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12-1091-0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常因其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机制障碍、出血不易控制致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针对不同的出血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已在临床达成共识,本文就我院2000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完整内镜检查及实验室资料的88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平均年龄50.5岁,女18例,平均年龄56.3岁。其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1] 。
1.2 病例分类 所有病例均行病原学全套检查(甲、乙、 丙、丁、戊)。88例HBV均为阳性,其中HBV+HDV2例、HBV+HEV4例、HBV+HEV+HAV2例。按Child-pugh分级:A级40例,B级32例,C级16例。
, http://www.100md.com
1.3 内镜检查 所有病例均在出血后24~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型号:富士能410HR。内镜下所有病例均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存。门脉高压性胃病(PHG)镜下诊断标准按Mc cormack标准分轻重两型 [2]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6例,占52.3%,其中轻型36例,重型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34例,占38.6%,出血部位:其中胃底4例,食管下段距门齿30~35cm处18例,贲门口12例。分破裂口出血,血痂形成和白色血栓三种类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U)4例,占4.5%。胃癌和胃息肉各2例,各占2.3%。
1.4 肝功能分级与肝炎肝硬化并发出血的关系 见表1。
表1 Child-pugh分级与肝炎肝硬化并发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略
1.5 临床经过 并发EGVB者,其累计出血量均>1000ml,且出血速度快,其中5例并发失血性休克,3例行三腔二囊管机械性压迫止血,2例死亡。1例转外科行门脉断流术+脾切除术后出血得到控制。有8例行内镜下食道静脉皮圈套扎术。PHG病例中分单纯黑便、呕血+黑便两类,但出血量均不多,一般在50~200ml之间,最多1例累计达500ml。有1例大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者,经胃镜证实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积极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
, 百拇医药
2 讨论南通地区为肝炎高发区,尤以乙型肝炎为多,本组资料显示,8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原学检查,HBV-M均为阳性,仅少数病例重叠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所有出血病例中,以PHG出血发生率最高,达52.3%。与近年来文献报道相符 [3] 。我们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根据内镜图片及文字描述,曾对6例诊断为出血性胃炎,结合PHG内镜诊断标准 [4] ,修正为PHG的诊断。因此,在临床上提示内镜医生应对PHG予以足够的重视。本组资料还显示肝硬化分级与出血发生率密切相关,无论是EGVB还是PHG,B级、C级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级(P<0.01),提示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发生出血的机率就越大。而对于出血量大者,除考虑上述常见两大原因外,还需考虑其他一些少见的 原因。本组资料中,曾有1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者,后经积极药物治疗(包括抑酸、止血、抗HP治疗等)而痊愈。提示在临床上急诊胃镜检查应是鉴别病因进行正确治疗选择的首选方法。
梁振寰 [4] 认为,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有三大原因,依次为EGVB、PHG、肝源性溃疡(HU)。本组资料中,HU的发生率与其他两大原因相比,相对较低,追踪病例资料,发现许多患者常因上腹不适、嗳气、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自服多种胃药,与本组资料HU发生率较低可能有关。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在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调查中急诊胃镜应为首选检查方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对PHG引起出血的内镜下表现引起足够的重视。肝功能分级对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机率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肝脏,2000,5:257.
2 孟宪镛.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321.
3 杜宁,朱小霞,韩军.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158例临床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35.
4 梁振寰,李绍白.门静脉高压症,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31-345.
作者单位:200433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
(收稿日期:2003-07-31)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邵建国)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常因其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机制障碍、出血不易控制致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针对不同的出血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已在临床达成共识,本文就我院2000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完整内镜检查及实验室资料的88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平均年龄50.5岁,女18例,平均年龄56.3岁。其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1] 。
1.2 病例分类 所有病例均行病原学全套检查(甲、乙、 丙、丁、戊)。88例HBV均为阳性,其中HBV+HDV2例、HBV+HEV4例、HBV+HEV+HAV2例。按Child-pugh分级:A级40例,B级32例,C级16例。
, http://www.100md.com
1.3 内镜检查 所有病例均在出血后24~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型号:富士能410HR。内镜下所有病例均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存。门脉高压性胃病(PHG)镜下诊断标准按Mc cormack标准分轻重两型 [2]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6例,占52.3%,其中轻型36例,重型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34例,占38.6%,出血部位:其中胃底4例,食管下段距门齿30~35cm处18例,贲门口12例。分破裂口出血,血痂形成和白色血栓三种类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U)4例,占4.5%。胃癌和胃息肉各2例,各占2.3%。
1.4 肝功能分级与肝炎肝硬化并发出血的关系 见表1。
表1 Child-pugh分级与肝炎肝硬化并发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略
1.5 临床经过 并发EGVB者,其累计出血量均>1000ml,且出血速度快,其中5例并发失血性休克,3例行三腔二囊管机械性压迫止血,2例死亡。1例转外科行门脉断流术+脾切除术后出血得到控制。有8例行内镜下食道静脉皮圈套扎术。PHG病例中分单纯黑便、呕血+黑便两类,但出血量均不多,一般在50~200ml之间,最多1例累计达500ml。有1例大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者,经胃镜证实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积极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
, 百拇医药
2 讨论南通地区为肝炎高发区,尤以乙型肝炎为多,本组资料显示,8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原学检查,HBV-M均为阳性,仅少数病例重叠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所有出血病例中,以PHG出血发生率最高,达52.3%。与近年来文献报道相符 [3] 。我们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根据内镜图片及文字描述,曾对6例诊断为出血性胃炎,结合PHG内镜诊断标准 [4] ,修正为PHG的诊断。因此,在临床上提示内镜医生应对PHG予以足够的重视。本组资料还显示肝硬化分级与出血发生率密切相关,无论是EGVB还是PHG,B级、C级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级(P<0.01),提示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发生出血的机率就越大。而对于出血量大者,除考虑上述常见两大原因外,还需考虑其他一些少见的 原因。本组资料中,曾有1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者,后经积极药物治疗(包括抑酸、止血、抗HP治疗等)而痊愈。提示在临床上急诊胃镜检查应是鉴别病因进行正确治疗选择的首选方法。
梁振寰 [4] 认为,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有三大原因,依次为EGVB、PHG、肝源性溃疡(HU)。本组资料中,HU的发生率与其他两大原因相比,相对较低,追踪病例资料,发现许多患者常因上腹不适、嗳气、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自服多种胃药,与本组资料HU发生率较低可能有关。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在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调查中急诊胃镜应为首选检查方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对PHG引起出血的内镜下表现引起足够的重视。肝功能分级对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机率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肝脏,2000,5:257.
2 孟宪镛.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321.
3 杜宁,朱小霞,韩军.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158例临床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35.
4 梁振寰,李绍白.门静脉高压症,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31-345.
作者单位:200433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
(收稿日期:2003-07-31)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