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6476
下腹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69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下腹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下腹纵切口子宫全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本院2002年1月~2003年6月施行的全子宫切除术共152例,随机分成横切口组69例(观察组),纵切口组8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术后病率、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愈合好,较传统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有一定优越性。

    关键词 横切口 纵切口 全子宫切除术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1-01000-03

    腹部纵切口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术式,但存在缺陷。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在施行部分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腹部横切口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年1月~2003年6月,共施行全子宫切除术152例,随机分成横切口手术69例,纵切口手术83例,患者年龄34~53岁,平均年龄46岁。两组年龄、子宫大小、手术指征等,经X 2 检验,P>0.05,构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操作要点:(1)左耻骨联合上3cm处,沿腹壁横沟弧形切开皮肤,长约8~10cm。(2)正中切开脂肪2~3cm,深达前鞘层,向两侧撕拉至切口等长,至少保留切口一侧腹壁浅静脉。(3)切开腹直肌前鞘2cm,横向裁开略长于皮肤切口,钳夹上、下缘,向上锐加钝性游离6~8cm,向下游离3~4cm,至耻骨联合上缘,中分腹直肌,在切口上端打开腹膜,进入腹腔,术者与助手同时均匀缓慢用力,钝性将腹直肌及腹膜同时向外拉开,注意用力在上方,预防膀胱撕裂伤。(4)按常规切除全子宫。(5)1/0合成可吸收线连续纵形缝合腹膜,横形连续缝合筋膜层。(6)4/0合成可吸收线 (紫色,长70cm,美国强生公司爱惜康产品,自带弯形角针)间断均匀地缝合皮下脂肪数针,彻底止血和关闭死腔,然后用4/0合成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两端均在切口外1.5~2cm处穿出皮肤,紧贴皮肤剪除线头,无须打结(一根肠线已够)。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各项测定值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2。

    2.2 术后24h切口疼痛诊断标准 轻度———疼痛轻微,可忍受,基本不影响活动,不需用镇痛剂;中度———疼痛较剧,活动受限或需要一般镇痛剂;重度———疼痛剧烈,活动明显受限,必须用强镇痛剂。

    表1 两组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略)

    表2 两组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率、术后疼痛、切口愈合率比较 (略)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3.1 采用横切口行全子宫切除术式有其明显优越性 (1) 腹壁横切口沿皮纹切开,张力为纵切口张力的40%~60%,翻身与活动时,切口部位组织少被牵拉,张力小,切口裂开及疝少见,尤其是肥胖患者。同时前腹壁的神经是由下6对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支配,呈水平在腹壁中分布,侧缘吻合支少 [1] 。纵切口可切断神经,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而横切口顺应神经分布方向减少损伤,故横切口疼痛轻,半数以上患者不用止痛药,下床活动早,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利于肠功能恢复。(2)脂肪采用撕拉方法,注意保留两侧腹壁浅静脉,必要时可结扎一侧,既可减少出血,又减少电凝止血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和炎症反应 [2] ,皮肤皮内缝合,且两端不打结,横切口张力小,同时借助缝线与皮内筋膜的摩擦力,不会松开,无线结反应,伤口柔软,愈合好,疤痕平滑细小呈线状,术后无蚯蚓状或蜈蚣状疤痕。(3)横切口与盆腔面相切合,切口利用率高且伸展性好,特别是矮胖体型者,横径比脐耻间径还长 [1] 。采取撕拉式进腹,省略安放固定拉钩,筋膜连续缝合等,节约了手术时间。且因腹腔内脏器暴露少,整个手术中几乎无肠管 挫伤与刺激,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减少肠粘连。(4)纵切口手术腹壁伤口须7天拆线,皮内缝合切口无需拆线,患者可提前2~3天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加快了病床周转率,节约了病人费用,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求。
, 百拇医药
    3.2 横切口术式有其局限性 (1)既往有手术史者,腹部有疤痕,盆腔有粘连,横切口进腹有困难,且暴露欠佳。(2)子宫肌瘤过大(>孕12周)或宫颈肌瘤,子宫上提困难,难以操作,不适宜采用横切口 [3] 。(3)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囊肿者,如子宫内膜异位,附件疾患,慢性盆腔炎,应考虑其病变性质及盆腔粘连程度而慎重选用横切口。(4)横切口术后再探困难 [4] 。横切口术后,筋膜、肌肉和腹膜均已紧紧粘连,二次进腹,只能锐性分离,易伤及脏器,对扩大手术范围者有限制。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亦要求尽可能保持肌肤的完美。横切口手术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患者的要求,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术式。但亦不可无原则使用,要权衡利弊,在安全的前提下,再达到美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妇科手术笔记,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9.

    2 王玉环.腹部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5):270.

    3 金杭美,孙进.小开腹改良子宫切除术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 志,2000,16(2):77.

    4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3.

    作者单位:214221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编辑 晓亮), http://www.100md.com(王荣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