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6140
叠浪抗毒免疫平衡法-AS系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与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5-0424-0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青壮年脊柱中轴以慢性炎性疾病为主要特征、致残性较高的免疫性疾病。中医学归属于“痹病”、“骨痹”、“肾痹”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致残性高。笔者经近30年临床研究自创“重叠式波浪形抗毒免疫平衡疗法-AS”系列(简称“叠浪抗毒免疫平衡法-AS”系列)治疗AS218例,并与甲氨喋呤(MTX)、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AS100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8例,门诊189例,住院129例。全部按1977年Englemma标准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1988年)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期标准执行。全部病例除具备典型症状及体征外,均具该病典型X线摄片特征和C-RP/ESR高于正常值,整体功能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RA拟定的分级标准分为4级。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治疗痹病的临床指导原则》证候分类标准 [1,2] ,并结合AS常见临床表现、特征分为湿毒瘀滞证,寒湿督滞证,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等5证型。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8例,男198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9.9∶1;年龄最小14岁,最大57岁,平均27.8岁;病程<4年129例,>5年89例,平均为5.8年。分期:早期83例,中期109例,晚期26例;X线病情分级Ⅰ级70例,Ⅱ级87例,Ⅲ级42例,Ⅳ级19例。初诊证型:湿毒瘀滞证43例,寒湿督滞证40例,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49例,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50例,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36例;并发虹膜炎19例,心脏病变6例,肺纤维化4例,外周关节肿痛(包括膝、踝、足跟、肩)165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208例,阴性10例。对照组100例,男91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10.1∶1;年龄最小19岁,最大55岁,平均27.5岁;病程<3.7年77例,>5年23例。分期:早期34例,中期56例,晚期10例;X线病情分级:Ⅰ级34例,Ⅱ级50例,Ⅲ级11例,Ⅳ级5例。初诊证型:湿毒瘀滞证19例,寒湿督滞证20例,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21例,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23例,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17例。并发虹膜炎9例,外周关节肿痛(包括膝、踝、跟、肩)63例,HLA-B27阳性94例、阴性6例。排除标准(1)肝炎、肺结核病活动期;(2)妊娠者;(3)活动性消化道疾病;(4)精神病及骨结核、肿瘤者;(5)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或经其它药物/疗法治疗病情缓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X线病情分级、中医辨证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研的中药汤剂、中成药、新疗法与国药准字号药掺合,分别按病、证、期、个体差异、四因的变化、药理与病理等灵活组成“桑浪抗毒免疫平衡法-AS”系列分别论治。湿毒瘀滞证用清毒舒督汤(主要由七叶一枝花、白藓皮、薏苡仁、土茯苓、丹皮、生水蛭、白术、白芍、独活、莶草、桑寄生等组成,按2∶2∶9∶3∶3∶1∶1.8∶2.5∶1.5∶3∶4的比例)每日1剂,煎2次合400ml,分早、晚各200ml餐后1h服;火把花根片,每次4片,每日3次餐后服;适络特胶囊500mg,每日晚餐后服1次。寒湿督滞证用附马开痹片(国药证字Z20010069,现由江苏龙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片,每日3次餐后服;佐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次2片,每日2次餐后服。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用健脾益肾舒督汤(主要由茯苓、黄芪、龟板、仙灵脾、苡仁、金银花、土茯苓、川牛膝、水蛭、桑寄生等组成,按3∶3∶3∶1.5∶9∶3∶3∶2∶1∶8的比例)每日1剂,每剂煎2次合400ml,分早、晚各200ml餐后1h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次2片,每日2次餐后服。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用补肾舒督汤(主要由制附子、肉桂、淫羊藿、狗脊、桑寄生、独活、制南星、琥珀、水蛭、木瓜、牛膝等组成,按1∶0.8∶1.5∶3∶8∶1.5∶1.8∶1∶1∶2∶2的比例)每日1剂,煎2次合400ml,分早、晚各200ml餐后1h服,附马开痹片每次3片,每日3次餐后服。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用滋补肝肾舒督汤(主要由生地黄、龟板、炒黄柏、白花蛇舌草、胆南星、水蛭、地龙、白术、白芍、桑寄生等组成,按5∶3∶1.5∶5∶1.5∶1∶2∶4∶2∶4比例)每日1剂,煎2次合400ml,分早、晚各200ml餐后1h服;火把花根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络特胶囊500ml每日晚1次,均为餐后服。各证型均佐用自拟“骨痹消痛散”(由雷公藤、川乌、马钱子、川芎、乳香、白附子、地鳖虫、威灵仙、透骨草、七叶一枝花、吴茱萸等量组成,混合研成120目筛细粉备用)每次用30g粉与适量蜜、水调成糊,晚上敷贴病痛部位,晨起取下;白天换“脐贴益肾舒督散”(主要由鹿衔草、黄芪、当归、龟甲、狗脊、旱莲草、肉苁蓉、续断、丁香、吴茱萸等份组成,研成细粉备用)10g与适量温水、蜜调成糊敷贴脐(神阙穴)部,表面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晚上取下,隔日1次(两法敷贴后均可用热水袋加热15min);各证型均佐用中药汽疗仪(苏药器械准字2001第2260349号;专利号ZL:97327964.8和98218369.0)依据各证型分别配用自拟“骨痹清”(主要由桑枝、忍冬藤、土茯苓、仲节风、莶草、鬼箭羽、鸡血藤、接骨木、细辛、独活、白芷、葛根等,每袋含生药280g)适用于湿毒瘀滞证;“骨痹舒”(主要由威灵仙、透骨草、桂枝、独活、白芥子、红花、莪术、苍术、鹿衔草、桑寄生、青风藤、白芷等,每袋含生药290g),适用于寒湿督滞证和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骨痹安”(主要由秦艽、黄柏、莶草、胆南星、丹参、青风藤、忍冬藤、桑寄生、细辛、独活、续断、伸筋草、地骨皮等,每袋含生药285g,适用于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雾化透皮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 [3] 。对照组各证型均用甲氨喋呤(MTX)每支5mg,每次用15mg(首周5mg,第2周15mg)肌肉注射,每周1次;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每片0.25g,起始量用0.25g,每日3次,逐周加至0.75g,每日3次餐后服;适络特胶囊500mg,每晚餐后服1次。治疗组、对照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治疗组病情缓解后1周非甾体抗炎药改为隔日1次并逐渐撤停(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诸证型往往交错出现,不可拘执)。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及项目 观测指标(主要症状、体征记分法由轻、中、重按0、1、2、3,4等分值划分,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治疗“风湿病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即腰僵时间分级:0级无腰僵;Ⅰ级腰僵时间在0.5h以内;Ⅱ级腰僵时间<1h;Ⅲ级腰僵时间>1h。腰脊疼痛指数:0级无痛;Ⅰ级腰、骶、髋关节不活动时亦痛;Ⅱ级腰、髋、脊柱不活动时也疼痛、僵硬、活动后疼痛缓解;Ⅲ级疼痛剧烈,腰、脊、髋活动因疼痛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压痛分级:0级无压痛;Ⅰ级腰骶部、腰脊压迫时患者诉疼痛;Ⅱ级腰骶部压迫时患者不仅诉疼痛,且有畏惧表情或不愿让医生压迫疼痛部位;Ⅲ级患者因疼痛而拒绝医生作压迫检查。功能障碍分级:0级功能活动正常;Ⅰ级弯腰、侧弯、后仰活动、“4”字试验受限1/5;Ⅱ级、Ⅲ级弯腰、侧弯、后仰活动、“4”字试验受限分别为2/5、3/5;Ⅳ级弯腰、侧弯、后仰活动、“4”字试验受限4/5或强直固定无法活动。指地试验:手指尖与地面的距离(cm);枕墙距离(cm);扩胸试验(<2.5cm);血沉(ESR)采用Uesterg、Ven法第1h末值;C-反应蛋白(CRP)<5μg/ml(免疫扩散法)。X线分级: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级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级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蚀病变,关节腔轻度狭窄;Ⅲ级为骶髂关节两侧硬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有侵蚀病变伴关节腔消失;Ⅳ级为脊柱、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残存的硬化。整体功能分级:Ⅰ级完全胜任每天的任何活动;Ⅱ级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腰脊及髋关节活动受限与疼痛;Ⅲ级只能自理生活或从事少数职业性活动;Ⅳ级卧床不起或拄拐杖、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
, 百拇医药
    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ESR/CRP,肝、肾功能常规,胸透、摄片、心电图等,并全面检查按分级标准记录各症状、体征指数,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3个月复查1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6个月后进行全面复查比较。

    1.4 副反应观察 包括副反应种类、频次、程度,程度按Ⅳ 级标准记录:0级无副反应;Ⅰ级轻度反应,持续时间不长,能耐受,无需处理;Ⅱ级中度反应,需给予处理,仍可坚持疗程;Ⅲ级重度反应,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由固定的主治以上医师负责连续观察,按时填入专用病历的观察表格。因严重副反应终止用药者不参加疗效分析,但副反应统计分析时参加。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计量指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 2 检验,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秩和检验。

    1.6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近控:全部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ESR/CRP恢复正常,X线摄片显示Ⅰ级恢复正常、Ⅱ级改善显著和(或)稳定,Ⅲ级有改善和(或)无发展,恢复日常劳动、工作、学习,观测指标整体改善率>90%;(2)显效:全部症状基本消失,腰脊髋等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ESR/CRP明显下降,X线片示骨质病变Ⅰ级恢复,Ⅱ级有改善和(或)稳定,Ⅲ级有改善和(或)无发展,观测指标整体改善率>75%;(3)有效:经治疗症状、体征较疗前均有明显改善,X线片示骨质病变无发展,ESR/CRP有所下降,观测指标整体改善率>40%;(4)无效:经治疗3个月,所有症状、体征无改变或加重,实验室指标无改善和(或)增高者,观测指标整体改善率<35%。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两组病例观察时间均为1 个疗程,治疗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两组均为1~15天,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8.5天,对照组18天。对照组中有8例因药物毒副反应严重,被迫终止治疗,改为它法治疗。两组腰脊僵硬、腰骶髂、髋、膝、足跟等关节肿痛、压痛、活动障碍、指地试验、枕墙试验、扩胸试验、整体功能治疗前、后观测指数测定结果,治疗组8项指数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8项指数治疗前、后相比,有5项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数结果 (略)

    2.2 实验结果 治疗组对ESR、C-RP、HLA-B27、Hb、WBC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肾功能检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ESR、C-RP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LA-B27、Hb、WBC治疗 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对比,治疗后转氨酶异常4例,尿素氮、肌酐异常3例。
, http://www.100md.com
    表2 两组实验室结果分析 (略)

    2.3 两组治疗前后X线病情分析 见表3。治疗组Ⅰ级转为0级58例,Ⅱ级转为Ⅰ级41例,Ⅲ级转为Ⅱ级11例,证明治疗组对AS骨损害有显著控制作用或稳定的功效;对照组对AS骨损害无控制作用,且有继续发展,少数甚至并发股骨头坏死。

    2.4 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组218例临床近控53例(24.31%),显效105例(48.17%),有效60例(27.52%);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92例临床近控0例,显效19例(20.65%),有效40例(43.48%),无效33例(35.87%);总有效率为64.13%。两组综合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病程、X线病情分级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与疗效无相关性(P> 0.05);而X线病情分级与疗效相关,X线病情分级越轻,疗效越好(P<0.01)。

    2.5 两组辨证分型与疗效的比较 见表4。
, 百拇医药
    表3 两组治疗前、后X线拍片情况分析 (略)

    表4 两组辨证分型疗效结果分析(略)

    治疗组218例,湿毒瘀滞证,寒湿督滞证,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5证型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证型疗效基本一致;对照组100例(其中有8例副反应大被迫停止治疗未作统计)治疗92例,显效率分别为35.29%、11.11%、20.00%、14.29%、25.00%,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55.56%、70.00%、47.62%、68.75%,治疗组对各证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治疗组按辨病辨证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湿毒瘀滞证,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阴虚督热、痰瘀互结两证型总有效率高于寒湿督滞证,阴虚督寒、痰瘀互结两证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2.6 不良副反应比较 治疗组4证型用药出现轻度恶心、胃不适8例,便溏11例,不良反应均未作处理而自行消失,无肝、肾功能损害,总不良反应19例占8.72%;对照组疗后胃痛、恶心呕吐9例,皮疹瘙痒4例,头痛3例,血细胞下降11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总不良反应34例占34.0%,经对症处理能缓解26例,中途被迫停止治疗有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 百拇医药
    2.7 随访 对治疗组近期控、显100例停止治疗6个月~12年的患者随访,能正常工作、劳动、学习,无任何不适者58例(58%);病情稳定,能正常工作和参加其它活动者29例(29%);阴雨天有不适,需定期间断治疗,但能参加体力劳动者13例(13%)。控显率为87.0%,病情较稳定为13.0%,表明远期疗效比较巩固。

    3 讨论

    3.1 对AS病因、病机的探讨与治则 AS是一种以侵犯青壮年脊柱中轴慢性炎性疾病为主要特征的致残性较高的免疫性疾病,病机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研究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有关。从中医学理论整体观念认识AS,认为其病因病机以脾、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皆可由外而入或由内而生侵袭督脉为其标。临证观察常见证候,急性期以湿毒瘀滞证多见,亦有寒湿督滞证;隐渐发病常见寒湿督滞证和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中、晚期多见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但在病情发展过程中5证型往往交错出现,不可拘执。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致残性高,简单、单一的某些疗法不能遏制其病情进展。西医目前多数对AS患者的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病等用NSAIDS、MTX及SASP治疗AS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脊柱病变的治疗作用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临床上对SASP、MTX无效,或对SASP过敏的病例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一些试验性治疗如环孢素-A、血浆置换、全身淋巴结照射等不仅价格昂贵,治疗效果也往往不满意,但慢作用药物不良毒副反应不容忽视 [4,5] 。我们用“叠浪抗毒免疫平衡法-AS”系列组合治疗AS218例,控显率158例72.48%,总有效率为100%,且不良反应小(占8.72%),远期随访100例,控显87例(占87.0%),比较稳定13例(占13.0%);对照组用MTX、SASP和NSAIDS类药治疗100例(中途有8例因副作用严重被迫停用)能坚持治疗92例,近控0例,显效19例(20.65%),总有效59例(64.13%),毒副反应大(占34%),治疗组疗效、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治疗组用“叠浪抗毒免疫平衡法-AS”系列治疗,近期或远期疗效均显著可靠;对照组观察总副反应达34.0%。用自创的“叠浪抗毒 免疫平衡法-AS”系列,是依据中、西医结合七环辨病辨证理论而立 [5] 。以健脾补肾柔肝舒督,清毒祛湿,化痰消瘀,免疫抑杀和免疫增强或免疫调节互掺,标本兼施为原则,重叠式波浪形定期施治才能达到显著控制病情进展或稳定或治愈。
, 百拇医药
    3.2 “叠浪抗毒免疫平衡疗法-AS”系列作用机制 自创“清毒舒督汤”:七叶一枝花、白藓皮、薏苡仁清热解毒祛湿,抗炎止痛为君;牛膝、水蛭、丹皮、莶草等活血化瘀,舒督脉为臣;桑寄生、独活、白术、白芍等健脾益肾柔肝,祛风湿舒督为佐,全方药共奏清毒祛湿、活血舒督,抗炎镇痛等作用,适用于AS湿毒瘀滞证。附马开痹片:温督散寒、除湿消肿、活血通督、益气补肾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具有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蛋清性关节炎、足肿胀、肉芽肿的作用,能抑制组织胺和5-羟色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体液免疫和调节细胞免疫双重作用,抑制白细胞介素异常产生作用,能使内源性抗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提高,能降低血浆血栓素A 2 (TXA 2 )的代谢产物-TXB 2 (血栓烷B 2 )含量,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 [6] ,适用于AS寒湿督滞证和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健脾益肾舒督汤”:茯苓、黄芪、龟板、仙灵脾健脾益肾为君;金银花、土茯苓、生薏米、水蛭、川牛膝等清毒祛湿、活血化瘀为臣;骨碎补、桑寄生补肾壮督、祛风湿为佐,全方药共奏健脾益肾、清毒祛湿、活血化瘀、舒督通脉等作用,适用于AS脾肾亏虚、湿热交阻证。“补肾舒督汤”:制附子、肉桂、淫羊藿温阳壮督,祛寒湿为君;制南星、水蛭、琥珀、川牛膝化痰消瘀为臣;狗脊、桑寄生、独活,益肾、祛寒湿、舒督为佐,全方共奏温阳壮督,化痰消瘀、舒督通络等功效,适用于AS阳虚督寒、痰瘀互结证。滋阴补肾舒督汤:生地黄、龟板、炒黄柏滋阴补肾、清督热为君;白花蛇舌草、胆南星、水蛭、地龙等清痰热、化瘀毒,舒督通脉为臣;白术、白芍、桑寄生等健脾柔肝、强壮筋骨,祛风湿为佐,全方共奏滋阴补肾,清痰热、消瘀毒,舒督壮督等作用,适用于AS阴虚督热、痰瘀互结证。中成药火把花根片,具有明显的抑制病理性免疫反应、抗炎、镇痛作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抗炎镇痛。佐“骨痹消痛散”、“脐贴益肾舒督散”双向经皮透治,其首先在病患处经皮敷贴骨痹消痛散在特定部位透治,其药物浓度相对比较集中,透入肌肤组织比较深,发挥药物直接和对俞穴刺激双重作用,以达到迅速祛风散寒,除湿蠲痹,活血舒督,抗炎止痛等直接功效;其次利用脐(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脉气相通,共同纵横贯穿于十二经之间,联系五脏六腑。其特殊性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祖国医学认为神阙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之处,血管网最丰富,也最有利于药物渗透和吸收。在正常情况下四脉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调节各脏腑、经脉的正常生理活动。当脾胃肝肾、气血阴阳及腰椎、骶髂、颈、胸椎等部位发生病理改变,用“脐贴益肾舒督散”敷贴神阙穴调整四脉的功能,可较快达到调节正经气血,肝肾亏虚的作用。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脐贴益肾舒督散”经皮敷贴脐(神阙穴)加强调补气血、滋补肝肾,调动人体潜能,调节人体免疫细胞及与产生的免疫调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驱邪舒督,抗炎止痛与调节免疫功能双重效应,沟通体内外,发挥双管齐下的综合功效,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多种内服药联用之毒。
, http://www.100md.com
    3.3 并发症治疗与缓解期疗效巩固

    3.3.1 并发症治疗 肺间质纤维病变用杏龙丹饮加秋水仙碱片或小剂量强的松片口服;心脏病变用芪参龙卿饮加银杏叶片等 [7] ;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重用白花蛇舌草、紫草、苍术、生薏米清热解毒祛湿药,佐用氢化考的松滴眼液。

    3.3.2 缓解期巩固 AS虽经治疗缓解,但为防止复发,要重视缓解期的调理,通常选用附马开痹片,火把花根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脾胃虚损选用健脾丸等,并辨证施治或以八珍汤加减增强免疫功能或定期按照“叠浪抗毒免疫平衡疗法-AS”系列强化巩固治疗,或定期用“脐贴益肾壮骨散”调节免疫功能;平时卧硬板床,不断加强锻炼和心理治疗;不可待疾病再次复发再行治疗,因反复发作造成治疗难度更大,甚至残疾。其次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避免风寒湿侵袭,以防复发。

    “叠浪抗毒免疫平衡疗法-AS”系列对AS有一整套完整和行之有效的系列治疗体系。严格按照七环辨病辨证理论体系 [7] ,对AS临床所见的常见5证3期和多种并发症,确立以“健脾补肾柔肝舒督(舒督,指所谓祛邪,包括祛风逐寒,利湿,清热,化痰,消瘀)”为原则,创立10多种方法,临床灵活应用取得显著效果。治疗用药要抓住AS进程中的每一阶段主要矛盾的特殊性,针对病、证、四因的变化与病 期(免疫反应期、滑膜炎期、血管翳形成和软骨损伤期)各自不同的病理改变,以及交互重叠,在不同病理时期治疗用药各有侧重和规范化运用,就能使对AS的治疗始终处于最佳主动状态,能明显控制或修复骨破坏,经得起重复治疗和现代检测手段的微观检验,能显著减少AS致残率、并发症等不良后果的发生,达到早期治愈、中期控制、稳定、晚期控制、减轻患者痛苦,显著提高患者生活、工作质量,提倡大力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系列药品。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210-214.

    2 王兆铭,郭晓庄,白人骁.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549-561.

    3 张安林,顾宝新.中药汽疗仪雾化透皮法外治痹病278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2001,1(42):34.

    4 赵伟,黄烽.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新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1,10:485-488.

    5 黄烽,李胜光,刘泽星,等.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初步评价.中国新药杂志,2001,10:689-692.

    6 张安林,顾宝新,董朋,等.附马开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1993,2(4):221.

    7 张安林,顾宝新,费云.七环叠浪抗毒免疫平衡疗法与风湿病的治疗.江苏中医药杂志,2002,9(23):34.

    作者单位:210014南京张安林风湿病专科门诊部

    (收稿日期:2003-04-06)

    (编辑 李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