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5754
胃肠结石堵塞5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 第4卷 第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对胃肠结石堵塞性肠梗阻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5例胃肠结石堵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病人术前诊断粘连性肠梗阻2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2例,胃溃疡并出血1例,5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并确诊胃肠结石堵塞性肠梗阻。结论 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及有进食柿子和黑枣的病人要提高警惕,重视对病史的询问,仔细分析相关辅助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有助于术前的正确诊断。

    关键词 胃肠结石 肠堵塞 治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178-02

    胃肠结石堵塞是一种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在一定的情况下可压迫肠壁引起坏死、穿孔,需提高对胃肠结石堵塞的认识,重视对病史的询问,仔细分析有关的检查,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减少误诊,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近10年我院收治胃肠结石堵塞性肠梗阻5例,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患者,年龄33~74岁,男3例,女2例。3例患者曾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并行Oddis括约肌成形术,2例合并有胆囊结石;1例有阑尾炎病史10多年;2例起病前曾进食大量柿子。1例出现右上腹囊性包块,有压痛及反跳痛,CT及B超提示右上腹混合性包块,以液性为主,包块可增大、缩小,缩小时疼痛缓解。1例术前CT示胆囊结石,结石约4.5cm×5cm,因幽门占位性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中未能触及胆囊结石,术后2周仍有呃逆,阵发性上腹疼痛,胃肠减压每天引出600~1000ml胃液,碘油造影提示空回肠交界处梗阻。1例患者无手术病史,反复上腹部疼痛伴排黑便1周,腹胀疼痛加剧,停止肛门排气排便1天。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均呈渐进性加重;腹部X-线检查均有大小不等的液气平面及相应肠段的瘀张;腹部B超呈肠梗阻声像图改变。5例患者术前诊断粘连性肠梗阻2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2例,胃溃疡并出血1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对症处理,效果欠佳,症状加重,均行急诊手术。患者从症状出现到手术时间:2天~2个月不等。
, 百拇医药
    2 手术结果

    5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术中均确诊为胃肠结石堵塞梗阻。1例为单发性结石,4例为多发性结石,其中1例患者结石同时分布在胃、空肠和回肠。2例合并结石梗阻处肠壁坏死穿孔,腹腔积脓液,化脓性全腹膜炎。1例合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3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均为胃、空肠结肠前吻合,输入段对胃小弯。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在回肠末段有粘连带,部分回肠粘连扭曲。堵塞结石主要分布于胃腔内2例;胃肠吻合口下输出段空肠3例;回肠末段3例;空肠中段1例。结石大小不等,胃腔结石较大6cm×8cm~10cm×16cm;空回肠结石约4cm×3cm~6cm×10cm。手术方法主要根据结石部位决定,切开胃、肠壁单纯取石。有穿孔、坏死则行穿孔修补或坏死肠段切除。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患者行切除胆囊,修补十二指肠内瘘口。对有胃大部切除史的患者兼行胆囊切除术。本组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胃肠结石堵塞性肠梗阻从临床表现上很难与粘连性肠梗阻相区别,特别是在有手术史的病例,容易延误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 百拇医药
    3.1 胃肠结石堵塞的好发部位 胃肠结石的堵塞主要发生于生理性狭窄或病理性狭窄的部位。生理性狭窄是指幽门、十二指肠空肠曲、回肠末段;病理性狭窄主要由于手术的方式及术后的粘连所形成,如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当输入袢过短或胃小弯切除过多时吻合后输入袢与吻合口形成锐角,输入袢过长术后容易形成粘连扭曲,输入袢肠壁翻入过多均可形成狭窄 [1] ;输入袢和输出袢形成180°交叉 [2] 时较大的结石不容易通过,很快出现输入袢梗阻症状。此外术后小肠与小肠或与腹腔脏器的粘连成角,形成相对狭窄,较大的结石不能通过。

    3.2 胃肠结石堵塞的成因

    3.2.1 胃石堵塞 本组2例患者平时喜好进食柿子,发病前均进食了大量柿子,因术前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忽略了柿石堵塞的可能性。柿子富含鞣酸,遇胃酸后形成胶状物质,与进食的植物纤维凝集在一起,是胃石形成的基础。患者胃内结石形成会自觉上腹闷胀不适,厌食,甚至出现胃区疼痛,一般体积较小结石可顺利通过幽门而进入小肠内,但体 积较大的胃石不能顺利通过幽门,对胃粘膜形成一个长期的刺激,导致胃炎及胃溃疡,甚至会引起胃粘膜出血。结石可反复嵌顿在幽门处,引起幽门梗阻,恶心呕吐胃内容物,经胃肠减压后症状可减轻,胃石可退回胃体中,亦可进入十二指肠内,在狭窄部位引起梗阻,引起不同部位的肠梗阻表现。1例患者反复出现中上腹阵发性疼痛,症状渐加重,主要原因是胃结石对幽门的反复刺激所致,当胃石嵌顿时出现频繁呕吐。1例患者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并有排黑便,导致入院初期误诊为胃溃疡并出血。
, http://www.100md.com
    3.2.2 胆石性肠堵塞 胆石性肠堵塞是由于较大的胆道结石进入肠管内,运行至生理或病理性狭窄部位时,就可以形成肠堵塞。胃大部切除术后可增加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 [1] ,通常发生在术后5~20年不等。根据本组3例资料均提示存在胆道结石,1例患者术中探查显示存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石可通过瘘口进入十二指肠内;1例患者曾行oddis括约肌成形术,胆道结石可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内。进入小肠的胆石一般情况下可排出体外而不引起症状,但当胆石较大时,一般>2.5cm时容易引起梗阻 [2] ,胆石运行至空肠曲或回肠末段,以及病理性狭窄时,较大的结石不能顺利通过,患者即引起绞痛,出现梗阻症状,腹胀、恶心、呕吐,当胆石向下通过狭窄部位时疼痛及梗阻症状缓解,若胆石出现嵌顿,随着梗阻症状的加重,肠壁变薄,嵌顿部位炎症水肿加重容易引起肠穿孔。本组2例患者均因梗阻时间较长而出现穿孔,导致肠液流入腹腔内,引起化脓性腹膜炎。术中必需探查全段小肠,对于多发性胆石,因结石的大小不同,狭窄部位容许通过的结石大小不同,可以使结石处在不同的肠段。对于胆总管多发性结石的患者在完成胆道取石后必须探查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以免遗漏较大的结石,造成术后早期残余胆石堵塞性肠梗阻的出现。本组1例患者术前检查提示胆囊结石4.5cm×5cm,术中探查时未能触及结石,而且没有探查全段小肠就结束手术,术后患者出现频繁呕吐,碘油造影示空回肠交界段梗阻,再次手术发现空肠段结石堵塞,结石大小与术前胆囊结石大小一致,可推断该患者的肠结石来源于胆囊。
, 百拇医药
    3.3 胃肠结石的治疗 胃结石患者在没有出现梗阻症状时可保守治疗,通过中药排石效果良好;此外可用纤维胃镜将结石搅碎使其容易排出。当出现梗阻症状或有腹膜炎体征时需行剖腹探查,切开胃壁单纯取石,对于胃粘膜出血及胃溃疡不需作特殊处理,据文献报告取石后经内科治疗溃疡可愈合。对于有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需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狭窄的部位予以相应处理。对于胆石性肠堵塞者,切开肠壁将胆石取出,有穿孔、坏死则行肠段部分切除,此外还需切除胆囊。手术过程中必须探查全部肠段,尽可能避免有残余结石。对于有手术病史的患者需松解粘连带。

    参考文献

    1 杨金镛,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处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2-353,361-362.

    2 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73,1157.

    作者单位:1 528300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

    2 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普外科

    (编辑 张璇), http://www.100md.com(梁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