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动脉置管应用中的护理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10-0954-02
我科自2001年在护理先心病患儿过程中,鉴于患儿年龄偏小,血管细,穿刺困难,一般不能很好配合治疗,且术后呼吸、循环功能差等特点。采用术后动脉置管护理患儿,既方便监测循环功能状态,又避免常规反复穿刺抽取动、静脉血标本而损伤患儿血管,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1年8月~2002年8月采用动脉置管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6.3岁;桡动脉置管30例,股动脉置管1例。
2 临床应用特点
2.1 利于有创动脉血压的连续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后,经换能器连接心电监护仪,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以便进行循环功能监测,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为重症患儿及大手术患儿的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2.2 有利于快速抽取动脉血标本 先心病患儿术后循环功能较弱,血管充盈度差,抽取血标本难度大。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期间的血气分析检测,要求快速及时。留置动脉测压管后可以直接从三通处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避免因反复抽取动脉血而损伤血管,以及穿刺不成功而耽搁检查时间。
2.3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动脉留置针管腔为软针,且穿刺点与血管壁紧密衔接,不易使液体外渗,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于留置。从而避免经常穿刺或患儿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又能减轻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 护理
3.1 保持管道通畅,连接正确 注意各管道连接正确、衔接紧密,防止漏液;封管要严密,避免回血。若有回血应及时用等渗生理盐水或5~12.5U/ml肝素盐水稀释液2~3ml注入导管,每1~2h冲管1次。每次冲管前均应先回抽,检查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如回抽受阻切不可用力推,应调整位置后将血块抽出,再推注盐水,否则易将小血块推入血管,形成血栓。操作过程中严防气泡进入动脉内;写明标识,做好交班,切不可经动脉输液。
, http://www.100md.com
3.2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患儿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从三通处抽血标本时应以5%碘伏消毒接头后方可抽血标本;保持留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周围皮肤潮红或有脓性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若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时,应及时从导管内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查。为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我科采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其能与皮肤紧密相贴保持置管口无菌,便于观察穿刺口情况。24h应更换贴膜1次,若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3.3 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穿刺成功后,将针柄及延长管固定于皮肤上,插管侧肢体用夹板固定、制动。以桡动脉为例说明固定方法如下:用宽绷带将小夹板固定于手腕部关 节处,再用绑手带经手掌下从夹板中间穿过固定于床旁,松紧度以不影响患儿血循环为宜。经常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并做好交班。
3.4 留置时间及拔针技巧 一般留置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抽取血标本后,可拔除动脉置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先抽出回血1ml,观察留置管通畅后,推注肝素盐水1~2ml,彻底消毒后,先用创可贴紧贴于针眼处,然后将消毒好的小橡皮塞(或无菌硬纸球)按压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留置针,以长20cm,宽1cm的长胶布固定,加压15~30min。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临床上应用动静脉留置针经动脉穿刺并留置,连接监护仪可以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AP),测量心搏出量等,并能抽取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及其他常规化验项目测定,为判断循环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广泛应用于重症及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护中。穿刺部位以桡动脉为首选,其次是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尺动脉等。留置动脉针后,方便患儿心肺功能的连续监测,减少反复血管穿刺损伤患儿血管,能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因治疗需要而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264002山东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
(收稿日期:2003-04-25)
(编辑 浮萍), 百拇医药(曲振宁)
我科自2001年在护理先心病患儿过程中,鉴于患儿年龄偏小,血管细,穿刺困难,一般不能很好配合治疗,且术后呼吸、循环功能差等特点。采用术后动脉置管护理患儿,既方便监测循环功能状态,又避免常规反复穿刺抽取动、静脉血标本而损伤患儿血管,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1年8月~2002年8月采用动脉置管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6.3岁;桡动脉置管30例,股动脉置管1例。
2 临床应用特点
2.1 利于有创动脉血压的连续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后,经换能器连接心电监护仪,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以便进行循环功能监测,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为重症患儿及大手术患儿的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2.2 有利于快速抽取动脉血标本 先心病患儿术后循环功能较弱,血管充盈度差,抽取血标本难度大。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期间的血气分析检测,要求快速及时。留置动脉测压管后可以直接从三通处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避免因反复抽取动脉血而损伤血管,以及穿刺不成功而耽搁检查时间。
2.3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动脉留置针管腔为软针,且穿刺点与血管壁紧密衔接,不易使液体外渗,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于留置。从而避免经常穿刺或患儿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又能减轻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 护理
3.1 保持管道通畅,连接正确 注意各管道连接正确、衔接紧密,防止漏液;封管要严密,避免回血。若有回血应及时用等渗生理盐水或5~12.5U/ml肝素盐水稀释液2~3ml注入导管,每1~2h冲管1次。每次冲管前均应先回抽,检查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如回抽受阻切不可用力推,应调整位置后将血块抽出,再推注盐水,否则易将小血块推入血管,形成血栓。操作过程中严防气泡进入动脉内;写明标识,做好交班,切不可经动脉输液。
, http://www.100md.com
3.2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患儿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从三通处抽血标本时应以5%碘伏消毒接头后方可抽血标本;保持留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周围皮肤潮红或有脓性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若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时,应及时从导管内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查。为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我科采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其能与皮肤紧密相贴保持置管口无菌,便于观察穿刺口情况。24h应更换贴膜1次,若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3.3 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穿刺成功后,将针柄及延长管固定于皮肤上,插管侧肢体用夹板固定、制动。以桡动脉为例说明固定方法如下:用宽绷带将小夹板固定于手腕部关 节处,再用绑手带经手掌下从夹板中间穿过固定于床旁,松紧度以不影响患儿血循环为宜。经常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并做好交班。
3.4 留置时间及拔针技巧 一般留置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抽取血标本后,可拔除动脉置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先抽出回血1ml,观察留置管通畅后,推注肝素盐水1~2ml,彻底消毒后,先用创可贴紧贴于针眼处,然后将消毒好的小橡皮塞(或无菌硬纸球)按压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留置针,以长20cm,宽1cm的长胶布固定,加压15~30min。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临床上应用动静脉留置针经动脉穿刺并留置,连接监护仪可以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AP),测量心搏出量等,并能抽取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及其他常规化验项目测定,为判断循环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广泛应用于重症及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护中。穿刺部位以桡动脉为首选,其次是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尺动脉等。留置动脉针后,方便患儿心肺功能的连续监测,减少反复血管穿刺损伤患儿血管,能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因治疗需要而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264002山东烟台解放军第107医院
(收稿日期:2003-04-25)
(编辑 浮萍), 百拇医药(曲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