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病例报告
编号:10396556
小儿药源性水肿14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5月 第4卷 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9-1402-01

    由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水肿称为药源性水肿,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水肿原因之一。很易误诊,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易遭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本文就近4年来收治的14例药源性水肿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60天~11岁。其中婴幼儿4例(28.6%),学龄前儿童8例(57.2%),学龄儿童2例(14.3%),用药后至出现水肿时间最短仅3h,最长者6天。

    1.2 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2例,局部性12例。局部水肿有面部、下肢、喉头、脑水肿和腹水,同时存在2处水肿者2例,2例有凹陷性水肿。以轻型水肿较多,严重水肿3例,其他临床表现:伴皮疹4例,头痛、双眼凝视2例,少尿1例。

    1.3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氮质血症2例,肝功能障碍1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例;尿液检查:血尿和(或)蛋白尿4例。

    1.4 导致水肿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定)5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4例,上述两类药物除1例青霉素为肌内注射外,均为静脉滴注。磺胺类(复方新诺明)2例,维生素(维生素A)2例,喹诺酮类(氟哌酸)1例。上述3类均为口服。

    1.5 治疗结果 停用导致水肿药物,5例水肿轻微者未作任何处理自行缓解,其余病例均同时予以对症治疗,其中2例初期误诊者曾因继续使用原药物或换用同类药物而使病情加重,所有病例均痊愈,无明显后遗症。

    2 讨论

    2.1 药源性水肿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1)变态反应所致者为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药物剂量无关,常伴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本组有7例,占50%。其中3例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者均为此类水肿。此外有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各1例。7例中伴发热6例,皮疹为4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例;(2)药物影响脑脊液分泌与吸收者,表现为颅内高压征。本组2例,占14.3%,均由维生素A所致。(3)药物抑制肝细胞对蛋白质的合成,使血浆蛋白下降而致水肿者,初期常有倦怠、瘙痒感、食欲差、恶心、呕吐等表现。本组有1例肝功能损害。(4)肾毒性药物引起肾组织损害或药物结晶引起尿路闭塞者,在水肿同时,常伴有少尿、无尿、血尿及氮质血症。本组有5例,占35.7%,4例为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所致,另1例为复方新诺明所致。其中4例有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2例。(5)药物抑制心功能致水肿者,尚有心力衰竭的其他临床表现,药物致内分泌失调的水肿可有电解质紊乱,本组因病例所限未观察到。

    2.2 防治 (1)用药前要了解患儿用药史、药物反应史。(2)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疗程、使用方法,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3)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药物相互作用加剧毒性。(4)一旦发生药源性水肿应停用一切可疑药物。本病多有自限性,多数停用数天后可缓解,必要时可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单位:1 250031山东省济南华夏医院

    2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徐艳君 候丽芳 王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