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7036
支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548-01

    双腔支气管内插管由于具有将两肺分隔行控制通气、单侧吸引、对术侧肺予以持续正压通气等优点,已成为胸科大手术分隔肺的常规选择。但同时支气管内插管可造成多种形式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我院6年来支气管内插管所发生的并发症,旨在对支气管内插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4~76岁。其中支气管扩张3例,肺大疱7例,肺癌8例,脓胸3例,纵隔疾患1例。手术种类为全肺切除3例,肺叶及肺段切除12例,肺大疱修补术5例,其他2例。

    1.2 麻醉方法 利多卡因、芬太尼、异丙芬、琥珀胆碱快速诱导插管,导管使用Mallinckrtialt的Robatshaw等。男用F37~F39,个别F35,女用F35~F37。麻醉维持:静滴1%普鲁卡因复合安氟醚或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卡肌宁或万可松。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对22例支气管内插管并发症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导管扭曲4例 表现为单侧通气时对侧胸廓扩张,且呼吸音清晰响亮,同侧却无,吸痰管插入困难,通气不畅,将导管退至气管,再重新插入,3例成功,另1例调整后仍无效,改成单腔管顺利插入。

    2.2 导管插入过浅6例 表现为单侧通气时对侧也有较响亮的呼吸音。放置体位后从健侧能吸出血性和脓性分泌物。深插1~1.5cm后症状改善。

    2.3 导管位置过深9例 表现为双腔通气时仅有一侧存在 呼吸音及胸廓运动。其中4例顺利插入左侧导管,左侧开胸后发现右肺通气时左上叶同时扩张,退出0.5cm后好转。另5例左侧开胸手术插右侧双腔管后,右上肺叶无呼吸音,而中下叶呼吸音清晰。考虑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被气囊阻塞,导管退出1cm后症状改善。
, http://www.100md.com
    2.4 套囊破裂3例 2例因导管老化,注气过多所致。另1例使用新的双腔导管插管后大气囊注气3ml。检查导管位置准确,隔离满意。开胸后要求患侧行正压通气找漏气点,但患肺不能胀气,且气体不断从口咽部漏出,因而无法找到漏气点。考虑插管时大气囊被门齿擦伤(未破裂),注气后时间过长,气囊被胀破。用生理盐水纱条在口咽处绕导管填塞行正压通气即可找到漏气点。

    3 讨论

    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熟练的插管技术是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插管动作粗暴,盲目硬插,容易造成气道损伤、套囊破裂,甚至气管穿孔。因为导管过粗、导管老化、变软,插管时容易造成导管扭曲,即使使用新的双腔导管,如气囊被门齿擦伤未即时破裂,在注气过多或注气时间过长时也有破裂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导管位置不准是双腔导管插管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气管、支气管解剖变异较大的患者,插入过浅,左右肺分隔不满意,左侧双腔管插入过深,右肺通气有时左上叶也同时扩张,影响手术操作,右侧管插入过深,往往引起右上肺叶不张,因为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距隆突1.5cm,管腔位置稍微移动,很容易引起堵塞,因此插管后两肺的仔细听诊,导管的固定,体位变动后导管位置的重新确认,能有效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插管有困难或定位有疑问者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和检查,能确认和纠正双腔导管的位置。

    (编辑 于少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