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488-01
笔者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病人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病人均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名称标准化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可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49~79岁;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51~8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长效消心痛20mg,1天2次,连服2周,治疗组同时加服康可(德国默克药厂生产)5mg,1天1次,连服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显效:无心绞痛发作,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胸痛持续时间减少50%,心电 图ST段下移恢复至<0.02mV或升高的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康可组42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发病率高、病情重,如不及时治疗易致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应用康可治疗此类病人42例,总有效率达95.2%,疗效显著。康可为新一代长效β-受体阻滞剂,为苯丙氨酸的衍生物,具有高度的β-受体选择性,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使缺血区心内膜下灌注增加、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冠脉再灌注造成的微血管损伤、改善缺血心肌代谢的作用,同时具有轻微的负性肌力及减慢心率和降压作用。减轻心肌耗氧,减轻心肌负荷,故有强大的缓解心绞痛作用,同时对心肌梗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该药生物利用度高,持续时间长,血药浓度稳定,副作用小,是临床治疗心绞痛的良药。
(编辑 元红), http://www.100md.com(费晓棠)
笔者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病人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病人均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名称标准化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可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49~79岁;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51~8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长效消心痛20mg,1天2次,连服2周,治疗组同时加服康可(德国默克药厂生产)5mg,1天1次,连服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显效:无心绞痛发作,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胸痛持续时间减少50%,心电 图ST段下移恢复至<0.02mV或升高的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康可组42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发病率高、病情重,如不及时治疗易致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应用康可治疗此类病人42例,总有效率达95.2%,疗效显著。康可为新一代长效β-受体阻滞剂,为苯丙氨酸的衍生物,具有高度的β-受体选择性,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使缺血区心内膜下灌注增加、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冠脉再灌注造成的微血管损伤、改善缺血心肌代谢的作用,同时具有轻微的负性肌力及减慢心率和降压作用。减轻心肌耗氧,减轻心肌负荷,故有强大的缓解心绞痛作用,同时对心肌梗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该药生物利用度高,持续时间长,血药浓度稳定,副作用小,是临床治疗心绞痛的良药。
(编辑 元红), http://www.100md.com(费晓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