢·小针解》注为:迎而夺之者,泻也”。“‘随而济之’者,补也”。但在临床上,若仅局限为针向与经络循行方向的来去之义,本负失之偏颇,这类也已被经络系统的双向传导而证实。迎随补泻法是以“经脉流注”的方向为依据,认为顺经而刺可以推动气血的运行,起补的作用;逆经而刺可牵制气血的运行而 产生泻的作用。所谓“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针灸大成》)。或称针向补泻为“迎随补泻”,但这与《内经》所说的“迎随”意义有不同,《内经》说的“迎而夺之”和“随而济之”是补泻的总则,并不是单指针芒的方向。
除上述6种毫针补泻的方法以外,还有开阖补泻法、九六数补泻法、子母穴补泻法、十二时(纳支)补泻法等。在此不一一述及。
毫针针刺补泻法起源很早,自《内经》、《难经》以来均有记载,往往是手法与穴法并重,有“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之说。更有“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之说。可见补泻手法在毫针针刺治病中是很重要的。“补泻反则病益笃”、“满而补之”、“虚而泻之”,则“予之死期”,“数年间用而百发百中,无不奏效。”明初的徐凤手法理论中提到“通经接气”法,仍是运用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诸法,使针感“走到疼痛之所”的手法。事实证明,正确地选择毫针针刺补泻手法和合适的刺激部位,是提高临床疗效,光大针灸声誉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者单位:337000江西省萍乡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3-08-12)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石萍湘)
针灸补泻,包括的范围很广,而在本文中述及的针灸补泻则指几种能达到补泻目的常用的毫针操作手法。由于病证有虚有实,运用毫针刺穴治病时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补法和泻法。补是有助于正气的恢复,泻是有助于驱除病邪,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历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补和泻的手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许多不同的毫针操作手法。
(1)捻转补泻法:主要是用捻转幅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来区别补泻。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得气后,继续捻转针柄,捻转幅度小,速度慢为补法。反之,捻转幅度大,速度快为泻法。
此外,还有依据捻转方向来区别补泻的。捻转方向分左右(顺逆),补法是左转(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法是右转(大指向后,食指向前),针灸大师杨继洲称此为:“子午补泻”。并谓:“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而营卫自流通矣”。因卫气行于体表,属阳,左转可行卫气;营气行于经脉中,属里,属阴,右转可调营气。
, http://www.100md.com
《标幽赋》有说:“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也是说右转为泻,左转为补。在《针经指南·气血问答》中解释说:“……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这是从“左阳、右阴”的阴阳理论演绎而来。由于这一说法的推衍,捻转补泻则更为复杂了。如《金针赋》认为“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左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神应经》又提出以医生的左右手分别用于病人的对侧穴位的捻针来分补泻。《医学入门》又结合各项内容分左右、手足、阴阳、经脉、男女、上下午,采用不同的针向、呼吸和捻转来进行补泻等等。在《针灸问答》中又记载根据经脉循行的逆顺,提出上行的经脉(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左转顺经为补,右转逆经为泻;下行的经脉(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右转顺经为补,左转逆经为泻。目的是认为顺经而转可以推动气血运行而补不足,逆经而转可以牵制气血运行而泻有余。从以上的各种说法可以明显看出,以左右捻转来区分补泻,需要临床上进一步完善。
(2)提插补泻法:主要是在提插时以用力轻重和速度快慢来区别补泻。当进针达一定深度得气后,开始提插,提时用力轻、速度慢;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为补法。反之,提时用力重、速度快;插时用力轻、速度慢为泻法。《难经·七十六难》中云:“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也即此意。所谓从卫取气,即卧针浅刺,得气后推向深部,以收敛流散之气,故为补法。而所谓从荣置气,即得气后,引向浅处,以放散积滞之气,故为泻法。杨继洲进一步发挥为:“从外推内而入之,阳之下为补;从内引持而出,阴之上为泻”。《灵枢·官能》篇指出:补法要“微旋而徐推(插)之”,泻法要“伸(提)而迎之。”后来《难经·七十八难》中作了补充,认为“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后代医家据此而演绎成为“紧按慢提”是补,“紧提慢按”是泻的操作方法。但《八法手法歌》中却认为:“急按慢提阴气升(泻),急提慢按阳气降(补)。”恰和前者相反。《金针赋》中又认为:“男子……提针(紧提)为热(补),插针(紧按)为寒(泻);女子……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医学入门》中还提出:“男子午前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午后提针为寒,插针为热。女子反之”的方法。这些自由矛盾的记载,更明显地显示了这二种手法来自阴阳的推衍。但是,徐进针、慢插针属较轻的刺激;疾进针、快(紧)插针属较重的刺激,在临床上有参考价值。
, 百拇医药
(3)平补平泻法:此法用于虚实不太明显的患者。当针达一定深度出现针感后,在提插捻转过程中,用力均匀,速度中等,针感比较缓和,用中等速度出针。
所谓:“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因此可以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如此,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临床上应区别应用。
(4)徐疾补泻法:此法是以进针、退针分快(疾)慢(徐)来区分补、泻的。进针时徐徐刺入(进针慢分部进先浅后深,出针快(一次退)疾速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泻法为进针快(一次进),先深后浅,疾速刺入,出针时退针慢分部退。《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即指此意。《灵枢·小针解》注为:“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它是以进出针的过程而言的。杨继洲在《三衢杨氏补泻》中认为:“徐疾二字,一作缓急之义,一作久速之义。”其中缓急即快慢,是以进出针过程的快慢而区分补泻的,而久速是指留针时间的长短区分补泻的。
, 百拇医药
徐疾补泻法是指穴位所在的皮肉等组织,按其深(内)浅(外)的位置分为外阳内阴。认为“皮肤之上,……阳气所行;肌肉之下,……阴气所行。”(《难经·七十难》丁注)因此,设想通过进针慢、退针快,先浅后深的徐疾补法,或者采取插针重(紧按)、提针轻(慢提)的提插补法的操作,将浅部的“阳气”引入深部,就是所谓“从外推内而入之”、“阳下之为补”(《针灸大成》);相反,用进针快、退针慢,先深后浅的徐疾泻法,或插针轻(慢按)、提针重(紧提)的提插泻法的操作,将深部的“阴气”引出浅部,即“从内引持而出之”、“阴上之为泻”(《针灸大成》)。古人认为通过这样“因阴阳内外而进退针”的操作,使得针刺部位的阴阳内外(深浅部)之气调和,就能解决脏腑器官的各种虚实偏胜现象。这种由阴阳演绎推衍来的方法有待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加深认识。
(5)呼吸补泻法:本法最早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其方法当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古人认为“呼尽内(进)针”和“候吸引(退)针”,可使人体内“大气(空气)留止”,所以是补法;相反,“吸则内(进)针”和“候呼引(退)针”,可使人体内“大气皆出”,所以是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杵。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昏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获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所以,针刺与均匀的呼吸运动相结合,通过调息从而调整经气的运行,使气至病所,而达到针刺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6)针向(芒)补泻又称之为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灵枢·小针解》注为:迎而夺之者,泻也”。“‘随而济之’者,补也”。但在临床上,若仅局限为针向与经络循行方向的来去之义,本负失之偏颇,这类也已被经络系统的双向传导而证实。迎随补泻法是以“经脉流注”的方向为依据,认为顺经而刺可以推动气血的运行,起补的作用;逆经而刺可牵制气血的运行而 产生泻的作用。所谓“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针灸大成》)。或称针向补泻为“迎随补泻”,但这与《内经》所说的“迎随”意义有不同,《内经》说的“迎而夺之”和“随而济之”是补泻的总则,并不是单指针芒的方向。
除上述6种毫针补泻的方法以外,还有开阖补泻法、九六数补泻法、子母穴补泻法、十二时(纳支)补泻法等。在此不一一述及。
毫针针刺补泻法起源很早,自《内经》、《难经》以来均有记载,往往是手法与穴法并重,有“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之说。更有“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之说。可见补泻手法在毫针针刺治病中是很重要的。“补泻反则病益笃”、“满而补之”、“虚而泻之”,则“予之死期”,“数年间用而百发百中,无不奏效。”明初的徐凤手法理论中提到“通经接气”法,仍是运用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诸法,使针感“走到疼痛之所”的手法。事实证明,正确地选择毫针针刺补泻手法和合适的刺激部位,是提高临床疗效,光大针灸声誉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者单位:337000江西省萍乡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3-08-12)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石萍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