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护理
编号:10396576
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5月 第4卷 第9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9-1419-01

    精神病人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或丧失,或受精神病症状支配,常导致攻击性行为,对患者本人及医护人员常造成伤害。本院自1994~2002年底共发生严重攻击护理人员行为8例,现简介如下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攻击行为发生时间 大夜班3例,小夜班2例,午班1例,白班2例。

    1.2 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性别与疾病类型 男6例,女2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5例,躁狂症3例,均为入院初期。

    1.3 攻击对象与后果 攻击对象均为年轻护士,其中皮肤出血及软组织挫伤4例,骨折2例,关节脱臼、韧带撕脱伤各1例。
, http://www.100md.com
    2 攻击行为发生的特点

    2.1 攻击行为的时间 病人发生攻击行为是有时间性的,他们大多选择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而忙碌的夜班和午班,或病人多,环境嘈杂,管理困难时。

    2.2 攻击行为诱发因素 (1)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如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等而出现暴怒伤人,由于常将工作人员作为引发精神症状的对象,突然对护理人员拳打脚踢或借助工具伤人,后果严重。(2)否认有病或难以适应住院环境,拒绝住院治疗而发生强行外逃:如趁开门之机向外横冲直撞或强夺钥匙等。(3)自我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激怒。(4)医务人员管理方式不当或言语过激。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理论学习 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护士要加强精神科护理理论的学习,要掌握病人的病情特点,减少或避免导致病人发生暴怒或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对兴奋、话多而无攻击性行为者,要冷静、少语,以免增强病人的兴奋性;对行为紊乱,有潜在攻击性行为者,要沉着、机智、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对于患者合理的要求尽可能给予满足,无法满足的要以委婉的口气江 给予解释,避免患者产生误解,激起敌意;对病人要尊重、诚恳,与患者接触交谈时,要视病人的病前性格、个人爱好、文化程度等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康复期病人,不要轻易采取约束、电针刺激等措施,而要密切护患关系,注重情感交流,避免恶性刺激,使病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对预防攻击、冲动行为的发生极为重要。
, 百拇医药
    3.2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夜间值班要了解当日值班医生及有关人员的位置,以便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取得联系,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夜间巡视或治疗时,应有同班陪伴;对有可能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与这类病人接触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发生冲动行为时易于自我防护;当病人不肯接受治疗时,护士不可采取强硬措施,以免激惹病人,应予耐心劝说、解释或联系值班医生,请求配合。

    3.3 加强病房管理 首先要管理好病人,尽可能的保持病房内安静,及时控制或隔离兴奋躁动病人,对于采取约束性保护的病人,应注意给予必要的保护,防止其他病人擅自解除其约束;其次要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如玻璃、利器、棍棒等,要置于病人不易发现的地方,妥善保管;同时严格安全检查,防止病人携带危险物品;做到随手关门并保管好钥匙。

    3.4 给予恰当的护理态度 如病人发生攻击性行为,护理人员要冷静,恰当的护理态度极为重要,护理人员要有控制自己情感的自制能力,绝不能因病人的言语、行为或粗暴的态度,促使自己情感受影响,不自觉地流露出厌恶或恐惧的表情,这种情感反应是对病人的非言语性刺激因素,感染病人的情绪后易引起不良后果;对病人的攻击或冲动行为不可硬性阻拦,要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协同在班人员共同处理。总之,精神病人的攻击性行为突发性强,危害大,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有效的防范措施,科学管理,便可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221004苏省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

    (编辑 维兰), 百拇医药(张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