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抢救中注意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 第4卷 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242-03
心脏骤停时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及时而正确的进行现场抢救是关键。据临床观察,有相当一部分抢救人员的急救操作不规范,没有掌握更新的技术而导致抢救失败。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合临床及近年来的文献,再谈心脏骤停抢救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初期复苏阶段
以往提倡的是:A、B、C、D(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支持循环、D心脏除颤),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胸外心脏按压应先于人工呼吸,即C、A、B、D程序。其理由是 [1] :(1)肺在正常时含有足够的氧,呼吸停止后能防止严重血氧不饱和达30s左右;(2)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比缺血为大;(3)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呼吸均有可能保持满意状态。
1.1 人工循环
, 百拇医药
1.1.1 心前区捶击 传统观念认为捶击好处大于可能带来的危害,而被列为心肺复苏首选手段,但近年来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用,原因是 [2] :捶击能够终止窦速,可能是阻断了支持窦速的折返途径,但若捶击刚好落在心室易损期,也可引起室颤。对仍有心跳但缺氧的心脏如失血或窒息者,捶击产生的低电能有时可诱发室速、室颤,甚至停搏。捶击虽可产生5~15瓦秒的电能,但不足以引起心脏的机械收缩,对缺血性心脏病、电机械分离和持续1min以上的室颤是无效的。应只限于下列情况下使用:(1)心脏骤停后1min内施行;(2)刚刚出现的室速或室颤者;(3)已知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室性停搏。
1.1.2 胸外心脏按压 [1,3] 胸外心脏按压时不但要注意姿势、部位、方法,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每次胸骨压下后持续0.5s,然后放松。我们认为按下的时间要短于放松的时间,因为按下相当于心脏的收缩期,只要按下的时间足够(正常左室喷血时间0.3s),心脏内的血液即大部分被射出,继续按压住不放,不仅不能增加心搏出量,反将减低下次心搏出量;而放松是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期,此时血液流回心脏是被动的,需要足够的时间,舒张期短,回心血量少,下一次的心搏出量也少;(2)按压的频率是80~100次/min为宜,因为每分钟的搏出量=每搏量×心率,胸外按压时每搏量不能达到与心脏自主收缩时那样有效,仅为正常血循环的1/4~1/3,只有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每分钟搏出量。事实证明,按压频率较快时,心脏复苏较好。年龄越小,按压的频率应越快,如婴儿120~140次/min,幼儿100~120次/min,年长儿同成人80~100次/min。(3)监测胸外按压时最好选用股动脉,因股动脉易于触及,同时不怕用力按压,双侧股动脉完全压住,没有血液进入双下肢,还可以提高主动脉内的压力,增加心脏、肾血供。
, 百拇医药
1.2 人工呼吸 在现场抢救 [4] 不少人十分重视心脏复苏,而疏忽呼吸的重建,结果造成“复苏困难”或“复苏后脑病”。事实上呼吸复苏有时较心脏复苏更为困难。因此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必须立即撤去枕头,迅速通过手技(将头部后仰,把下额推向前上方,用拇指压下下唇,使口张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正确的口对口呼吸。但婴幼儿由于气管缺乏坚固的软骨组织支持,容易塌陷,因此头位不宜后仰,相反应使头部略高于床面。条件许可,尽早气管插管,连接气囊加压给氧,或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若机械通气无条件时,应采取在吹气前先做几次快速的深呼吸,尽量使自己肺内所含二氧化碳浓度减低,然后张嘴大口吸气,立即吹向病人,据测定经过这样的改进,氧含量可由原来的15.5%上升至18%,二氧化碳含量从原来的4%降至2%。另外为了及时纠正缺氧,降低病人体内二氧化碳的积存,最初的吹气可连续快吹气5~6次,然后按常规速度进行。
2 二期复苏阶段
2.1 用药途径 传统的心腔内注射,因其成功率低副作用大,目前已不主张应用。只限于心脏骤停早期静脉难以开通等迫不得已情况下应用。现推荐以下给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2.1.1 静脉内给药 首选近心静脉如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次之可考虑股静脉,远端静脉用药不是理想的途径。因胸外按压时髂动脉与髂静脉压力几乎相等,很少有血液流到肢体远端,所以远端给药很难回流心脏,多半无效。
2.1.2 气管内给药 [1,5] 多为气管内插管已经建立,而静脉通路尚未建立时选择。显效时间比静脉更快,因为肺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可迅速经过肺循环到达左心室而发挥作用,但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比静脉给药长1~4倍,故反复给药时应予注意。方法为用一般细塑料管经气管插管置入细支气管内,将药物稀释成10ml滴入,以减轻其对气管粘膜的损害。必要时每隔5min可重复同样剂量。药物经气管滴入后,立即做2次深通气,以保证药物进入远端支气管。可经气管给药的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间羟胺、纳洛酮等,不能给的药有去甲肾上腺素、钙剂、碳酸氢钠、安定等。
2.1.3 中心静脉途径 [6] 是最为理想的途径。其优点是药物分布吸收快,并在周围循环差而致末梢静脉穿刺置管困难时,中心静脉插管也能完成,既可测得中心静脉压,指导临床治疗,又可提供理想的用药途径,还可便于采取血样分析。但这项操作技术要求高,易发生并发症,并受条件的限制。
, 百拇医药
2.1.4 骨内途径 小儿可选用,尤以3岁以内小儿因烧伤、肥胖、四肢水肿、周围血管萎陷,而难以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下,选择胸骨、股骨、胫骨进行骨内输液,以胫骨为首选。在胫骨结节下一横指为穿刺点,用18号带有管芯的脊髓穿刺针刺入皮肤,从骺板进入骨膜,当吸力突然减轻时,说明已进入骨髓腔,针尾衔接输液管,即可输入药液,骨髓对肾上腺素、晶体、血、葡萄糖更易吸收。
2.2 几种复苏药物应用
2.2.1 肾上腺素为首选 此药对α和β受体都有兴奋作用,α受体兴奋使外周血管收缩,提高血压,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脏血流量。同时使脑外血流向脑内灌注。β受体兴奋时脑微血管扩张,增加了脑组织灌流。另外β受体能兴奋高位和低位起搏点,室颤时能使细颤转为粗颤,有利于复律 [9] 。以往用量一直按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用量为每次0.5~1mg,经证明剂量偏小,现多采用递增剂量法,先用1mg,无反应则3~5min2mg、4mg递增,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累计剂量达到15mg为止。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在早期使用可提高生存率,其用量与心脏骤停时间成正比 [5] 。
, 百拇医药
2.2.2 纳洛酮 有人主张此药应列入现代心肺复苏常规用药,其理由是纳洛酮可有效地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心脏骤停往往继发于各种应激情况,常伴有β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纳洛酮可与之拮抗,迅速逆转β内啡肽对循环、呼吸的抑制,注射数分钟即可出现深大快速呼吸,明显改善通气、换气功能,从而迅速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有助于中枢神经功能及心肌功能的完全康复,故强调早期、大量、反复应用,用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静注,但因其血清半衰期短,需30~40min重复用药,才能持续发挥作用 [1] 。
2.2.3 甲氧胺 Peason [8] 等证实心脏复苏的成败与主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很有关系,主动脉舒张压>5.33kPa(40mmHg)复苏成功率高,单纯的α受体兴奋剂甲氧胺20mg可使主动脉舒张压平均升高6.00kPa(45mmHg)。单纯α受体兴奋,使脑实质灌注血管收缩,对脑血流及中枢神经功能是否优于肾上腺素,目前尚缺乏可对比资料。
, http://www.100md.com
2.2.4 碳酸氢钠 心脏骤停后二氧化碳及乳酸在组织内蓄积,出现酸碱失衡,过去认为必须应用碳酸氢钠,但应用过量可引起高渗状态、高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从而造成组织缺氧、缺血,抑制心肌和脑细胞的功能,使复苏难以成功。目前认为心脏骤停产生的酸中毒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纠正的主要措施是保证充分通气,如通气不足而补充碳酸氢钠,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进一步加重静脉内的酸中毒,因此对于5min内复苏,均不用碳酸氢钠,主要通过改善通气、换气纠正酸碱失衡。心脏骤停10min以上或原有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应给予碳酸氢钠 [9] 。
2.2.5 呼吸兴奋剂 有新观点认为 [7] ,在呼吸复苏早期,由于脑组织内氧合血液的灌注尚未完全建立,细胞仍处于缺氧状态,此时用了呼吸兴奋剂,反可刺激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重细胞损害,致其功能恢复困难,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常在复苏成功20~30min脑组织才逐渐脱离缺氧状态,60min后,脑细胞有氧代谢恢复。因此,呼吸兴奋剂多在复苏1h后才考虑应用或在自主呼吸出现恢复迹象和虽已存在自主呼吸,但呼吸过慢、过浅、不规则或不稳定时应用。
, http://www.100md.com
2.3 电除颤的应用 心脏停搏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室颤(75%~90%),其次是室性停搏,少见的为电机械分离。Pantrldy等报道,电除颤可使89%室颤转变成功。重复除颤又可使7%的室颤转复成功,总成功率为96%,而后两者的复苏成功率非常低。因此有人主张,在任何复苏措施尚未实施之前,进行盲目除颤。决定电除颤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两点:(1)两个电极板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正确的部位,才能使一定体积的心肌除极。(2)应尽量减少经胸电阻抗。如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包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垫,电极板应紧贴局部皮肤,不留空隙。电击应在患者充分呼气时进行,因吸气时肺充气而不易导电。如第一次电击失败,第二次电击应迅速进行,2次电击相距的时间要短,若需2次以上电击,则应重新估价氧合是否充分,并给予肾上腺素,再适当增加电能进行除颤 [1] 。
3 后期复苏:包括脑复苏、复苏后原发病及合并症的治疗,使患者康复出院
3.1 降温 每降1℃体温,可降低全身代谢率5%、脑代谢的6.7%及颅内压下降5.5%,降温的目的在于降低脑代谢,减少脑耗氧,减慢缺氧时ATP的消耗率,有利于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脑水肿,因此提倡在复苏开始后5min内即使用冰帽保护大脑 [1] 。
, http://www.100md.com
3.2 脱水剂的应用 心肺复苏后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多在复苏后的2~3天达高峰,除对严重脑损伤或脑水肿发展较快者外,一般无需在复苏后立即给予大剂量脱水剂。因过早大剂量的使用脱水剂会使水盐丢失和体能消耗,而使心脏负担过重,一般来说复苏后一日血压较平稳时,开始脱水剂治疗会取得更好疗效 [3] 。
3.3 钙拮抗剂 近年来的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机体细胞(含脑细胞)的病理性坏死与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的钙离子过载和细胞水肿缺氧、自溶等病理过程有关。故倾向于用钙拮抗剂阻止钙向细胞内流,降低血管壁紧张度,使动脉扩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有助于心肺复苏,目前常用的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
3.4 高压氧治疗 对心肺复苏成功后而脑复苏未成功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措施之一。南京医学院附一院报告了53例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意识恢复34例(64.2%),完全恢复成功(无后遗症)31例(58.5%),其中有6例采用40~60次的长疗程治疗而愈。
, http://www.100md.com
4 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应用于心肺复苏在国外已应用于临床,Matter等对39例濒死病人用体外循环(ECPB)进行复苏,15例得以长期存活。有报道1例于心停后40min才开始体外循环复苏成功的病例。现已有多篇报道,但是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此项技术尚没有在临床广泛应用 [10] 。
参考文献
1 钱学贤.猝死的抢救复苏.中华内科杂志,1994,33(8):557.
2 高德恩.心脏骤停抢救中的经验与体会.山东医药,1985,(2):23.
3 王建国.心脏复苏的一些新观点.中级医刊,1991,24(10):19.
4 夏志鸿.心肺复苏中的几个问题.实用内科杂志,1982,2(1):53.
, 百拇医药
5 高云颂等.心肺复苏的再评价.人民军医,1994,(9):59.
6 管金怀.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人民军医,1994,(9):60.
7 尹兵.几种复苏药物应用的新观点.临床荟萃,1992,(8):340.
8 孙荷华.小儿心跳骤停的抢救.新医学,1991,22(5):261.
9 朱有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0例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37.
10 叶海宁.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岭南急症医学杂志,2000,5(2):112.
作者单位:250014山东省军区门诊部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余林南)
心脏骤停时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及时而正确的进行现场抢救是关键。据临床观察,有相当一部分抢救人员的急救操作不规范,没有掌握更新的技术而导致抢救失败。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合临床及近年来的文献,再谈心脏骤停抢救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初期复苏阶段
以往提倡的是:A、B、C、D(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支持循环、D心脏除颤),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胸外心脏按压应先于人工呼吸,即C、A、B、D程序。其理由是 [1] :(1)肺在正常时含有足够的氧,呼吸停止后能防止严重血氧不饱和达30s左右;(2)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比缺血为大;(3)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呼吸均有可能保持满意状态。
1.1 人工循环
, 百拇医药
1.1.1 心前区捶击 传统观念认为捶击好处大于可能带来的危害,而被列为心肺复苏首选手段,但近年来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用,原因是 [2] :捶击能够终止窦速,可能是阻断了支持窦速的折返途径,但若捶击刚好落在心室易损期,也可引起室颤。对仍有心跳但缺氧的心脏如失血或窒息者,捶击产生的低电能有时可诱发室速、室颤,甚至停搏。捶击虽可产生5~15瓦秒的电能,但不足以引起心脏的机械收缩,对缺血性心脏病、电机械分离和持续1min以上的室颤是无效的。应只限于下列情况下使用:(1)心脏骤停后1min内施行;(2)刚刚出现的室速或室颤者;(3)已知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室性停搏。
1.1.2 胸外心脏按压 [1,3] 胸外心脏按压时不但要注意姿势、部位、方法,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每次胸骨压下后持续0.5s,然后放松。我们认为按下的时间要短于放松的时间,因为按下相当于心脏的收缩期,只要按下的时间足够(正常左室喷血时间0.3s),心脏内的血液即大部分被射出,继续按压住不放,不仅不能增加心搏出量,反将减低下次心搏出量;而放松是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期,此时血液流回心脏是被动的,需要足够的时间,舒张期短,回心血量少,下一次的心搏出量也少;(2)按压的频率是80~100次/min为宜,因为每分钟的搏出量=每搏量×心率,胸外按压时每搏量不能达到与心脏自主收缩时那样有效,仅为正常血循环的1/4~1/3,只有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每分钟搏出量。事实证明,按压频率较快时,心脏复苏较好。年龄越小,按压的频率应越快,如婴儿120~140次/min,幼儿100~120次/min,年长儿同成人80~100次/min。(3)监测胸外按压时最好选用股动脉,因股动脉易于触及,同时不怕用力按压,双侧股动脉完全压住,没有血液进入双下肢,还可以提高主动脉内的压力,增加心脏、肾血供。
, 百拇医药
1.2 人工呼吸 在现场抢救 [4] 不少人十分重视心脏复苏,而疏忽呼吸的重建,结果造成“复苏困难”或“复苏后脑病”。事实上呼吸复苏有时较心脏复苏更为困难。因此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必须立即撤去枕头,迅速通过手技(将头部后仰,把下额推向前上方,用拇指压下下唇,使口张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正确的口对口呼吸。但婴幼儿由于气管缺乏坚固的软骨组织支持,容易塌陷,因此头位不宜后仰,相反应使头部略高于床面。条件许可,尽早气管插管,连接气囊加压给氧,或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若机械通气无条件时,应采取在吹气前先做几次快速的深呼吸,尽量使自己肺内所含二氧化碳浓度减低,然后张嘴大口吸气,立即吹向病人,据测定经过这样的改进,氧含量可由原来的15.5%上升至18%,二氧化碳含量从原来的4%降至2%。另外为了及时纠正缺氧,降低病人体内二氧化碳的积存,最初的吹气可连续快吹气5~6次,然后按常规速度进行。
2 二期复苏阶段
2.1 用药途径 传统的心腔内注射,因其成功率低副作用大,目前已不主张应用。只限于心脏骤停早期静脉难以开通等迫不得已情况下应用。现推荐以下给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2.1.1 静脉内给药 首选近心静脉如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次之可考虑股静脉,远端静脉用药不是理想的途径。因胸外按压时髂动脉与髂静脉压力几乎相等,很少有血液流到肢体远端,所以远端给药很难回流心脏,多半无效。
2.1.2 气管内给药 [1,5] 多为气管内插管已经建立,而静脉通路尚未建立时选择。显效时间比静脉更快,因为肺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可迅速经过肺循环到达左心室而发挥作用,但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比静脉给药长1~4倍,故反复给药时应予注意。方法为用一般细塑料管经气管插管置入细支气管内,将药物稀释成10ml滴入,以减轻其对气管粘膜的损害。必要时每隔5min可重复同样剂量。药物经气管滴入后,立即做2次深通气,以保证药物进入远端支气管。可经气管给药的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间羟胺、纳洛酮等,不能给的药有去甲肾上腺素、钙剂、碳酸氢钠、安定等。
2.1.3 中心静脉途径 [6] 是最为理想的途径。其优点是药物分布吸收快,并在周围循环差而致末梢静脉穿刺置管困难时,中心静脉插管也能完成,既可测得中心静脉压,指导临床治疗,又可提供理想的用药途径,还可便于采取血样分析。但这项操作技术要求高,易发生并发症,并受条件的限制。
, 百拇医药
2.1.4 骨内途径 小儿可选用,尤以3岁以内小儿因烧伤、肥胖、四肢水肿、周围血管萎陷,而难以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下,选择胸骨、股骨、胫骨进行骨内输液,以胫骨为首选。在胫骨结节下一横指为穿刺点,用18号带有管芯的脊髓穿刺针刺入皮肤,从骺板进入骨膜,当吸力突然减轻时,说明已进入骨髓腔,针尾衔接输液管,即可输入药液,骨髓对肾上腺素、晶体、血、葡萄糖更易吸收。
2.2 几种复苏药物应用
2.2.1 肾上腺素为首选 此药对α和β受体都有兴奋作用,α受体兴奋使外周血管收缩,提高血压,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脏血流量。同时使脑外血流向脑内灌注。β受体兴奋时脑微血管扩张,增加了脑组织灌流。另外β受体能兴奋高位和低位起搏点,室颤时能使细颤转为粗颤,有利于复律 [9] 。以往用量一直按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用量为每次0.5~1mg,经证明剂量偏小,现多采用递增剂量法,先用1mg,无反应则3~5min2mg、4mg递增,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累计剂量达到15mg为止。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在早期使用可提高生存率,其用量与心脏骤停时间成正比 [5] 。
, 百拇医药
2.2.2 纳洛酮 有人主张此药应列入现代心肺复苏常规用药,其理由是纳洛酮可有效地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心脏骤停往往继发于各种应激情况,常伴有β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纳洛酮可与之拮抗,迅速逆转β内啡肽对循环、呼吸的抑制,注射数分钟即可出现深大快速呼吸,明显改善通气、换气功能,从而迅速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有助于中枢神经功能及心肌功能的完全康复,故强调早期、大量、反复应用,用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静注,但因其血清半衰期短,需30~40min重复用药,才能持续发挥作用 [1] 。
2.2.3 甲氧胺 Peason [8] 等证实心脏复苏的成败与主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很有关系,主动脉舒张压>5.33kPa(40mmHg)复苏成功率高,单纯的α受体兴奋剂甲氧胺20mg可使主动脉舒张压平均升高6.00kPa(45mmHg)。单纯α受体兴奋,使脑实质灌注血管收缩,对脑血流及中枢神经功能是否优于肾上腺素,目前尚缺乏可对比资料。
, http://www.100md.com
2.2.4 碳酸氢钠 心脏骤停后二氧化碳及乳酸在组织内蓄积,出现酸碱失衡,过去认为必须应用碳酸氢钠,但应用过量可引起高渗状态、高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从而造成组织缺氧、缺血,抑制心肌和脑细胞的功能,使复苏难以成功。目前认为心脏骤停产生的酸中毒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纠正的主要措施是保证充分通气,如通气不足而补充碳酸氢钠,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进一步加重静脉内的酸中毒,因此对于5min内复苏,均不用碳酸氢钠,主要通过改善通气、换气纠正酸碱失衡。心脏骤停10min以上或原有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应给予碳酸氢钠 [9] 。
2.2.5 呼吸兴奋剂 有新观点认为 [7] ,在呼吸复苏早期,由于脑组织内氧合血液的灌注尚未完全建立,细胞仍处于缺氧状态,此时用了呼吸兴奋剂,反可刺激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重细胞损害,致其功能恢复困难,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常在复苏成功20~30min脑组织才逐渐脱离缺氧状态,60min后,脑细胞有氧代谢恢复。因此,呼吸兴奋剂多在复苏1h后才考虑应用或在自主呼吸出现恢复迹象和虽已存在自主呼吸,但呼吸过慢、过浅、不规则或不稳定时应用。
, http://www.100md.com
2.3 电除颤的应用 心脏停搏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室颤(75%~90%),其次是室性停搏,少见的为电机械分离。Pantrldy等报道,电除颤可使89%室颤转变成功。重复除颤又可使7%的室颤转复成功,总成功率为96%,而后两者的复苏成功率非常低。因此有人主张,在任何复苏措施尚未实施之前,进行盲目除颤。决定电除颤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两点:(1)两个电极板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正确的部位,才能使一定体积的心肌除极。(2)应尽量减少经胸电阻抗。如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包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垫,电极板应紧贴局部皮肤,不留空隙。电击应在患者充分呼气时进行,因吸气时肺充气而不易导电。如第一次电击失败,第二次电击应迅速进行,2次电击相距的时间要短,若需2次以上电击,则应重新估价氧合是否充分,并给予肾上腺素,再适当增加电能进行除颤 [1] 。
3 后期复苏:包括脑复苏、复苏后原发病及合并症的治疗,使患者康复出院
3.1 降温 每降1℃体温,可降低全身代谢率5%、脑代谢的6.7%及颅内压下降5.5%,降温的目的在于降低脑代谢,减少脑耗氧,减慢缺氧时ATP的消耗率,有利于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脑水肿,因此提倡在复苏开始后5min内即使用冰帽保护大脑 [1] 。
, http://www.100md.com
3.2 脱水剂的应用 心肺复苏后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多在复苏后的2~3天达高峰,除对严重脑损伤或脑水肿发展较快者外,一般无需在复苏后立即给予大剂量脱水剂。因过早大剂量的使用脱水剂会使水盐丢失和体能消耗,而使心脏负担过重,一般来说复苏后一日血压较平稳时,开始脱水剂治疗会取得更好疗效 [3] 。
3.3 钙拮抗剂 近年来的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机体细胞(含脑细胞)的病理性坏死与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的钙离子过载和细胞水肿缺氧、自溶等病理过程有关。故倾向于用钙拮抗剂阻止钙向细胞内流,降低血管壁紧张度,使动脉扩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有助于心肺复苏,目前常用的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
3.4 高压氧治疗 对心肺复苏成功后而脑复苏未成功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措施之一。南京医学院附一院报告了53例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意识恢复34例(64.2%),完全恢复成功(无后遗症)31例(58.5%),其中有6例采用40~60次的长疗程治疗而愈。
, http://www.100md.com
4 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应用于心肺复苏在国外已应用于临床,Matter等对39例濒死病人用体外循环(ECPB)进行复苏,15例得以长期存活。有报道1例于心停后40min才开始体外循环复苏成功的病例。现已有多篇报道,但是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此项技术尚没有在临床广泛应用 [10] 。
参考文献
1 钱学贤.猝死的抢救复苏.中华内科杂志,1994,33(8):557.
2 高德恩.心脏骤停抢救中的经验与体会.山东医药,1985,(2):23.
3 王建国.心脏复苏的一些新观点.中级医刊,1991,24(10):19.
4 夏志鸿.心肺复苏中的几个问题.实用内科杂志,1982,2(1):53.
, 百拇医药
5 高云颂等.心肺复苏的再评价.人民军医,1994,(9):59.
6 管金怀.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人民军医,1994,(9):60.
7 尹兵.几种复苏药物应用的新观点.临床荟萃,1992,(8):340.
8 孙荷华.小儿心跳骤停的抢救.新医学,1991,22(5):261.
9 朱有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0例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37.
10 叶海宁.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岭南急症医学杂志,2000,5(2):112.
作者单位:250014山东省军区门诊部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余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