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7080
CT诊断梗塞性黄疸的40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585-02

    对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方法有US、PTC、CT、MRI及ERCP,其对阻黄的诊断价值已有很多文献报道。由于MRI尚未普及、US检查准确率相对较低及PTC、ERCP为有创检查等因素,CT已成为目前基层医院常用影像检查设备。本文收集40例梗阻性黄疸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讨论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1996~2001年经手术和临床治疗、追踪观察证实梗塞性黄疸40例,并分析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长2年余,最短3天,平均2个月。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或发作性皮肤黄染,上腹部疼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病人作超声对照检查,壶腹部病例部分作胰胆管镜检查。部分病人作增强扫描。
, http://www.100md.com
    1.2 检查方法 CT机为TCT-300S、XVISION/EX。病人取仰卧位,自膈顶扫描至十二指肠水平,层厚间距为10mm,部分层面为5mm,根据病人病史和超声检查的预测,分别于扫描前30min口服1.5%~3%泛影葡胺500ml,扫描前口服300ml。疑胆管结石时饮水,充盈胃及十二指肠。定位方法:除根据病变所处解剖位置外,根据Peˉdrosa [1] 的方法,计算肝外胆管低密度环影的数目(层厚层距10mm,直径>10mm)作为判断梗塞部位的标准,肝门梗阻只有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胆总管扩张,1~3个环影为胰腺上段梗阻,4~6个环影为胰腺段梗阻,7~9个环影为壶腹部梗阻。

    2 结果

    胰头癌4例,占本组病例10%,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3例,仅胆总管扩张1例,胰头部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轻度增强,胆总管突然中断。壶腹癌5例,占本组病例12.5%,胰头钩突处见“双管征”。胆管癌6例,占本组病例15%,其中肝门段2例,胰腺上段1例,胰腺段3例,表现为胆总管截然中断,远端见软组织结节或边缘呈花边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部分病例仅显示肝内胆管、部分胆总管扩张,未见明显软组织结节。胰腺转移瘤1例(术后证实),CT表现为胰腺肿大,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术前误诊为慢性胰腺炎。恶性肿瘤所致肝内胆管扩张多表现为“软藤征”。胆总管结石16例,占本组病例40%,其中8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明显扩张或部分轻度扩张,见有“靶征”、“新月征”;部分病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或无扩张,见“枯枝征”,胆总管壁模糊或不规则。结石分布肝门段3例,胰腺上段2例,胰腺段2例,壶腹部9例,其中壶腹部阴性结石1例,术后证实。壶腹部病变薄层放大扫描,可提高检出率。胆管炎7例,CT表现为胆总管移行变细,管壁轻度强化,经治疗追踪证实。胆总管囊肿1例,位于肝门区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区,边缘清晰,胆系造影见有造影剂充盈。胆总管术后梗阻1例,肝内胆管扩张并见有积气。40例梗阻性黄疸,定位准确率100%。与术后相符38例,不符2例,1例为胰腺转移瘤误诊为慢性胰腺炎,1例胆总管阴性结石误诊胆管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5%。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梗塞性黄疸的定位 根据解剖位置和Pedrosa的方法,定位准确率近100%,可分为肝门段梗阻、胰腺上段梗阻、胰腺段梗阻及壶腹部梗阻。文献报道CT根据胆管有无扩张确定梗塞性黄疸梗阻部位准确率可以达到97% [2] 。

    3.2 梗塞性黄疸的定性 文献报道CT对梗阻原因的诊断率为75%~94% [2] 。恶性肿瘤表现为胆总管末端截然中断,管壁不规则或呈花边状。胰头癌表现为胰头部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平扫多呈等密度,部分伴有低密度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胰头癌累及胆总管时,胆总管梗塞,可引起其上段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胰头癌累及胰管时,可引起胰管扩张。胆管癌表现为胆总管截然中断,远端见软组织结节或边缘呈花边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部分 病例仅显示肝内胆管、胆总管扩张,未见明显软组织结节。壶腹部肿瘤典型表现为“双管征”。恶性肿瘤所致胆管扩张,肝内胆管多表现为“软藤征”。胆总管阳性结石准确率为100%,典型表现为“靶征”、“新月征”。本组阴性结石1例,术后证实为胆固醇结石。CT检查时,应注意胆管末端密度改变,最好用薄层放大扫描。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扩张多表现为“枯枝征”。混合结石呈软组织密度时,应与胆管癌鉴别,前者与胆管壁之间常见一层含胆汁低密度环影,胆内外胆管扩张不及胆管肿瘤明显,增强扫描,前者胆管壁强化,胆管癌为胆管内轻度强化,相应部位管壁不规则增厚,可见软组织结节影。但总管下端肿瘤与胰头癌,小胰头癌与壶腹癌有时CT表现相似,鉴别诊断困难,我们结合胆管形态及增强后表现定性为恶性梗阻。本组40例病例,胰腺转移瘤误诊慢性胰腺炎1例,阴性胆总管结石误诊胆管肿瘤1例,诊断准确率为95%。
, http://www.100md.com
    由于CT所具有的无创性检查,能明确显示梗塞性黄疸的部位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虽然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螺旋CT胆管成像等新技术,对于配备CT机的基层医院,CT仍为梗塞性黄疸的重要检查方法。同时,应结合其他影像检查,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诊断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Pedrosa CS,et al.Computed Comography in obstructive jaundice.Radiˉolgy,1981,139:627.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55-456.

    (编辑 张璇), http://www.100md.com(周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