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8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用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缩短病程的方法。方法 舒胆汤加减,水煎内服,每日1剂。结果 可有效地减轻疼痛,明显缩短病程。结论 用舒胆汤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不仅可以缩短其病程,而且可以防止并发感染。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舒胆汤 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9-0814-01
笔者近年来,用舒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以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血液化验等,确诊为胆道蛔虫症,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0~65岁。
1.2 治疗方法 舒胆汤方药组成:乌梅30g,柴胡15g,枳实15g,白芍30g,炙甘草6g,黄芩15g,陈皮8g;加减:食滞型加山楂15g,麦芽15g;湿热型加茵陈30g,连翘15g,银花15g,公英15g;气滞型加佛手12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15g。水煎服,每日1剂。
, 百拇医药
2 治疗
结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56例,占82.4%;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9例,占13.2%;无效:症状无改善,3例,占4.4%,有效率95.6%。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2000年6月22日初诊,6月21日午餐后突觉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痛,放射至右肩背,伴恶心、大汗淋漓。查体:T38.3℃,剑突下右下方有轻度深压痛。做腹部B超示胆道内条状光影。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经用西药常规治疗,症状未见改善,要求中医会诊,见病人舌胖、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为蛔厥证。治用舒胆汤加茵陈30g,公英20g,连翘15g,银花15g,服药2剂后,疼痛缓解。
4 讨论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蛔虫一般寄生在小肠中下段,当人饮食不节、饥饿过度或驱虫不当时,可导致脏腑不调,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度下降等而诱发蛔虫窜动。蛔虫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惯,当胆总管括约肌收缩功能失调时更易钻入 [1] 。蛔虫钻入胆道后,由于机械性刺激和随虫体带进的细菌停积在胆道而致肝胆郁滞、气机不利,则见腹部剧痛或发寒热、胁痛、口苦、便秘、尿黄等胆道感染———肝胆湿热之症 [2] 。笔者从长期实践认识到,乌梅汤治疗厥阴蛔厥证———寒热夹杂、虚实兼见者较好,而胆道蛔虫症以气滞、食滞、湿热者最多。乌梅汤中川椒、细辛、附子、干姜、桂枝等辛热之品对湿热、食滞、气滞者所不宜,而舒胆汤才是针对胆道蛔虫症的药证相合的药物,方中柴胡、枳实、白芍、陈皮调和脏腑,疏肝利胆,缓急止痛;黄芩清热力强,有抗菌消炎作用,可防治感染;乌梅味酸,前人认为:“蛔得酸则安”,故能安蛔,现代研究证实,乌梅对肠管运动有抑制作用,有利于解除肠管及胆总管的痉挛,使喜碱厌酸的蛔虫退出胆道。方中诸药合用,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及胆总管括约肌收缩的迅速恢复。舒胆汤对肠道蛔虫症患者服之有显著效果,合并胆道感染者可适当静滴清开灵、复方丹参针、双黄连粉针等。
参考文献
1 刘忠彬.消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6例.吉林中医药,1991,(4):17.
2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53.
作者单位:514500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2-17)
(编辑 使臻), 百拇医药(曾芬)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舒胆汤 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9-0814-01
笔者近年来,用舒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以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血液化验等,确诊为胆道蛔虫症,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0~65岁。
1.2 治疗方法 舒胆汤方药组成:乌梅30g,柴胡15g,枳实15g,白芍30g,炙甘草6g,黄芩15g,陈皮8g;加减:食滞型加山楂15g,麦芽15g;湿热型加茵陈30g,连翘15g,银花15g,公英15g;气滞型加佛手12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15g。水煎服,每日1剂。
, 百拇医药
2 治疗
结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56例,占82.4%;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9例,占13.2%;无效:症状无改善,3例,占4.4%,有效率95.6%。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2000年6月22日初诊,6月21日午餐后突觉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痛,放射至右肩背,伴恶心、大汗淋漓。查体:T38.3℃,剑突下右下方有轻度深压痛。做腹部B超示胆道内条状光影。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经用西药常规治疗,症状未见改善,要求中医会诊,见病人舌胖、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为蛔厥证。治用舒胆汤加茵陈30g,公英20g,连翘15g,银花15g,服药2剂后,疼痛缓解。
4 讨论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蛔虫一般寄生在小肠中下段,当人饮食不节、饥饿过度或驱虫不当时,可导致脏腑不调,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度下降等而诱发蛔虫窜动。蛔虫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惯,当胆总管括约肌收缩功能失调时更易钻入 [1] 。蛔虫钻入胆道后,由于机械性刺激和随虫体带进的细菌停积在胆道而致肝胆郁滞、气机不利,则见腹部剧痛或发寒热、胁痛、口苦、便秘、尿黄等胆道感染———肝胆湿热之症 [2] 。笔者从长期实践认识到,乌梅汤治疗厥阴蛔厥证———寒热夹杂、虚实兼见者较好,而胆道蛔虫症以气滞、食滞、湿热者最多。乌梅汤中川椒、细辛、附子、干姜、桂枝等辛热之品对湿热、食滞、气滞者所不宜,而舒胆汤才是针对胆道蛔虫症的药证相合的药物,方中柴胡、枳实、白芍、陈皮调和脏腑,疏肝利胆,缓急止痛;黄芩清热力强,有抗菌消炎作用,可防治感染;乌梅味酸,前人认为:“蛔得酸则安”,故能安蛔,现代研究证实,乌梅对肠管运动有抑制作用,有利于解除肠管及胆总管的痉挛,使喜碱厌酸的蛔虫退出胆道。方中诸药合用,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及胆总管括约肌收缩的迅速恢复。舒胆汤对肠道蛔虫症患者服之有显著效果,合并胆道感染者可适当静滴清开灵、复方丹参针、双黄连粉针等。
参考文献
1 刘忠彬.消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6例.吉林中医药,1991,(4):17.
2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53.
作者单位:514500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2-17)
(编辑 使臻), 百拇医药(曾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