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部肠结核长期误诊2例原因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2-1146-02
回盲部肠结核的发病率较低,其中一部分病例无典型症状,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将易误诊。现将长期误诊超过1年的病例2例报告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男,35岁,农民。间断腹泻16月伴乏力、消瘦、偶有盗汗、咳嗽、右下腹隐痛、无明显发热。曾多次在当地 县医院就诊,粪常规中偶发现有少许白细胞。长期误诊为慢性肠炎,给予复方新诺敏、氟哌酸等治疗腹泻可稍好转。1997年9月来荆州市一医院就诊,T37.3℃,慢性病容、消瘦、心肺无异常体征、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经肠镜在回盲部取样活检发现结核结节,确诊为肠结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正规抗结核治疗。1月后腹泻渐缓解,复查粪常规正常。9月后体重增加5kg。
例2:女,38岁,农民。间断低热伴乏力、消瘦、月经量少2年余,偶有盗汗、咳嗽、右下腹隐痛及腹泻。曾多次在当地乡、县两级医院检查,除血常规示轻度贫血外,粪常规、胸片及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按贫血和肠炎间断服用中药、氟哌酸及补充铁剂治疗均无显效。1999年10月入荆州市一医院,体格检查T37.6℃,余体征与上例基本相同,经肠道钡剂造影发现回盲部激惹,拟诊为肠结核,同上方案抗结核治疗。1月后发热渐缓解,3月后其它症状亦渐消失。1年后复查肠道钡剂造影未见异常。
2 讨论
上述2例肠结核患者均为青年农民,不伴有肺外结核,误诊时间均超过1年以上,其症状轻、间断出现,1例仅以轻度消化道症状为主,1例仅以轻度发热为主,均无典型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肠结核发生率较低,医生对其缺乏认识,甚至缺乏该疾病的概念,不伴 有肺结核的病例更易误诊;(2)未全面、完整、系统采集病史和及时作相关检查,片面根据个别表现轻率诊断为常见病;(3)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滥用药物治疗,使症状更不典型而进一步延误诊治。(4)农民对自身症状疏忽,陈述不清,使部分诊断线索遗漏也是原因之一。因此,为避免回盲部肠结核的长期误诊漏诊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长期或间断低热的青年患者应首先考虑结核病可能,若无肺结核则应注意肺外结核,若同时有消化道症状更应考虑肠结核。(2)长期或间断腹泻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者,要注意特异性感染。(3)对可疑病例及时行肠镜检查和肠道钡剂造影,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避免长期误诊。
作者单位:1 201600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内科
2 湖北省荆州市一医院内科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李苏华)
回盲部肠结核的发病率较低,其中一部分病例无典型症状,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将易误诊。现将长期误诊超过1年的病例2例报告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男,35岁,农民。间断腹泻16月伴乏力、消瘦、偶有盗汗、咳嗽、右下腹隐痛、无明显发热。曾多次在当地 县医院就诊,粪常规中偶发现有少许白细胞。长期误诊为慢性肠炎,给予复方新诺敏、氟哌酸等治疗腹泻可稍好转。1997年9月来荆州市一医院就诊,T37.3℃,慢性病容、消瘦、心肺无异常体征、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经肠镜在回盲部取样活检发现结核结节,确诊为肠结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正规抗结核治疗。1月后腹泻渐缓解,复查粪常规正常。9月后体重增加5kg。
例2:女,38岁,农民。间断低热伴乏力、消瘦、月经量少2年余,偶有盗汗、咳嗽、右下腹隐痛及腹泻。曾多次在当地乡、县两级医院检查,除血常规示轻度贫血外,粪常规、胸片及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按贫血和肠炎间断服用中药、氟哌酸及补充铁剂治疗均无显效。1999年10月入荆州市一医院,体格检查T37.6℃,余体征与上例基本相同,经肠道钡剂造影发现回盲部激惹,拟诊为肠结核,同上方案抗结核治疗。1月后发热渐缓解,3月后其它症状亦渐消失。1年后复查肠道钡剂造影未见异常。
2 讨论
上述2例肠结核患者均为青年农民,不伴有肺外结核,误诊时间均超过1年以上,其症状轻、间断出现,1例仅以轻度消化道症状为主,1例仅以轻度发热为主,均无典型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肠结核发生率较低,医生对其缺乏认识,甚至缺乏该疾病的概念,不伴 有肺结核的病例更易误诊;(2)未全面、完整、系统采集病史和及时作相关检查,片面根据个别表现轻率诊断为常见病;(3)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滥用药物治疗,使症状更不典型而进一步延误诊治。(4)农民对自身症状疏忽,陈述不清,使部分诊断线索遗漏也是原因之一。因此,为避免回盲部肠结核的长期误诊漏诊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长期或间断低热的青年患者应首先考虑结核病可能,若无肺结核则应注意肺外结核,若同时有消化道症状更应考虑肠结核。(2)长期或间断腹泻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者,要注意特异性感染。(3)对可疑病例及时行肠镜检查和肠道钡剂造影,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避免长期误诊。
作者单位:1 201600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内科
2 湖北省荆州市一医院内科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李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