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缝线用于剖宫产腹部切口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可吸收缝合线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剖宫产的134例产妇分成两组,观察组66例,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对照组68例采用普通丝线,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切口甲、乙愈合率分别为96.7%、3.3%,无丙级愈合;对照组甲、乙、丙愈合率分别为95.6%、2.9%、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可吸收缝合线用于剖宫产和普通丝线具有相同效果,但可吸收缝合线吸收好,韧性好,可达到疤痕小的美容效果。
关键词 可吸收缝合线 剖宫产术 腹部切口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1007-01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缝合线,现已逐渐用于各种切口的缝合中,笔者对可吸收缝合线用于剖宫产术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2年8月~2003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34例,年龄21~35岁,平均(26.2±2.3)岁,孕(38.3±1.5)周,将其分两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68例,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产程时间及产后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观察组:常规关腹时,用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缝合皮下脂肪,然后再用其连续行皮内缝合术,术后第2天换药1次,第5天换药1次,出院;对照组:常规关腹时,皮肤用普通丝线行间断缝合,术后第2天换药1次,术后7天换药加拆线,出院。
1.3 切口愈合评价标准 术后7天观察愈合情况:(1)甲级愈合为切口愈合良好;(2)乙级愈合为切口愈合处有红肿、硬结、线头炎;(3)丙级愈合为切口出现化脓性感染及裂开。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住院时间 观察组常规术后5日可出院,对照组常规术后7日拆线后方可出院。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华佗牌”医用可吸收缝合线是经灭菌消毒的可吸收合成外科缝线,它由聚乙醇酸经先进的纺丝工艺而制成,其化学结构式为[-C2 H 2 O 2 -]n,这种缝合线通过水解反应使聚合物降解为乙醇酸,继而在体内吸收和代谢,代谢产物无毒性,缝线植入4~5周失去原有的张力,此线的完全吸收在60天左右。
本结果提示,两组产妇切口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可吸收缝合线用于剖宫产与普通丝线有相同的效果,且优于普通丝线:韧性好,抗拉力,抗张力,减少伤口裂开,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和医疗费,切口愈合好,免除拆线的痛苦及疤痕小等。由于该产品无毒副作用,具有以上优点,值得手术科室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 442714 湖北省武当山医院妇产科
(收稿日期:2003-07-17)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马秀云)
关键词 可吸收缝合线 剖宫产术 腹部切口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1007-01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缝合线,现已逐渐用于各种切口的缝合中,笔者对可吸收缝合线用于剖宫产术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2年8月~2003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34例,年龄21~35岁,平均(26.2±2.3)岁,孕(38.3±1.5)周,将其分两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68例,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产程时间及产后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观察组:常规关腹时,用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缝合皮下脂肪,然后再用其连续行皮内缝合术,术后第2天换药1次,第5天换药1次,出院;对照组:常规关腹时,皮肤用普通丝线行间断缝合,术后第2天换药1次,术后7天换药加拆线,出院。
1.3 切口愈合评价标准 术后7天观察愈合情况:(1)甲级愈合为切口愈合良好;(2)乙级愈合为切口愈合处有红肿、硬结、线头炎;(3)丙级愈合为切口出现化脓性感染及裂开。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住院时间 观察组常规术后5日可出院,对照组常规术后7日拆线后方可出院。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华佗牌”医用可吸收缝合线是经灭菌消毒的可吸收合成外科缝线,它由聚乙醇酸经先进的纺丝工艺而制成,其化学结构式为[-C2 H 2 O 2 -]n,这种缝合线通过水解反应使聚合物降解为乙醇酸,继而在体内吸收和代谢,代谢产物无毒性,缝线植入4~5周失去原有的张力,此线的完全吸收在60天左右。
本结果提示,两组产妇切口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可吸收缝合线用于剖宫产与普通丝线有相同的效果,且优于普通丝线:韧性好,抗拉力,抗张力,减少伤口裂开,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和医疗费,切口愈合好,免除拆线的痛苦及疤痕小等。由于该产品无毒副作用,具有以上优点,值得手术科室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 442714 湖北省武当山医院妇产科
(收稿日期:2003-07-17)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马秀云)